作者:刘著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前两句为全诗定下感情基调。雪照暗示为冬日;玉指寒一语双关,既表天气之寒,又寓心情凄寒。 B.三四句紧承羌管二字:羌笛幽怨,使人回想江南的梅花;人在天涯,可惜双鬓已...查看全文
作者:陈与义
1.下列关于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诗的前两联说俗子易来、贤士难招,与陈师道诗俗子推不去,可人费招呼一句的意思很接近。 B.久阔今何如中的久阔与曹操《短歌行》中的契阔谈宴的契阔,都表示久别...查看全文
作者:辛弃疾
1.萦绿带,点青钱,东湖春水碧连天描写了怎样的画面,有什么用意?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明朝放我东归去,后夜相思月满船两句和《雨霖铃》中的两句在意境和手法上很相似,请找出这两句,并就二者...查看全文
作者:贺铸
1、这首词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请结合相关诗句作简要赏析。(5分) 2、结合全词,简要赏析作者抒发的情感。(6分)参考答案 1、①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1分)整个上片为虚写,虚写梦境,着力描绘在东京的往...查看全文
作者:薛涛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联从去年与牡丹的相聚落笔,把人世间的深厚情谊浓缩在重逢的特定场景之中。 B.颔联中巫峡散承上文的怨别离,拈来巫山云雨的故事,给人花之恋抹上梦幻...查看全文
作者:刘禹锡
1、首联中的君是指____,我是指____,紧扣诗题的意象有 。(3分) 2、有人评价:此诗不同于一般封建文人的悲秋之作,它是一首高亢的秋歌。请结合三、四两联简析诗歌的这一特点。(4分) 3、结合全诗,请简要分析诗...查看全文
作者:林黛玉
(1)下面对两首词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林词粉堕、香残用柳絮随风飘残,喻指红颜终将老去。借用燕子楼的典故,暗示出女子特有的孤独悲愁。 B.林词叹今生、谁拾谁收既是对柳絮命运的哀怜,也是对自己...查看全文
作者:陆游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联描绘了诗人雪夜于亭前阁上所见之景,桦烛的香气和悠扬的驮声交织回荡,营造出悠远绵长的意境。 B.颔联中经宿两个动词,凝练地再现了诗人紧张奔波的岁月,...查看全文
作者:杨乘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及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首联以十万人家写出当年吴国的繁华,以管弦台榭代指当年吴国歌舞升平的景象。 B.颔联名归范蠡五湖上指的是范蠡献计于勾践,把西施献给吴王夫差,吴被灭...查看全文
作者:贺铸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同是送别词,这首词与柳永《雨霖铃》先写别前思绪纷乱,再写别时依依不舍,最后写别后相思难诉不同,主要抓住临别时的场面来写,笔墨集中,匠心独运。 B.撚青梅...查看全文
作者:丘处机
(1)怎样理解上阕中冷浸中的冷字?(4分) (2)词中说洞天方看清绝,请简析作者采用怎样的手法表现梨花之清绝的?(4分)参考答案 (1)①冷字也有冷清的意思。(1分)②冷是一种色调,写出了梨花悄悄地绽放在月光溶溶的夜色中...查看全文
作者:黄公度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首句运用了拟人手法,以对报晓邻鸡的埋怨表明自己不愿离开的心情。 B.词中霜桥月馆,水村烟市以想象虚写时空变换转移,极富形象性。 C.愁千缕表面指奸相当道前途...查看全文
作者:杨万里
(1)诗题中的早春在诗中是如何体现的?试简要分析。(4分) (2)这首诗被刻在杨万里家乡湴塘廊桥的墙壁上,请结本诗的思想感情分析其原因。(4分)参考答案 (1)①颔联描写景物细腻人微:柳枝从下垂的枝条末梢开始返绿,...查看全文
作者:杜甫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诗歌的题目表明诗歌包括两个内容:对雨抒发自己的情怀和邀请许主簿前来。 B.首联运用比拟的手法,写泰山上涌起山峰一样的云层;无边无际,遮满天空。 C.颈联...查看全文
作者:杜甫
1.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的分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悲愁回白首,倚杖背孤城,表明诗人此时已入暮年,愁绪满怀,他背对孤城,倚杖而坐,孤单落寂。 B.江敛洲渚出,天虚风物清写水势变小,江中露出了小块陆地,天...查看全文
作者:崔颢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联不仅交代了雁门郡内山势的高峻,还写出了雁门胡人居住地与燕国相接,靠近边地的位置特点。 B.颔联生动摹写了雁门胡人的日常生活状态,形象再现了边地少数民...查看全文
《览卢子蒙侍御旧诗多与微之唱和感今伤昔因赠子蒙题于卷后》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作者:白居易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标题交代了本诗写作缘由:阅览卢侍御旧诗,发现卢侍御与元微之唱和之作,而抚今追昔写下这首七律。 B.首联说自己与卢贞有相见恨晚之感,早年听到挚友元稹吟...查看全文
作者:陆游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联回忆当年,紧扣诗题,其中上联的揖字生动描摹动作,写出了诗人年轻时儒雅谦恭的形象。 B.颔联在形式上对仗工整,体现了律诗典型的音韵之美;在内容上对比鲜明,收...查看全文
作者:戎昱
(1)诗的首联暗寒两字颇为精妙,请作简要赏析。 (2)结合全诗内容,说说诗中表达了诗人哪些方面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 (1)暗和寒两字语意双关(1分);即写出了当时秋云暗淡、暮雨的寒冷的季节和天特点,也借此含蓄地...查看全文
作者:辛弃疾
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这首词描写了家住江南的少女,被清明寒食时节风雨不定的天气扰乱情绪,她见风雨之多,狼藉之甚,而悲伤愁苦。 B.上阙又过了、清明寒食中的又字极言时间之...查看全文
作者:廖世美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上片开头两句,霭霭春空描写云层低垂,春雨迷蒙,而画楼森耸凌云渚表现浮云楼雕栏画栋的美和高耸人云、俯瞰沙渚的气势。 B.紫薇登览最关情,绝妙夸能赋两句...查看全文
作者:胡世将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 神州沉陆,问谁是、一范一韩人物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年为国建功的名将的功业已逐渐被人们淡忘,与但使龙城飞将在的情感有异曲同工之妙。 B. 北望长安应不...查看全文
作者:李商隐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在标题中,离亭点明分别时所在之地;赋得是古人诗题常用语,有为某物或某事而作诗之意。 B.《其一》首句中的无憀是无所依赖的意思,指离愁别绪,诗句是说暂且借着这杯...查看全文
作者:白居易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本诗是作者在秋天为从吴州移栽到伊水多年后依然生机勃勃的白莲写下的赞美之作。 B.诗歌首联运用比喻的手法描写莲房的饱满丰实以及翠钿圆扇般的绀叶迎风摇摆...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