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文忠公尝问余:“琴诗何者最善?答以退之听颖师琴诗最善。公曰:此诗最奇丽,然非听琴,乃听琵琶也。余深然之。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乞为歌词。余久不作,特取退之词,稍加隐括,使就声律,以遗之云。
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恩怨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
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跻攀寸步千险,一落百寻轻。烦子指间风雨,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
1.这首词主要用 手法摹写音乐,全词写出了琵琶曲曲调 、 、 、 等几个不同的变化阶段(请依次写出)。(5分)
2.同是写听者的感受,白居易的《尾琶行》结尾说江州司马青衫湿,苏词却道无泪与君倾,一个泪湿青衫,一个却是无泪,这样写,有什么相同的作用?你更喜欢哪一种?请作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比喻(通感)(1分)低抑幽怨 雄壮高昂 缥缈幽远 高亢艰险 陡然下降(每个1分,写出4个计满分)
2.有泪与无泪,其实都是从侧面来烘托琵琶曲的艺术效果。(2分)
观点一:更喜欢白诗写法。白诗说青衫湿,不仅因为琵琶曲感人,更因为琵琶女的身世激起了诗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迁谪
之恨,诗人情不自禁,泪水滂沱。“有泪”,突出了音乐在听者心中所引发的共鸣,渗透了作者的主观情感,更为感人。而苏词的“无泪”只强调了听者对音乐的感受,只突出了琵琶弹奏者高超的技艺,没有两者情感的共鸣。(4分)
观点二:更喜欢苏词说“无泪与君倾”是反语,这里的“无泪”,与前面的“烦”相照应,词人并非真的“无泪”,只因为对方指间能兴风作雨,技艺十分高超,听者仿佛心中时而如置冰,时而如置炭,时而起,时而坐,实在难于承受,于是推走欲走。诗人说“烦”,其实是赞,说“无泪”,其实是泪水难禁,是借此突出音乐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所以,“无泪”比“有泪”更能突出音乐的震撼力。(另一说:无泪,并非音乐不感人,而是音乐太感人,不仅使人坐立不宁,而且简直难以禁受,由于连连泣下,以至到最后再没有泪水可以倾洒了。“无泪”较之“有泪”,更含蓄,更深沉。)(4分)
【译文及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