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菩萨蛮·秋》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原文】菩萨蛮·秋
作者:朱淑真

秋声乍起梧桐落,蛩吟唧唧添萧索。欹枕背灯眠,月和残梦圆。
起来钩翠箔,何处寒砧作。独倚小阑干,逼人风露寒。


 

 

1.何处寒砧作令人联想到杜甫《秋兴八首》中的名句:寒衣处处催刀尺,(1分)
2.本词运用多种手法描写秋景,试结合内容做简要分析。(3分)
3.何处寒砧作不仅使得前后词意勾连,而且境界阔大,试做具体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白帝城高急暮砧
2.作者采用视觉描写写秋色和秋光,采用听觉描写写秋声,梧桐叶落,蛩吟唧唧,月色凉如水,孤灯之黯淡,突出秋景之萧索;(2分)风露寒前着逼人二字,采用拟人手法,融情入景,突出秋景之凄寒。(1分)
3.在结构上承上启下,上承起来钩翠箔,下启逼人风露寒,使得前后词意勾连,结构严谨。(2分)何处寒砧作是起来钩翠箔时诗人所闻,表明孤独而有远思的人绝不只是诗人一个人,而是有一群人,这样诗歌的意境扩大了,情感升华了,主旨深化了。(2分)

翻译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秋声乍起梧桐落,蛩吟唧唧添萧索。欹枕背灯眠,月和残梦圆。
起来钩翠箔,何处寒砧作。独倚小阑干,逼人风露寒。
 

【作品鉴赏】
《菩萨蛮·秋》通过描写秋色和秋光,表达了诗人孤独而对朋友亲人的思念之情

作者采用视觉描写秋色和秋光,采用听觉描写写秋声,梧桐叶落,蛩吟唧唧,月色凉如水,孤灯之黯淡,突出秋景之萧索;“风露寒”前着“逼人”二字,采用拟人手法,融情入景,突出秋景之凄寒。“何处寒砧作”在结构上承上启下,上承“起来钩翠箔”,下启“逼人风露寒”,使得前后词意勾连,结构严谨。“何处寒砧作”是“起来钩翠箔”时诗人所闻,表明孤独而有远思的人绝不只是诗人一个人,而是有一群人,这样诗歌的意境扩大了,情感升华了,主旨深化了。

作者简介

朱淑真
朱淑真朱淑真(约1135~约1180年),号幽栖居士,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时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仕宦之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