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治国犹栽树》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治国犹栽树
唐太宗谓侍臣①曰:往昔初平京师②,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③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④,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⑤,百姓安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
①侍臣:周围的大臣。
②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
③炀帝:指隋朝末代皇帝杨广
④孜孜:勤恳的样子。
⑤稔:(rěn)丰收。
【试题】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征求不已 ② 惟欲清净
2.翻译句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
3.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唐太宗的治国之道。

【答案】

1.①终止;②只

2.整治国家如同种植花草树木,不松懈它的基石,它就会生得枝干茂盛。

3.治国以民为本,让老百姓国泰民安。

(2012年株洲市中考语文试题)

【参照译文翻译】

唐太宗对侍臣说:之前(隋炀帝)不久平定了京师,宫里的美女和珍稀玩具,沒有一个庭院并不是浓浓的。隋炀帝心里依然不符合,不断地为民俗索要美女及珍玩,而且东讨西伐,耗尽军力随便发动战争,群众不可以承受,因此造成了亡国。这种全是我亲眼看见的。因而我一天到晚勤勤恳恳不断,仅仅期望不愿东征西讨,不贪美女珍玩,使天地一切顺利。因此就能不盛行徭役,每年农作物大丰收,老百姓国泰民安。整治国家如同植树一样,基石不松懈,那麼花繁叶茂。君王能不愿东征西讨,不贪美女珍玩,老百姓为什么会不国泰民安呢?

【作者简介】

吴兢(公年670~749年),汴州浚仪(今河南开封)人,唐朝知名历史学家。

他所编写的《武后实录》记叙了张宗昌张说诬陷魏元忠的历史事实,之后张说当上宰相,几回规定改动文本,都被吴兢严词拒绝,世人称作当今董狐。

吴兢一生修史,获得挺大贡献,修编有《唐史》、《唐书》、《唐春秋》、《则天实录》、《中宗实录》、《高宗后修实录》等,在其中对后人危害较大 并广为流传出来的是《贞观政要》,被后代称之为中国第一君王学。

【《贞观政要》内容概述】

《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者吴兢著的一部政论性史籍,本书10卷40篇,8亿元言。整部书以记言主导,简明扼要地纪录了贞观年里唐太宗李世民与臣下魏征、王珪、房玄龄、杜如晦等有关治国难题的会话、重臣的谏议和进谏奏章及其政冶、经济发展上的重特大对策等。《贞观政要》是一部政论性史籍,集中化叙述太宗皇上与臣子相互打造出热闹王国的关键重要,主要包括领导干部秘术、优秀人才之育、管理决策之方和涵养之本这些,即是唐太宗开辟贞观之治、创建前所未有强劲的天可汗王国的历史纪录,又有着丰富多彩的治国安民的政冶见解和取得成功的治国工作经验。

因为整部经典著作具备教材的特性,因此朝野上下必需、加入wto处世必看,很多奋发图强的皇上不断研修,认为施政的榜样;许多 不断进取的官僚资本主义士子也是用心朗读,认为行動的规则。

直到今日,人们仍然可资效仿,它可以激起爱国精神、提高中华民族使命感和危机意识;可以出示强国富民、经邦济世的具体办法;有利于管理者丰富多彩领导素质、提升管理能力;有益于清洁社会风尚、纯真人的内心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