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歌前四句是如何描写夜闻吴吟的?(4分)
2.请简要分析后六句中的诗人形象。(4分)
参考答案
1,采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借万壑之风振响空寂的树林来表现歌声的奇绝;想象蛟龙惊起不敢在水中静卧,山猿也不时停下啸声耳闻听山岩下的歌声,侧面描写歌声给人的震撼之感。
2.诗人夜宿黄山,明月下,在碧溪畔的松林间抚琴;寻访隐者,提盘沽酒,霜栗当饭;闻歌忘愁、杯酒释怀。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到一个志趣高雅、豁达超脱的诗人形象。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昨夜是谁唱出吴地的歌声,就像万壑之风振响空寂的树林。
蛟龙惊起不敢在水中静卧,山猿也不时停下啸声而闻听山岩下的歌音。
我宿在明月照着碧溪的黄山下,听了也罢却原在松林间弹着的琴。
早晨才知道您果然是位隐逸之士,便提盘沽酒并以霜栗当饭助兴。
酒至半酣您又发出江涛海啸的歌声,使我的愁绪在酒杯中消失殆尽。
注释
①《江南通志》:黄山,在太平府城西北五里,相传浮丘翁牧鸡于此,又名浮丘山。此诗所谓及下首“鸡鸣发黄山”,正是其处,在太平州当涂县,与徽州、宁国二郡界内之黄山,名同而地异矣。
②吴会,吴地也,详十二卷注。
③《说文》:“酤,买酒也。”
【作品鉴赏】
《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采用比喻、夸张等手法,描写了一个志趣高雅、豁达超脱的诗人形象
诗歌前四句采用比喻、夸张的手法,第二句,“就像万壑之风振响空寂的树林”,采用比喻兼夸张;借万壑之风振响空寂的树林来表现歌声的奇绝;第三四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想象的手法,想象蛟龙惊起不敢在水中静卧,山猿也不时停下啸声耳闻听山岩下的歌声,侧面描写歌声给人的震撼之感。
后六句中诗人夜宿黄山,明月下,在碧溪畔的松林间抚琴;寻访隐者,提盘沽酒,霜栗当饭;闻歌忘愁、杯酒释怀。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到一个志趣高雅、豁达超脱的诗人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