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题长蘅次醉阁》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原文】题长蘅次醉阁
作者:程嘉燧

为爱檀园开北阁,两回三宿小房栊。
坐深曲洞香灯焰,睡美疏棂晓日烘。
白拂花飞方丈雨,素屏滩响一床风。
但名次醉犹嫌俗,合作禅栖住远公。
 

(1)诗人爱檀园,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4分)
(2)本诗末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效果如何?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诗人两次檀园游赏,就有三夜睡在檀园;面对灯影幢幢,显得格外幽深寂静的檀园次醉阁,诗人一坐下去便深深地为之陶醉,长久地舍不得离开;檀园中次醉阁的幽寂之趣,疏朗之美,使诗人美美的酣睡。此情此景,足见诗人对檀园的喜爱之深。

2.借用典故。借东晋高僧慧远之典,认为只有像慧远这样的高僧才最适宜住在次醉阁中。这就提高了次醉阁的身价,也把先前各句景中所具有的精神升华到了新的高度;曲洞,香灯,拂花,滩风,都具有禅机的灵光了。表达了诗人对次醉阁的高度赞美这情。

 


 

翻译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为爱檀园开北阁,两回三宿小房栊。
坐深曲洞香灯焰,睡美疏棂晓日烘。
白拂花飞方丈雨,素屏滩响一床风。
但名次醉犹嫌俗,合作禅栖住远公。

注释
(1)长蘅:李流芳字。李为万历丙午(1606)举人,与程嘉燧、唐时升、娄坚等均有诗名,时称嘉定四先生。次醉阁:檀园中的阁名。

(2)栊:窗户。

(3)棂:窗格。

(4)合:应当。远公:慧远,东晋高僧。全句意为,唯有像慧远这样的高僧才最适宜住在这间阁子中。

【作品鉴赏】
《题长蘅次醉阁》诗人爱檀园,借“东晋高僧慧远”之典,提高了“次醉阁”的身价

诗人“爱”檀园,两次檀园游赏,就有三夜睡在檀园;面对灯影幢幢,显得格外幽深寂静的檀园次醉阁,诗人一坐下去便深深地为之陶醉,长久地舍不得离开;檀园中次醉阁的幽寂之趣,疏朗之美,使诗人美美的酣睡。此情此景,足见诗人对檀园的喜爱之深。借用典故。借东晋高僧慧远之典,认为只有像慧远这样的高僧才最适宜住在次醉阁中。这就提高了次醉阁的身价,也把先前各句景中所具有的精神升华到了新的高度;曲洞,香灯,拂花,滩风,都具有禅机的灵光了。表达了诗人对次醉阁的高度赞美这情。

作者简介

程嘉燧
程嘉燧程嘉燧(1565~1643)明代书画家、诗人。字孟阳,号松圆、偈庵,又号松圆老人、松圆道人、偈庵居士、偈庵老人、偈庵道人。晚年皈依佛教,释名海能。南直隶徽州府休宁县(今安徽休宁)人,应试无所得,侨居嘉定,折节读书,工诗善画,通晓音律,与同里...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