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一个不能忘记的人》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一个不能忘记的人

刘重来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按照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的条款,外国轮船在长江上触目可见,令国人深感屈辱。1925年10月,卢作孚邀约友人,集资创办民生实业公司,积极投入以经济实力夺回内河航运权的爱国斗争。公司成立之初,整个家当只有一艘载重量70吨的小轮船,卢作孚就定下了服务社会,便利人群,开发产业,富强国家的公司宗旨,展现了他的强国宏愿。当时,长江上游航运正被外国轮船公司控制着,不多的几家中国轮船公司濒临破产,卢作孚采取人弃我取,避实就虚的方针,在从未行驶过轮船的嘉陵江上开辟新航线,并在管理上大胆改革,使公司站稳了脚跟,将航线从嘉陵江发展到了长江。从1930年开始,民生公司化零为整,逐步壮大实力,先后收购了大批中外轮船,并控制了长江上游航运,将曾经不可一世的外国轮船公司挤出了长江上游。经过多年拼搏,到1945年,民生公司崛起于长江,争雄于列强,不仅在长江沿线、中国沿海港口,而且在东南亚、美国、加拿大等地都有分支机构,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民营航运企业,卢作孚也被海内外誉为中国船王。

在抗战爆发、国难当头的时刻,他号召:国家的抗战开始了,民生公司应该首先行动起来参加战争。在他的指挥下,全体员工英勇投入到紧张、艰险的抗战运输中去。1938年10月,武汉失守,作为长江咽喉、入川门户的宜昌,聚集了大批难民和从沦陷区运来的大批航空器材、兵器及轻重工业机器设备,急待撤往大后方。但是,按照当时的实际运力,至少需要一年才能运完。还有40天就是长江枯水期,日本飞机不断轰炸,日军节节逼近,形势十分危急。在此关键时刻,卢作孚下令采用三段航行法,除了最重要的军用物资及不宜装卸的大型机器设备直运重庆外,其他物资一律分段运输,使航程缩短了一半或大半。硬是在长江枯水期到来之前,将全部难民和机器设备安全撤离宜昌。

卢作孚的另一项重要贡献是北碚乡村建设实验。1927年,卢作孚被任命为北碚峡防局局长。峡防局本来是一个主要针对盗匪的治安联防机构,但他却借此平台,提出打破苟安的现局,创造理想的社会的口号。与民国时期其他乡村建设实验不同,他明确提出要将这一个国家现代化起来,就要赶快将这一个乡村现代化起来。为此,他精心设计了北碚的乡村现代化蓝图,以嘉陵江三峡为范围,以北碚为中心,要将嘉陵江三峡布置成一个生产的区域、文化的区域、游览的区域,以供中国小至乡村,大至国家的经营参考。经过努力,这个昔日贫穷落后、偏僻闭塞、盗匪横行的小乡镇,终于建设成为生产发展、文教事业发达、环境优美的重庆市郊重要城镇。陶行知参观后说,北碚的建设可谓将来如何建设新中国的缩影。卢作孚也与晏阳初、梁漱溟一起,被称为民国乡建三杰。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最好的报酬是求仁得仁建筑一个公园,便酬报你一个美好的公园;建设一个国家,便酬报你一个完整的国家。这是何等伟大而且可靠的报酬!它可以安慰你的灵魂,可以沉溺你的终身,可以感动无数人心,可以变更一个社会,乃至于社会的风气。(卢作孚《工作的报酬》)

②乡村建设在消极方面是要减轻人民的苦痛,在积极方面是要增进人民的幸福。造公众福,急公众难。我们要做这样的事业,便要准备人、准备钱、准备东西、准备办法,尤其要许多人分工合作,继续不断地去办。(卢作孚《乡村建设的意义》)

③确立公众的良好秩序,完成一切物质基础的建设,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准和文化水准,使国家成为一个本身健全的现代国家,尤为吾人必须全力趋赴的积极目的。(卢作孚《论中国战后建设》)

④卢作孚先生作为旧中国一位著名的爱国实业家,与张之洞、张謇、范旭东一起,曾被毛泽东同志誉为旧中国实业界四个不能忘记的人物。(胡德平《发扬和借鉴老一辈民族实业家的精神和经验》)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外国轮船公司垄断长江航运,外国商船在长江上横冲直撞,气焰嚣张,这直接促使卢作孚决心创办中国人自己的航运公司。

B.为了赶在长江枯水期到来之前将全部难民和机器设备安全撤离宜昌,卢作孚下令一律采用三段航行法,实行分段运输,大大缩短了航程。

C.由于创办民生实业公司的辉煌成绩和完成抗战时期运输任务的卓越贡献,卢作孚不仅受到时人的称赞,也一直为后人所推重。

D.从北碚的建设实验中,卢作孚认识到,乡村建设固然需要人、财、物,需要实施办法,更需要动员各方面力量,分工合作,不断努力。

E.在卢作孚看来,中国战后建设的首要目标就是减轻人民的痛苦,增进人民的幸福,造公众福,急公众难,并为此身体力行,全力趋赴。

(2)胸怀强国愿望的卢作孚,是如何一步步成为中国船王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卢作孚被认为民国乡建三杰之一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卢作孚被誉为不能忘记的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答案】 答D给3分,答C给2分,答A给1分;答B、E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本题不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筛选文中相关信息和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外国商船在长江上横冲直撞,气焰嚣张错,原文只是外国轮船在长江上触目可见。B项卢作孚下令一律采用三段航行法错,原文为在此关键时刻,卢作孚下令采用三段航行法,除了最重要的军用物资及不宜装卸的大型机器设备直运重庆外,其他物资一律分段运输。E项中国战后建设的首要目标就是减轻人民的痛苦,增进人民的幸福错,原文为乡村建设在消极方面是要减轻人民的苦痛,在积极方面是要增进人民的幸福。

(2)【答案】 ①采取人弃我取,避实就虚的方针,使民生公司的航运业务从嘉陵江扩展到长江;②化零为整,逐步控制长江上游航运;③在长江沿线、中国沿海港口及海外都建立分支机构,使民生公司成为中国当时最大的民营航运企业。(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首先明确答题区间是第一自然段,由于有时间顺序当时(1925年)1930年1945年,所以把这三年做的与内河航运和船有关的事概括出来就可以了。

(3)【答案】 ①精心设计北碚的乡村现代化蓝图;②把北碚建成生产发展、文教事业发达、环境优美的重庆市郊重要城镇;③以北碚的实验作为小至乡村,大至国家的经营参考。(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4)【答案】 ①关心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爱国者:提出服务社会、便利人群、开发产业,富强国家的强国宏愿,动员民生公司员工英勇抗战;②脚踏实地、勇于实践的实干家:创办民生实业公司,致力于北碚乡村建设;③具有现代意识的改革家:认为建设现代国家的基本要求是建立良好秩序,注重基础建设,提高人民文化生活水平;④目标高远、不懈追求的理想主义者:把实现个人理想与改造社会有机结合起来。(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5分,答出3点给8分;给满8分为止。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探究文本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要求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提出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解题时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整体感知,深入理解作品;②要用自己的经验、情感对作品进行解读,读出自我;③要多向思维,敢于质疑;④要根据要求作个性化的回答。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