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雨来敲竹下门,荷香清透紫绡裙。
相逢未暇论奇宇,先向水边看白云。
(1)本诗被访者并未出现,诗人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写出了被访者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2)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访者形象?请结合全诗鉴赏分析。
答案:
(1).侧面烘托。诗人通过对被访者居住环境的描写,如他傍水而居,门前种有修竹,旁有荷花池,清香四溢,从侧面烘托出了被访者高雅隐逸的形象。
(2).访者是一个格调高雅,充满意趣的清逸之士。他访友不择晴日,而是踏雨而来,来访本是为了和好友探讨奇字,这本已不是什么经世致用之务,可是还没来得及交流就先急忙走向水边去看那雨中出岫的茫茫白云,可见其清逸情怀。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踏雨来敲竹下门,荷香清透紫绡裙。
相逢未暇论奇宇,先向水边看白云。
注释
①奇字:一种异于小篆的字体。
【作品鉴赏】
《访中洲》写的是一个格调高雅的清逸之士踏雨而来,表达作者喜悦之情
“访者”是一个格调高雅,充满意趣的清逸之士。他访友不择晴日,而是踏雨而来,来访本是为了和好友探讨“奇字”,这本已不是什么经世致用之务,可是还没来得及交流就先急忙走向水边去看那雨中出岫的茫茫白云,可见其清逸情怀。通过对“被访者”居住环境的描写,如他傍水而居,门前种有修竹,旁有荷花池,清香四溢,从侧面烘托出了被访者高雅隐逸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