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首诗题为春雨,但在内容上主要是对人物的捕写、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4分)
2.有人认为李商隐的这首诗歌朦胧凄迷,请结合具体内容作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
1.新春怅卧,旧地重寻;相望红楼,夜雨独归;春晚悲远,残宵梦稀;缄札寄情。(每点1分)
2.(1)意象的使用上,迷蒙的春雨、昏黄的夜灯、西下的斜阳、消逝的春意、罗布的愁云、孤飞的大雁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凄美、哀婉的氛围。(2)情感的表达上,有寻访不得的寥落、隔雨相望的冷寂、光阴荏苒的悲苦、音书难寄的凄怆。该诗借迷蒙的春雨,表现抒情主人公迷茫的心境,情景交融,构成朦胧凄迷的艺术境界。(情感、意象各2分)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初春我身披白色便服躺在床上,眼前寥落的景象令我万分感伤。
你住过的红楼在雨中更加凄凉,我默然归去任珠帘在风中摆动。
在远路奔波却已暮春令人感伤,只有在残宵梦中才能与你相见。
我的一片痴情却无法传递给你,春阴云弥漫大雁正在为我传书。
注释
白袷衣:即白夹衣,唐人以白衫为闲居便服。
白门:金陵的别称,即现南京。南朝乐府民歌《杨叛儿》说:“暂出白门前,杨柳可藏乌。欢作沉水香,侬作博山炉”,讲的是男女欢会。后人常用“白门”指代男女幽会之地。
红楼:华美的楼房,多指女子的住处。
珠箔:珠帘,此处比喻春雨细密。
晼晚:夕阳西下的光景,此处还蕴涵年复一年、人老珠黄之意。
依稀,形容梦境的忧伤迷离。
玉珰:是用玉做的耳坠,古代常用环佩、玉珰一类的饰物作为男女定情的信物。缄札:指书信。
云罗:像螺纹般的云片,阴云密布如罗网,比喻路途艰难。
【作品赏析】
《春雨》是作者李商隐通过描写与情人相见时的欢乐,而表现出与其离别后的怀思和失恋中强烈的痛苦
《春雨》抒写了诗人与情人相见时的欢乐,离别后的怀思和失恋中强烈的痛苦。诗人重寻旧地,不见所爱女子,因而惆怅不已。诗中借助飘洒的迷蒙的春雨烘托别离的寥落与怅惘,渲染伤春怀远、音书难寄的苦闷,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李商隐在这首诗中,赋予爱情以优美动人的形象。诗借助于飘洒天空的春雨 ,融入主人公迷茫的心境、依稀的梦境,以及春晼晚、万里云罗等自然景象,烘托别离的寥落,思念的深挚,构成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一联,前一句色彩(红)和感觉(冷)互相比照。红的色彩本来是温暖的,但隔雨怅望反觉其冷;后一句珠箔本来是明丽的,却出之于灯影前对雨帘的幻觉,极细微地写出主人公寥寂而又迷茫的心理状态。末联“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也富于象征色彩。特别有创造性地借助于自然景,把“锦书难托”的预感形象化了,并把忧郁怅惘的情绪与广阔的云天,融为一体。凡此,都成功地表现出了主人公的生活、处境和感情,情景、色调和气氛都令人久久难忘。这种真挚动人的感情和优美生动的形象结合在一起,构成一种艺术魅力,在它面前,人们是免不了要支付出自己的同情的。
《春雨》是作者李商隐的一首爱情诗,其诗含蓄,幽美凄艳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李商隐的爱情诗含蓄蕴藉、幽美凄艳。他致力于情思意绪的体验、把握与再现,用幽微隐约、迂回曲折的方式,将心中的朦胧意绪转化为恍惚迷离的意象。他善用哀婉的情调、美丽的意象与辞采,表达复杂的心绪。在这首诗中,红楼、珠箔、春雨、灯影等意象,加上迷茫的心境、依稀的梦境,使诗境凄美幽约;春晚日暮和云罗万里,则烘托出离别的寥落、思念的深挚。
同时,李商隐的爱情诗内涵极为丰厚,决不仅仅围绕单一的情绪反复吟唱,而是虚虚实实,忽此忽彼,或今或昔,一重情思套着另一重情思。将难言的情感表现得生动而丰富,却又让人只可意会,难以言传。
【名家点评】
《李义山诗集笺注》:姚培谦曰:此借春雨怀人,而寓君门万里之感也……此等诗,字字有意,概以闺帏之语读之,负义山极矣。
《玉溪生诗意》:中四是白门怅卧时忆往多违事,末二句是怅卧时所思后事。
《重订李义山诗集笺注》:程梦星曰:此亦应辟无聊、望人汲引之作,盖入藩幕未出长安之时也。
《玉溪生诗说》:宛转有味。平山笺以为此有寓意,亦属有见。然如此诗即无寓意,亦自佳。
《唐贤清雅集》:以丽语写惨怀,一字一泪。用比作结,不知是泪是墨,义山真有心人。
《李义山诗辨正》:此与《燕台》二章相合。首二句想其流转金陵寥落之态。三四句经过旧居,室迩人遐,唯笼灯独归耳。五句道远难亲。六句梦中相见。结即“欲织相思花寄远”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