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正能量小姐》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正能量小姐

辉姑娘

正能量小姐是我的一位朋友。我很喜欢与她聊天,如果很重要的客户与她同时约我吃饭,我必然推辞客户而选她。
并不仅仅是我,她身边有许多像我一样的朋友。每每我们对她倾诉苦恼,她都会微微倾斜上半身,眼神专注地直视倾诉者,不时轻轻颔首表示赞同。待讲到激动时,她也会适时点缀几句,或评论或应和,无一不妥帖。每个人在她面前,都是满腹心事地来,口服心服地去。
一位朋友评价她:别人永远没办法对这个女人生气。因此,我们在背后都叫她正能量小姐。
她是完美的,可是在很多时候,我觉得她像端坐在庙宇里的菩萨冷静、睿智、悲悯、温和,头顶圣光,毫无瑕疵。
终于有一次,她在我面前倾诉了一些内心的苦涩,直至落下泪来。
我惊住,在听她讲述心理波动的那一刻,仿佛觉得某个光洁白皙的鸡蛋壳有了一丝裂纹。然而当你希冀从那裂纹中走进她的世界时,她又停下了倾诉。任你再三询问,她也只顾左右而言他。那鸡蛋壳随着一餐饭的结束,又无声无息地合上了完美得似乎从未破裂过。
后来,我对她说:何必活得如此辛苦。她惊讶地摇头,说:不辛苦!这就是我活着的方式啊!为什么会辛苦?
于是我懂了,这样完美无瑕的人生,已经成为她的惯性与常态。
这种感觉很难说清,如果非要加以描述的话,就仿佛一场瑞士旅行。
瑞士以精准闻名于世。瑞士钟表以精密见称;瑞士人的交通大部分依托于古老的火车,却极其可靠8点的火车绝对不会在8:01抵达。
瑞士很美,处处湖光山色,无一不精致,无一不温润,连每栋木屋门口的木桩,都被主人修葺成可爱小巧的花盆。
这种无死角的美丽,与毫无后顾之忧的行程,无时无刻不带给人一种安稳踏实的感觉。
然而奇怪的是,每当朋友问起我最喜欢的一次旅行时,我第一个想起的从来都不是瑞士,反倒是一个叫龚滩的地方那是一个建在乌江峭壁上的古镇。
当年我和朋友听驴友们说起它的别样风情,相互撺掇着去了。先是坐火车到凤凰,然后转车到茶峒,再从茶峒到龙泉,再转车到龚滩,一路颠簸,路上还曾被大巴车司机抛下,不得不步行半天才找到车站,累得半死。
然而当攀上古镇,站至峭壁处俯瞰滚滚江水时,我们都不约而同地发出哇的一声惊叹。那种粗粝的、浩瀚的、扑面而来的震撼,简直无法用美来形容。
我们曾因为在茶峒误车,而赶上了墟日类似于赶集的日子。

在集市上有许多当地的祭拜活动,一些妇女口中念念有词,烧纸烧香,很是红火;街边叫卖水果的老奶奶热情地喊我们:姑娘,坐下尝尝!还有因争摊位而用俚语叫骂的乡民。
我们游走其中,津津有味。
我喜欢龚滩,是因为它的味道与人气,像一个活生生站在我面前的粗衣女子,俏皮泼辣,敢说敢笑,率真坦诚,不藏心机。我们体会着彼此思想交会的火花,有泪有笑,弥足珍贵。
而瑞士,我需要仰视她、膜拜她,她如衣饰华美的大家闺秀,端庄无瑕,规行矩步。她担心自己出一丝偏差会为人所不喜,她严谨苛刻到连路人都会心疼她这样的心疼,自然也潜移默化成了相处的压力。
风景如是,人亦如是。
我们终究做不到像正能量小姐那般活法,只好继续且嗔且喜的生活。
在半夜里打电话讲心事哭到稀里哗啦,在闺密失恋时用力把她抱进怀里安慰,因为吃醋纠结与爱人大吵一番再和好,路见不平事就仗义执言,哪怕引火烧身敢爱敢恨、肆意妄为、嬉笑怒骂、淋漓尽致,却也品出一番别样的滋味。

(选自《读者》2014年第24期,有删改)

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两项都选对给4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给2分,有选错的给0分)(4分)
A.我们之所以称她为正能量小姐,是因为她是一个忠实且专注的倾听者,是一个能够帮助朋友解疑释惑的智者,是一个拿捏有度、懂得分寸的人,是一个讲究方式方法的人。
B.正能量小姐在待人接物和生活方式上的确非常完美,然而她如菩萨般的冷静、睿智、严谨苛刻、毫无瑕疵,却让人产生难以亲近的无形距离,给人高不可攀的精神压力。
C.光洁白皙的鸡蛋壳有了一丝裂纹这一比喻形象生动,光洁白皙的鸡蛋喻指完美的正能量小姐;一丝裂纹比喻她身上的瑕疵和能够借此窥探她另一面的突破口。但你想通过这一丝裂纹进入她的内心时,裂纹又关闭了,可见她的矜持与虚伪。
D.我游览龚滩,虽然累得半死没有任何计划曾在茶峒误车,但不仅无丝毫怨言,反而感到震撼,觉得龚滩简直无法用美来形容。作者之所以喜欢龚滩,是因为龚滩就像一个野性、率直、热情的粗衣女子。后文风景如此,人亦如此就是针对龚滩之景有感而发的。
E.作者对正能量小姐的看法,不是直截了当直奔主题地议论评说,而是借助两次旅游的见闻间接阐发,这种摇摆手法的运用,避免了叙述的平铺直叙、单调乏味,使行文张弛有度、跌宕生姿。
17.她严谨苛刻到连路人都会心疼她这一句中心疼怎样理解?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4分)
18.作者为什么说我们体会着彼此思想交会的火花,有泪有笑,弥足珍贵?(4分)
19.瑞士和龚滩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你向往哪种生活方式?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的看法。(8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6.CD(C项可见他的矜持与虚伪错。她不向朋友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不是虚伪做作,矜持矫情,而是担心害怕,担心自己稍有一丝偏差而为人所不喜,害怕自己出现一点疏漏而有损自己的完美形象。D项后文风景如此,人亦如此就是针对龚滩之景有感而发的错。风景如此,人亦如此不光是针对龚滩之景有感而发,而是针对瑞士和龚滩两地之景有感而发的。)

17.这里的她明指瑞士,暗喻正能量小姐,人景合一,融为一体。与其说心疼瑞士,不如说心疼正能量小姐。像瑞士一样完美的正能量小姐,其待人接物、为人处世追求完美精致,她规行矩步,不允许有一丝瑕疵;不经意间流露出的一点生活的不顺和内心的苦涩也马上加以掩盖和虚饰,这样过于冷静和理智、苛刻而严谨的生活,对自己来说,是一种压抑,对别人来说是一种压力,让人觉得她活得太累、太辛苦,让人心生怜悯,感觉心痛。表现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否定。

(答出由景而人,人景相融,得1分;答出心疼之因活得太累、太辛苦、太严谨苛刻,让人同情怜悯,得3分。)

18.作者游览龚滩,虽有跋涉的艰难,有旅途的不顺,颇感艰辛与劳累,但是,真正融入龚滩质朴、粗粝的美景,真正感受到热情淳朴、真率坦诚的风土民情时,又觉得无比喜悦。在这里,可以自由随性地游走,可以尽情开怀地谈笑,不必像在瑞士那样,要怀揣一颗虔诚和惴惴的心,去仰视,去膜拜。这里,没有任何拘束,没有丝毫压力,轻松自在,身心舒爽。这正是作者向往和追求的一种生活自由自在、恬淡闲逸、敢爱敢恨、肆意妄为、嬉笑怒骂、淋漓尽致。这样的生活是触手可及实实在在的,是值得回味和珍惜的。(围绕有泪有笑思想交会弥足珍贵几个关键的词语作答。结合文本答出游览的艰辛与喜悦,得2分;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目的,即通过游览的经历表达自己的生活感受,得2分。)

19.示例一:向往如瑞士一样的生活方式。瑞士如阳春白雪。瑞士人的生活态度如瑞士交通一样精准严谨,瑞士人的生活情调像瑞士的景色一样精致温润。她如衣饰华美的大家闺秀,端庄无瑕,规行矩步。一切都是那样的高贵典雅,大气华丽;一切都是那样有条有理,有章有法。这样的生活让人感到安稳踏实;这样的人生让人觉得精致完美。

结合自身实际,略。

(答出向往某种生活方式的理由,得4分;结合自身实际探究,得4分。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二:向往如龚滩一样的生活方式。相比阳春白雪的瑞士,龚滩俨然下里巴人,但风采迷人,别有韵味。她有与众不同的味道与人气,她像一个活泼热烈的粗衣女子,俏皮泼辣,率意随性,坦诚真挚。这样的生活可亲可近,可感可触;这样的人生实实在在,无需矫饰,淡然随意,没有压力。

结合自身实际,略。

(答出向往某种生活方式的理由,得4分;结合自身实际探究,得4分。言之成理即可。)

(众相皆美。如果综合以上两种情况,谈自己的向往,言之成理亦可。)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