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苍丁零塞.今古缅荒途。
亭堠何摧兀,暴骨无全躯。
黄沙漠南起,白日隐西隅。
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匈奴。
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
(1)请简析这首唐诗五、六两句的作用。(4分)
(2)请赏析后两句但见与谁怜的妙处。(4分)
参考答案
(1)五、六两句描绘了一幅阴沉凄凉的景象:狂风卷起黄沙,漫天飞扬,夕阳西坠,惨淡无光。(2分)渲染了古战场的悲凉气氛,表达了诗人对古今在塞外为国捐躯的士兵的无限感伤。(2分)
(2)但见与谁怜,所写内容一实一虚,对比鲜明,〔2分)谴责了当政者既不吊慰死者又不抚恤生者的冷酷无情,表达了对戍边将士及遗孤的同情。(2分)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苍苍丁零塞,今古缅荒途。
亭堠何摧兀,暴骨无全躯。
黄沙幕南起,白日隐西隅。
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凶奴。
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
注释
①苍苍:青色。丁零:古代北方种族名,曾属匈奴。
②亭堠:指北方戍兵居住守望的堡垒。摧兀:险峻的样子。
③上:一作“下”。
【作品鉴赏】
《感遇(其三)》通过描绘了一副阴沉凄凉的景象,表达了对戍边将士及遗孤的同情
五、六两句描绘了一幅阴沉凄凉的景象:狂风卷起黄沙,漫天飞扬,夕阳西坠,惨淡无光。渲染了古战场的悲凉气氛,表达了诗人对古今在塞外为国捐躯的士兵的无限感伤。“但见”与“谁怜”,所写内容一实一虚,对比鲜明,谴责了当政者既不吊慰死者又不抚恤生者的冷酷无情,表达了对戍边将士及遗孤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