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10 | 20 | 2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查看原题] 国王和王后在法庭上审判什么事情?( ). A: 砍假海龟头的事 B: 谁偷了水果馅饼的事 C: 爱丽丝掉进兔子洞的事 |
2、[查看原题] 下面加下划线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翡翠(fěi)正月(zhèng ) B: 掺和(cān ) 娴熟(xián) C: 唾沫(tuò) 肿胀(zhǒng) D: 焖鸡(mèn) 机杼(shū) |
3、[查看原题] |
4、[查看原题] 下面加下划线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 出没 数重山 一水间 照我还 A: méi chóng jiàn huán B: mò chóng jiàn huán C: méi chóng jiàn hái D: mò chóng jiān huán |
5、[查看原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北京的春节》是老舍写的,他的作品还有《猫》和《草原》 B: 沈从文是我国著名作家,他写过小说《边城》 C: 《寒食》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的韩翔 D: 《藏戏》一课主要讲了藏戏的形成过程和艺术特色 |
1、[查看原题]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单调——______ 洪亮——______ 愉快——______ 坚硬——______ 继续——______ 丑恶——______ 柔和——______ 呈现——______ 猜测——______ |
2、[查看原题] 选词填空。 安慰 ( 2 )每逢春节,政府都会去________那些烈士的家属。 ( 3 )这部小说主人公的命运十分________,令人潸然泪下。 ( 4 )远行的游子置身于异国他乡,一种________之感油然而生。 |
3、[查看原题] 读一读,选词填空。 ( 1 )憎恶 厌恶 讨厌 玛琪一向________学校,可现在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________它。 ( 2 )骄傲 傲慢 高傲托米非常________地瞧了她一眼:“因为那不是我们这种类型的学校,傻瓜。” 他待人很________,让人无法容忍。 |
4、[查看原题] “戏”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______,再查音节______。按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意思______,能组成词语______。 |
1、[查看原题] 默写《泊船瓜洲》,再完成练习。 ( 1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的文学家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2 )根据句意,把“钟山”“瓜洲”和“京口”填到相应的位置上。 |
2、[查看原题] 课外阅读。 瀑布联句 [唐]香严闲禅师、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 1 )诗以言志,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什么志向?采用了什么手法?( 2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首句抓住瀑布形成的曲折过程,赋予无生命之物以活生生的性格。“不辞劳”三个字有强烈的拟人色彩,充溢着赞美之情。 B: 近看瀑布砯崖转石,跳珠倒溅;远观瀑布发现其有着高远的目标。此二句刻画了瀑布的突出特征,为后两句蓄势。 C: 第三句照应第一句中的“千岩万壑”,是说山泉在岩壑中奔流会有重重阻挠,似乎劝它留步。然而小小的溪涧式的安乐并不能使它满足。 D: “岂能”与“终归”前后呼应,“作波涛”三字语极形象,令人如睹恣肆浩瀚、白浪如山的海涛景象。 |
青松的情怀
①在植物的国度里,青松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树种。中华大地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比比皆是松的踪影。但青松却有一种其他植物无以比拟的气质。那一树树、一丛丛“公”字形的绿色树冠,使得江南江北尽显朝气蓬勃、浑厚华茂的青松气象。
②我长期生活在江南徽州山区,耳目之所接,尽是满山遍野的晴翠,这晴翠就是青葱满目、生机勃勃的青松林。大地有了它们,从此变得有了魂,有了魂就不同凡响。只要你细心观察,还可以发现,山峦之巅,怪石之上,有许许多多参差不齐的黄山松,植物学家称它们为“天海矮松”。尽管长得矮小,却让人感受到它们的挺拔苍劲。它们生于深岩石罅中,永无肥壅,风雪不停摧残,然其貌俊美,细鬣攒针,婆娑于茫茫云海之中。
③青松的岁月大都是风霜雨雪,因而练成它铁骨傲霜冰、清气满乾坤的气质,造就它摩天抚云的胸怀。它永远是那么绿意葱茏、生机盎然,是世间永恒的绿色使者,所以,人们都喜欢称它为劲松、翠松。松涛似海浪一般奔腾,根根条条的龙鳞虬枝铮铮作响,发出一波又一波极有韵律的声音。松下的淙淙清泉也变得充满诗意,吟诵着《诗经》《楚辞》中的名句,“山有乔松”“如松茂也”……或浪漫或豪迈,或婉约或旷达,氤氲其间,令人心旷神怡。
④青松即使燃烧,化作烟尘,依然芬芳于人间。古人早已把它的烟尘制成一片片幽香的墨锭,黑中透亮,能在宣纸上化作行云流水的墨迹。因为它的墨痕,让后人领略到唐诗宋词的飘逸,元曲的苍凉,明清小说之意蕴。因为它的墨韵,又让后人见到烟云万状的湖光山色,《清明上河图》的古雅,《富春山居图》之流韵……此乃万载存真的松烟墨之所为。
⑤青松虽然声震山野,誉满寰中,却韬曜含光,从不张扬。许多树林中杂木颇多,青松处于硕大强悍的树种之旁,时时被挤压,被侵占。杉树、榧林、樟树、皂荚树、枫树、银杏树……它们似乎都威武霸气,在青松四周疯长、攀比。青松从来不恼也不怒,即使被挤到了涧底,依然能够低垂着头顽强地生长。青松这种胸襟和境界,足以让那些形形色色的邻居们揣摩和评判了。
⑥松也开花,笑意盈盈。松花美丽易逝,却能够一直在唐诗宋词中绽放。松花盛开,盈润饱满,姿色艳丽,看上去,像是镶嵌在树枝上金灿灿的小风铃。花纷纷坠落时,一地斑斓。它们或羞涩地打着小伞,或相拥而抱,一团团,一簇簇,姹紫嫣红,是美的盛宴。它们不断引来川流不息的人群,还有左窜右钻的野兔、松鼠们,热闹非凡。
⑦写到这里,我情不自禁地想起“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诗句,那松涛奔腾的意境又浮现在我的眼前。一棵棵高洁的青松,不怕风吹雪压,一丛丛、一片片地簇拥着,处处迸发出宁折不弯的刚直和豪迈气概,傲然挺立着雄气勃发、愈挫弥坚的伟岸形象。
⑧“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这是青松在寒冷的冬日里,给我们的昂扬自信。
( 1 )本文在一开始就点明“在植物的国度里,青松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树种”,其作用不包括( )。打
碗 碗 花
小时候,离我家不远,有一块荒芜的土地。荒地上的野花总是一茬接一茬,终年不断——除非雪花盖满了大地。
有一次,我跟着外婆从那儿经过,远远地就望见荒地上的野花开得一片粉红。走到近处,我才看清那野花生得十分异样。粉中透红的花瓣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浅浅的小碗,“碗”底还滚动着露珠呢。多么新奇,多么有趣的花呀!我挣脱外婆的手,蹦跳着去摘那花儿。
谁知,外婆一把拉住我,连声说:“不能摘,不能摘,那是打碗碗花。谁摘它,它就叫谁打破饭碗。”
我被吓住了,将信将疑地看着外婆。外婆的神色是严肃的,郑重其事的。
过了一些时候,外婆的警告逐渐地淡薄起来,而好奇心却强烈地鼓动着我,想要看看打碗碗花究竟是怎么使人打碎碗的。
吃饭的时候,我把一束打碗碗花藏在衣袋里,端起碗,一声不吭地吃着饭。我的心忐忑不安,真担心手里的碗像变戏法那样,突然间就碎了。但一顿饭吃完,那碗却安然无恙,丝毫也没有要破的样子。啊,打碗碗花——不打碗!
但我始终不明白,人们为什么要把这样一个怪名字加给它呢?那原是一种美丽、可爱的花呀!
( 1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①安然无恙:________
②将信将疑:________
( 2 )打碗碗花是什么样子的?在文中找出来。①打碗碗花会使人打碎碗。
②“荒”字一共有9笔,第6笔是竖折。
③打碗碗花有毒,外婆为了不让“我”去摘花,才这么吓唬“我”。
④在生活中有了疑问,要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甚至是亲自动手去做做。
你有什么愿望一直埋藏在心底没有说出来呢?是想努力学习,长大以后让爸爸妈妈过上更好的生活,还是希望残疾人能得到更多的关爱?是希望爸爸能有更多的时间陪你,还是希望自己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好?把自己的心愿写出来,语句通顺、表达清楚,5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