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10 | 20 | 2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查看原题] 对《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送鲍浩然之浙东”中的“之”意思是“去”或“到……去”,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之”意思相同。 B: 词的前两句的意思是水就像美人的眼波横流;山就像美人的愁眉攒聚,形容山水之美。 C: “眉眼盈盈处”是鲍浩然所往之地,即浙东一带。“眉眼”借指山水;“盈盈”形容丰满众多,与《古诗》中“盈盈楼上女”中的“盈盈”意思相同。 D: 下片中的“才始送”、“又送”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和友人的留恋和“春归”、“君归”的感叹。“千万和春住”是诗人对友人的要求和愿望,意思是要留住春天。 |
2、[查看原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同仇敌忾 临危不惧 不屈不饶 奋发图强 B: 披荆斩棘 任重道远 再接再厉 前扑后继 C: 举世闻名 破烂不堪 小心翼翼 安然无恙 D: 不容争辨 低头折节 风欺雪压 倾盆大雨 |
3、[查看原题] 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创作的《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 ) A: 神话 B: 短篇小说 C: 长篇小说 D: 戏剧 |
4、[查看原题] 下列句子中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鲁滨逊找到很多可以用、可以吃的东西,(连续)搬到岸上。 B: 阴雨连绵的坏天气(持续)了半个月,叫人实在难受。 C: 最近,我(连续)看了几场足球赛。 D: 我们虽然在市运动会上取得了冠军,但是还要(继续)努力,争取在省赛中冲入前三名。 |
5、[查看原题] 下面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挪移 疑然 遮挽 B: 叹息 痕迹 徘徊 C: 淹面 消逝 口吻 D: 跌到 念叨 挽回 |
1、[查看原题] 啊呀,这女孩长得可真漂亮,一双可爱的蓝眼睛上闪动着长长的睫毛,一对金黄色头发编成的长辫子在身后晃荡,白色的衬衫扎在宽松的绣花长裤里,显得格外整洁动人。这段话描写的人是谁?______ |
2、[查看原题] 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的鱼汤 ______的草地 ______的声音 ______的脸 ______的情绪 ______的毅力 ______的手 ______的光芒 |
3、[查看原题]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满院______ 五______缤______ 美不______ 花团______ |
4、[查看原题] 给下列句子选择恰当的关联词。 尽管……还…… 要么……要么…… 即使……也…… 不但……而且…… ( 1 )他每天________拿着枪,带着狗到森林里去打猎,________到海边去擔鱼,还把捕到的活山羊畜养起来。( 2 )他们愉快地生活在岛上,________扩大了粮食种植面积,________又增加了几个羊圈。 ( 3 )________我收罗了这么多东西,________是缺少许多,比如墨水, ( 4 )在这种情况下,________找到小狐仙,可能________没多大用处。 |
1、[查看原题] 课内阅读。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1 )第一句中的“地白”、“树栖鸦”分别从________觉和________觉的角度来写景的,“树栖鸦”巧妙地烘托了月夜的________。( 2 )“冷落无声湿桂花”中的“冷”表现了诗人________的心境;“桂花”既指庭中的桂花,又让人联想到________。 ( 3 )如果把“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的“落”字改成“在”,行不行?为什么? |
2、[查看原题]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_______,立根原在_______。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______________。 ( 1 )补全古诗。( 2 )诗的第一句中,“________”字特别传神,写出了竹子________的性格。诗的第三句中,“千”和“万”写出了竹子面对的考验________。 ( 3 )说说本诗后两句的意思。 ( 4 )这首诗采用了________的写法。下列哪一项不是本诗表达的情操?(________) A.刚正不阿 B.秉公无私 C.正直不屈 D.铁骨铮铮 ( 5 )“尔”的意思是________。占诗文中的名称很有讲究。请为下列名称选择恰当的解释。寒舍________ 在下________ 晚生________ 贤郎________ A.晚辈自称 B.对人称自己的家 C.谦称自己 D.对对方儿子的称呼 |
梦结束的地方
有人做过统计,迄今为止,大约有500人成功地登上了珠穆朗玛峰顶,也大约有500人在攀登过程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无论这个数字属实与否,都不折不扣地表明:攀登珠峰生死系于一线,代价极其残酷。
因攀登珠峰而遇难的勇士阎庚华去世后,笔者走进他独居的家,目睹的是一个痴迷的登山者的世界:墙上贴满了登山明星照、珠峰风景画,挂满了登山爪、登山靴、滑雪杆。他用13年的漫长岁月做准备,为此放弃了婚姻,离开了心爱的女儿,甚至为此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无限风光,唯有触天者才领略得到吧!一位朋友成功地登上了海拔6400米的一座山峰。我问他,那种高处不胜寒的峰巅之感一定惊心动魄吧?如宝石般闪烁的繁星,广袤深邃的天宇,还有洁白无瑕的冰雪,一定让人的肺腑都透明了!这一定非常浪漫。朋友却一本正经地摇头:“完全不是这样,冰天雪地的山头能有什么吸引力?天幕,繁星,晶莹的冰雪,那是诗人塑造的仙境。当时的情形根本不浪漫,狂暴的风裹着彻骨严寒,满眼白茫茫的,就这些。”
真就这么令人失望吗?答案如此肯定。那么,为什么还要登山呢?不要命似的登那么高的山,想证明什么?英雄气概?挑战极限的能力?我费解而焦急地望着朋友。朋友悠悠地说:“那一刻,我只觉得一颗心从喉咙里咯噔一下回到胸膛里去了,就像做了一个痛苦而漫长的梦.我终于可以释怀。”
那是个梦结束的地方,高耸入云。这梦牵扯着生命的脚步,一路跋涉,万水千山.赴汤蹈火。_________那座山叫什么名字,在地壳上,在实验室中,_________在书本里,_________充满了诱惑。
明白了吗?生命原来是梦想的一架梯子,可以一直延伸到梦想成真的那一刻,
( 1 )在短文第五自然段的横线上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他的风筝各式各样:有简单的“豆腐块儿”,有长达丈余的蜈蚣,最(美好 精妙)的是黑色的燕子风筝。他的腿自然不(便于 利于)奔跑,但他却决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上蓝天的欢乐。他总是自己手持线拐,让他的孩子或学生远远地举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拉动手中的线,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扶摇直上。他仰望自云,看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飞旋 盘旋),仿佛他的心也一齐跃上了蓝天。
( 1 )写出类似“蜈蚣”的两组形声字。最________(美好 精妙) 不________(便于 利于)
翱翔________(飞旋 盘旋)
( 3 )用“________”画出刘老师放风筝的句子,找出描写放风筝的动作的词,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