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10 | 20 | 2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查看原题] 下列加下划线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泣涕(tì) 蒜瓣(suàn) B: 汤匙(shí) 熬粥(āo) C: 机杼(shū) 初旬(xún) D: 杂拌儿(bàn) 公侯(hòu) |
2、[查看原题] 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混(hún)乱 玫瑰(guī) 潺(chán)潺 B: 无济(jǐ)于事 嫩(nèn)芽 挨(ái)饿 C: 模(mú)样 咯(gē)咯 犬(quǎn)牙 D: 鸡冠(guān) 刨(bào)虫子 拱(gǒng)腰 |
3、[查看原题] 将下面的句子插入语段中位置最合适的一项是( )。 起初,白的,紫的,还有淡红的,星星点点浮在土豆秧上。 ①一场雨过后,土豆花儿开了。②没几天,土豆花儿就开满了田地,远远地就能闻到它沁人的香。③在土豆花丛中,我偏爱紫色的花儿。④蹲在一朵紫色的花儿前,我眯起眼深深地嗅着。⑤这花儿除了香还有些甜。⑥我用手轻轻触动那根花蕊,竟沾了一指金粉。 A: ①②之间 B: ②③之间 C: ③④之间 D: ④⑤之间 |
4、[查看原题] 下面加下划线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 出没 数重山 一水间 照我还 A: méi chóng jiàn huán B: mò chóng jiàn huán C: méi chóng jiàn hái D: mò chóng jiān huán |
5、[查看原题] 汤姆快发现她(蓓姬)脸通红,来回走个不停,四处张望,她叹了一口气,闷闷不乐地看着汤姆,见他只和( )一人讲话,不理睬别的人。她立即感到极度悲伤,变得烦躁不安。 A: 艾美?劳伦斯 B: 玛丽?奥斯汀 C: 格雷赛?米勒 |
1、[查看原题] 读拼音,写词语。 zàng______礼 chè______底 tài______山 pī______评 xī______牲 |
2、[查看原题] 给句子中加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总理过来把转(zhuàn zhuǎn) ______椅扶正(zhèng zhēng) ______。 ②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shǔ shù) ______得清颗数(shǔ shù) ______. ③花生米的分(fēn fèn) ______量不多,但要分(fēn fèn) ______给两个人吃。 |
3、[查看原题] 连线。 【等闲】______ 全,全然。 【浑】______ 指高尚的节操。 【清白】______ 平常。 |
4、[查看原题] 按原文填空。 ______的父亲 ______的枪声 ______的手枪 ______的小屋 ______的眼光 ______的长头 ______地回答 ______地喊叫 ______地跳动 |
1、[查看原题]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_______,立根原在_______。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______________。 ( 1 )补全古诗。( 2 )诗的第一句中,“________”字特别传神,写出了竹子________的性格。诗的第三句中,“千”和“万”写出了竹子面对的考验________。 ( 3 )说说本诗后两句的意思。 ( 4 )这首诗采用了________的写法。下列哪一项不是本诗表达的情操?(________) A.刚正不阿 B.秉公无私 C.正直不屈 D.铁骨铮铮 ( 5 )“尔”的意思是________。占诗文中的名称很有讲究。请为下列名称选择恰当的解释。寒舍________ 在下________ 晚生________ 贤郎________ A.晚辈自称 B.对人称自己的家 C.谦称自己 D.对对方儿子的称呼 |
2、[查看原题] 课内阅读。 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 1 )这首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2 )这首诗只有短短的四句话,却描写了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分别是什么?反映了什么? ( 3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阅读一段话,回答问题
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的,无如中指。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身体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一文一武,片刻不离。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每逢做事,名义上他是参加的,实际并不出力。他因为身体最长,取物时,往往最先碰到物,好像取得这物是他一人的功劳,其实他碰到之后就退在一旁,让大拇指、食指去出力,他只在旁略为扶衬而已。
( 1 )联系上下文,理解“养尊处优”一词的意思。他________身体最长,________取物时,往往最先碰到物。
( 3 )生活中你见过类似“五指”这样的人吗?( 4 )你了解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吗?他们是哪部名著中的人物?简单介绍一下吧!课外阅读
灯 巴金
我半夜从噩梦中惊醒,感觉到窒闷,便起来到廊上去呼吸寒夜的空气。
①夜是漆黑的一片,在我的脚下仿佛横着沉睡的大海,但是渐渐地像浪花似的浮起来灰白色的马路。然后夜的黑色逐渐减淡。哪里是山。哪里是房屋,哪里是菜园,我终于分辨出来了。
在右边,傍山建筑的几处平房里射出来几点灯光,它们给我扫淡了黑暗的颜色。
我 望着这些灯,灯光带着昏黄色,似乎还在寒气的袭击中微微颤抖。有一两次我以为灯会灭了。但是一转眼昏黄色的光又在前面亮起来。这些深夜还燃着的灯,它们 (似乎只有它们)默默地在散布一点点的光和热,不仅给我,而且还给那些寒夜里不能睡眠的人,和那些这时候还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路人。是的,那边不是起了一阵 急促的脚步声吗?谁从城里走回乡下来了?过了一会儿,一个黑影在我眼前晃一下。影子走得极快,好像在跑,又像在溜,我了解这个人急忙赶回家去的心情。那 么,我想,在这个人的眼里、心上,前面那些灯光会显得是更明亮、更温暖罢。
我自己也有过这样的经验。只有一点微弱的灯光,就是那一点仿佛随时 都会被黑暗扑灭的灯光也可以鼓舞我多走一段长长的路。大片的飞雪飘打在我的脸上,我的皮鞋不时陷在泥泞的土路中,风几次要把我摔倒在污泥里。我似乎走进了 一个迷阵,永远找不到出口。看不见路的尽头。②但是我始终挺起身子向前迈步,因为我看见了一点豆大的灯光。灯光,不管是哪个人家的灯光,都可以给行人—— 甚至像我这样的一个异乡人——指路。
这已经是许多年前的事了。我的生活中有过好些大的变化。现在我站在廊上望山脚的灯光,那灯光跟好些年前的 灯光不是同样的吗?我看不出一点分别!为什么?我现在不是安安静静地站在自己楼房前面的廊上吗?我并没有在雨中摸夜路。但是看见灯光,我却忽然感到安慰, 得到鼓舞。难道是我的心在黑夜里徘徊,它被噩梦引入了迷阵,到这时才找到归路?
我对自己的这个疑问不能够给一个确定的回答。但是我知道我的心渐渐地安定了,呼吸也畅快了许多。我应该感谢这些我不知道姓名的人家的灯光。
他们点灯不是为我,在他们的梦寐中也不会出现我的影子。但是我的心仍然得到了益处。我爱这样的灯光。几盏灯甚或一盏灯的微光固然不能照彻黑暗,可是它也会给寒夜里一些不眠的人带来一点勇气,一点温暖。
孤寂的海上的灯塔挽救了许多船只的沉没,任何航行的船只都可以得到那灯光的指引。哈里希岛上的姐姐为着弟弟点在窗前的长夜孤灯,虽然不曾唤回那个航海远去的弟弟,可是不少捕鱼归来的邻人都得到了它的帮助。
再回溯到远古的年代去。古希腊女教士希洛点燃的火炬照亮了每夜泅过海峡来的利安得尔的眼睛。有一个夜晚暴风雨把火炬弄灭了,让那个勇敢的情人溺死在海里。但是熊熊的火光至今还隐约地亮在我们的眼前,似乎那火炬并没有跟着殉情的古美人永沉诲底。
这些灯光都不是为我燃着的,可是连我也分到了它们的一点点思泽——一点光,一点热。光驱散了我心灵里的黑暗,热促成它的发育。一个朋友说:“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的。”我自然也是如此。我的心常常在黑暗的海上飘浮,要不是得着灯光的指引,它有一天也会永沉海底。
我 想起了另一位友人的故事。他怀着满心难治的伤痛和必死之心,投到江南的一条河里。到了水中,他听见一声叫喊(“救人啊!”),看见一点灯光,模糊中他还听 见一阵喧闹,以后便失去知觉。醒过来时他发觉自己躺在一个陌生人的家中,桌上一盏油灯,眼前几张诚恳、亲切的脸。“这人间毕竟还有温暖”,他感激地想着, 从此他改变了生活态度。“绝望”没有了,“悲观”消失了,他成了一个热爱生命的积极的人。这已经是二三十年前的事了。我最近还见到这位朋友。那一点灯光居 然鼓舞一个出门求死的人多活了这许多年,而且使他到现在还活得健壮。我没有跟他重谈起灯光的话。但是我想,那一点微光一定还在他的心灵中摇晃。
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我想着,想着,不觉对着山那边微笑了。
( 1 )本文写了哪几类灯?请简要概括。( 2 )文章中的“灯”象征着什么?( 3 )文中的这两个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①夜是漆黑的一片,在我的脚下仿佛横着沉睡的大海,但是渐渐地像浪花似的浮起来灰白色的马路。
②但是我始终挺起身子向前迈步,因为我看见了一点豆大的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