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试题:六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一段话,回答问题
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的,无如中指。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身体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一文一武,片刻不离。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每逢做事,名义上他是参加的,实际并不出力。他因为身体最长,取物时,往往最先碰到物,好像取得这物是他一人的功劳,其实他碰到之后就退在一旁,让大拇指、食指去出力,他只在旁略为扶衬而已。
( 1 )联系上下文,理解“养尊处优”一词的意思。他________身体最长,________取物时,往往最先碰到物。
( 3 )生活中你见过类似“五指”这样的人吗?( 4 )你了解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吗?他们是哪部名著中的人物?简单介绍一下吧!考点:
词义 句式衔接 课文内容理解 手指
答案:
( 1 )
处于尊贵的地位,过着富裕的生活.
略
略
1、六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兴奋________
A.xīng |
B.xìng |
提供________
A.gòng |
B.gōng |
缘故________
A.yuǎn |
B.yuán |
理睬________
A.cǎi |
B.chǎi |
要查的字 |
部首 |
再查几画 |
查什么大写字母 |
字典里的解释 |
应取哪种解释 |
莫名其妙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A.好,美妙 B.神奇 C.巧妙 |
________ |
相持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A.拿着 B.支持 C.主管 D.对抗 |
________ |
①用一句话概括手和脑争吵的原因。
②手和脑争吵后谁也不理睬谁,造成了怎样的成果?
③什么叫“觉悟”?手和脑觉悟到了什么?
2、六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蜡烛
一盏台灯摆在整洁的书桌上,它头上有一顶粉红的纱罩,腰干健美,亭亭玉立,非常引人注目。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它便发出银白色的光辉,照亮了它自己,也照亮了整个房间。台灯觉得世界上什么东西都比不上它,就高傲地向被放在墙角的小蜡烛炫耀自己说:“你看我多么了不起,不但长得漂亮,而且很有用。可你呢?土里土气,在桌上也占地方,简直是废物,有什么用?”
蜡
3、六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母爱
江南雨
故事发生在西部的青海省,一个极度缺水的沙漠地区。这里,每人每天的用水量严格地限定为三斤,这还得靠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来。日常的饮用、洗漱、洗菜、洗衣,包括喂牲口,全都依赖这三斤珍贵的水。
人缺水不行,牲畜也一样,渴啊!一天,一头一直被人们认为憨厚、忠实的老牛渴极了,挣脱了缰绳,强行闯入沙漠里唯一的也是运水车必经的公路。终于,运水的军车来了,老牛以不可思议的识别力,迅速地冲上公路,军车一个急刹车戛然而止。老牛沉默地立在车前,任凭驾驶员呵斥驱赶,不肯挪动半步。五分钟过去了,双方依然僵持着。运水的战士以前也碰到过牲口拦路索水的情形,但它们都不像这头牛这样倔强。人和牛就这样耗着,最后造成了堵车,后面的司机开始骂骂咧咧,性急的甚至试图点火驱赶,可老牛不为所动。
后来,牛的主人寻来了,恼羞成怒的主人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牛被打得皮开肉绽,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鲜血沁了出来,染红了鞭子,老牛的凄厉哞叫,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风,显得分外悲壮。一旁的运水战士哭了,骂骂咧咧的司机也哭了。最后,运水的战士说:“就让我违反一次规定吧,我愿意接受一次处分。”他从水车上取出半盆水——正好三斤,放在牛面前。
出人意料的是,老牛没有喝以死抗争得来的水,而是对着夕阳,仰天长哞,似乎在呼唤什么。不远的沙堆背后跑来一头小牛,受伤的老牛慈爱地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头舔舔小牛的眼睛,小牛也舔舔老牛的眼睛。静默中,人们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泪水。没等主人吆喝,在一片寂静无语中,它们掉转头,慢慢往回走。
憨厚________ 缰绳________ 倔强________ 哞叫________ 吆喝________ 戛然而止________ 瘦骨嶙峋________
( 2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不为所动:________
恼羞成怒:________
凄厉:________
僵持:________
( 3 )画出描写老牛的词句,认真读一读,把你的感受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