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六年级 > 期末考试

2024年徐州市青年路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单选题(分值:10分)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主要写什么,次要写什么,是根据作者想要重点表达的意思决定的。
B: 读文章时,分清文章的主次,就能领悟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C: 习作的时候,先想好要表达哪些主要内容,写得详细一点,次要内容则具体简略一点。
D: 一篇文章,只要中心突出,不需要考虑详略安排,表达也很清楚。
是谁拜托尼尔斯去看一看可怜的老太太?( )
A: 绿头鸭
B: 母牛
C: 猎狗
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明媚:景物鲜明可爱;急遽:着急的样子。
B: 绽开:裂开;惆怅:伤感,失意。
C: 饶有趣味:十分有趣;呜咽:低声哭泣。
D: 自修:自习;叮嘱:再三嘱咐。
下面的加下划线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吞(chì)
B: 娜(ā)
C: 怖(kǒnɡ)
D: 演(zé)
在下面句子中的横线上填上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小明不但刻苦学习各类知识,而且还踊跃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因为他深知“_________”的道理。


A: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B: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C: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D: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看音节写字组词语。

biān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cè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gāng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写出近义词。

辩斗—______ 日中—______ 车盖—______

《给老师的一封信》中,流露出作者在毕业之际对老师的______之情。
填上恰当的量词。

一______宫殿

一______铅笔

一______转椅

一______热茶

三、 诗歌鉴赏(分值:20分)
阅读《游园不值》,完成练习。
( 1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题目中的“值”的意思是________,整个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
( 2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①“怜”的意思是________。

②诗人猜想“小扣柴扉久不开”的原因是(________)。

A.主人没有在家

B.叩击柴门的声音太小,主人没听见

C.主人担心自己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

( 3 )①补充诗句。

________关不住,________出墙来。

②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________

③对这两句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________)。

A.如果说前两句是在写冷清,那么这两句就是在写繁华

B.因为没有受到主人的接待,所以诗人想象出一片繁华自我宽慰

C.作者景中寓理,告诉人们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

D.诗人觉得虽然柴扉久不开,但是能领略到美景也不虚此行

诗歌鉴赏,回答问题。

( 二 )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 1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该诗主要运用了________的表现手法。
( 2 )解释下列词语。

渔者:________。 但:________。 美:________。

( 3 )下列诗句读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江上/往/来人
B: 但爱/鲈鱼/美
C: 君/看一叶/舟
( 4 )诗人在这首诗中讲了几种人?
四、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

阅读文章,完成试题。

后来才知道,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这一仗,我们消灭了敌人的一个整编师。战斗结束后,我们把郝副营长埋在茂密的沙柳丛里。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事情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 1 )读出划线句子,从中可以看出郝副营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2 )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战友指的是谁?作者看到华灯想起这位战友是因为什么?

[查看原题]课外阅读。

瓦特发明蒸汽机(节选)

瓦特是一个智慧非凡的孩子。他勤奋好学,勇于探索,对发明创造最感兴趣。有一天,父亲的朋友前来做客,正好看到小瓦特坐在炉子旁边发呆,手里拿着笔和纸,地上有许多画过的图。他好心地说:“小瓦特应该上学了,别光在家用玩耍来打发宝贵的时光了。”父亲莞尔一笑,说:“谢谢你,我的朋友。不过,你还是看看我的儿子在玩什么吧……”原来,小瓦特在设计各种各样的玩具,还画了许多图样,这年小瓦特才刚好6岁整,客人吃惊地说:“这孩子真了不起!”

又有一次,家里人全出去了,只留下瓦特一个看门。他呆呆地看着炉子上烧水的茶壶。水快烧开了,壶盖被蒸汽顶起来,一上一下地掀动着……他想:这蒸汽的力量好大啊。如果能制造一个更大的炉子,再用大锅炉烧开水,那产生的水蒸汽肯定会比这个大几十倍、几百倍。用它来做各种机械的动力,不是可以代替许多人力吗?

为了搞发明创造,小瓦特发愤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他13岁开始学习几何学,15岁读完了《物理学原理》,17岁开始当学徒工。此后,他真正投入了蒸汽机的研制和发明,一发而不可收。

1757年,瓦特到格拉斯哥大学当教学仪器修理工。那里既有完备的实验设施和各种仪器,又有许多著名学者和专家,还专门为他创办了实验车间。这些都给瓦特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1769年,瓦特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经过了无数次失败之后,终于制成了一台单动式蒸汽机,并且获得了第一台蒸汽机的专利权。

( 1 )从父亲的“莞尔一笑”中,可以体会到他的心情可能是________ 。
( 2 )“一发而不可收”的意思是指________。
( 3 )文章讲述了瓦特小时候的两个故事,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表现了瓦特________的品质。
( 4 )读了这篇文章,说说瓦特的成长经历给了你怎样启示。
五、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作文。

写一篇你自己亲身经历的或了解到的有关自我保护的习作,题目自拟。要求:①条理清晰,语句通顺。②写清楚事情的经过,不少于4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风行者”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