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10 | 20 | 2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查看原题]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主要写什么,次要写什么,是根据作者想要重点表达的意思决定的。 B: 读文章时,分清文章的主次,就能领悟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C: 习作的时候,先想好要表达哪些主要内容,写得详细一点,次要内容则具体简略一点。 D: 一篇文章,只要中心突出,不需要考虑详略安排,表达也很清楚。 |
2、[查看原题] 是谁拜托尼尔斯去看一看可怜的老太太?( ) A: 绿头鸭 B: 母牛 C: 猎狗 |
3、[查看原题] 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明媚:景物鲜明可爱;急遽:着急的样子。 B: 绽开:裂开;惆怅:伤感,失意。 C: 饶有趣味:十分有趣;呜咽:低声哭泣。 D: 自修:自习;叮嘱:再三嘱咐。 |
4、[查看原题] 下面的加下划线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吞噬(chì) B: 婀娜(ā) C: 恐怖(kǒnɡ) D: 演绎(zé) |
5、[查看原题] 在下面句子中的横线上填上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小明不但刻苦学习各类知识,而且还踊跃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因为他深知“_________”的道理。 A: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B: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C: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D: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1、[查看原题] 看音节写字组词语。 biān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cè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gāng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 ||||
2、[查看原题] 写出近义词。 辩斗—______ 日中—______ 车盖—______ | ||||
3、[查看原题] 《给老师的一封信》中,流露出作者在毕业之际对老师的______之情。 | ||||
4、[查看原题] 填上恰当的量词。
|
1、[查看原题] 阅读《游园不值》,完成练习。 ( 1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题目中的“值”的意思是________,整个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 ( 2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①“怜”的意思是________。 ②诗人猜想“小扣柴扉久不开”的原因是(________)。 A.主人没有在家 B.叩击柴门的声音太小,主人没听见 C.主人担心自己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 ( 3 )①补充诗句。________关不住,________出墙来。 ②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________ ③对这两句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________)。 A.如果说前两句是在写冷清,那么这两句就是在写繁华 B.因为没有受到主人的接待,所以诗人想象出一片繁华自我宽慰 C.作者景中寓理,告诉人们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 D.诗人觉得虽然柴扉久不开,但是能领略到美景也不虚此行 |
2、[查看原题] 诗歌鉴赏,回答问题。 ( 二 )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 1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该诗主要运用了________的表现手法。( 2 )解释下列词语。 渔者:________。 但:________。 美:________。 ( 3 )下列诗句读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江上/往/来人 B: 但爱/鲈鱼/美 C: 君/看一叶/舟 ( 4 )诗人在这首诗中讲了几种人? |
阅读文章,完成试题。
后来才知道,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这一仗,我们消灭了敌人的一个整编师。战斗结束后,我们把郝副营长埋在茂密的沙柳丛里。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事情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 1 )读出划线句子,从中可以看出郝副营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 )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战友指的是谁?作者看到华灯想起这位战友是因为什么?瓦特发明蒸汽机(节选)
瓦特是一个智慧非凡的孩子。他勤奋好学,勇于探索,对发明创造最感兴趣。有一天,父亲的朋友前来做客,正好看到小瓦特坐在炉子旁边发呆,手里拿着笔和纸,地上有许多画过的图。他好心地说:“小瓦特应该上学了,别光在家用玩耍来打发宝贵的时光了。”父亲莞尔一笑,说:“谢谢你,我的朋友。不过,你还是看看我的儿子在玩什么吧……”原来,小瓦特在设计各种各样的玩具,还画了许多图样,这年小瓦特才刚好6岁整,客人吃惊地说:“这孩子真了不起!”
又有一次,家里人全出去了,只留下瓦特一个看门。他呆呆地看着炉子上烧水的茶壶。水快烧开了,壶盖被蒸汽顶起来,一上一下地掀动着……他想:这蒸汽的力量好大啊。如果能制造一个更大的炉子,再用大锅炉烧开水,那产生的水蒸汽肯定会比这个大几十倍、几百倍。用它来做各种机械的动力,不是可以代替许多人力吗?
为了搞发明创造,小瓦特发愤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他13岁开始学习几何学,15岁读完了《物理学原理》,17岁开始当学徒工。此后,他真正投入了蒸汽机的研制和发明,一发而不可收。
1757年,瓦特到格拉斯哥大学当教学仪器修理工。那里既有完备的实验设施和各种仪器,又有许多著名学者和专家,还专门为他创办了实验车间。这些都给瓦特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1769年,瓦特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经过了无数次失败之后,终于制成了一台单动式蒸汽机,并且获得了第一台蒸汽机的专利权。
( 1 )从父亲的“莞尔一笑”中,可以体会到他的心情可能是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