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情,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 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 1 )给画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然________(jí jì) 罚________(chéng chěng)

( 2 )写出画线字的含义。

________ 步________

________ 敌________

( 3 )在语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处罚-________ 商量-________ 招呼-________ 嫉妒-________

( 4 )将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 5 )结合语段内容,回答问题。

①“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体现周瑜的做法是?

②“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体现周瑜的目的是什么?

③周瑜让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又摆酒席招待他,这次说明什么?

考点:

拼音 字义 课文内容理解 走遍天下书为侣

答案:

( 1 )【第1空】jì
【第2空】chéng
( 2 )【第1空】拒绝
【第2空】退
【第3空】去掉
【第4空】退
( 3 )【第1空】惩罚
【第2空】商议
【第3空】招待
【第4空】妒忌
( 4 )

不敢跟都督开玩笑。


( 5 )

①明知故问,意在试探。②设下陷阱。③周瑜阴险、虚伪,想致诸葛亮于死地。


扩展学习

1、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梅 雨 潭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仙岩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走到山边,便听见哗哗哗哗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我们来到潭边,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地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地摆弄着,像跳动的少女的心;她滑滑地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叉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 1 )文中画“ "的句子属于________(动态 静态)描写,写出了瀑布飞溅的水花的________。请你找出一句静态描写的句子。
(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描写的是________,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写出了梅雨潭“绿”得________。
( 3 )读读文中【 】里的句子,将这样写的好处写在右边的对话框里。
( 4 )下列关于短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全文重点在写梅雨潭“绿"的特点,第二自然段对梅雨亭的描写是多余的
B: 全文的观察点是:先是在山边,接着在梅雨亭边,最后在梅雨潭边
C: 作者在观察、描绘上极为精细,如写梅雨瀑的水花,从轻风起来时的飘散状态看,作者觉得像杨花
D: 短文先写“梅雨瀑",不仅仅是为了描写“梅雨潭”周围的环境,交代“梅雨潭”的绿的成因,更是为了刻画一幅完整的梅雨潭的绿色图
( 5 )试比较短文开头和结尾两个句子在表达效果上的区别。

2、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理解。

中国瓷器

①瓷器是中国的特产,有的瑰丽,有的朴素,有的简约,但都透露出一股中国风。

②从夏商周的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带釉①硬陶开始,瓷器就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仅仅是瓷器发展的开始。到了隋朝时期,瓷器中的青瓷开始烧造,白瓷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而当历史的转轮,转向唐朝时,真正的瓷器出现了。这是陶与瓷的分水岭,因为在此之前的陶瓷质地脆弱,只能算作原瓷。越窑和邢(xíng)窑②也是此时期出现的,在五代十国时期,越窑成为吴越王钱氏的御用器皿。在此阶段中,天青色出现,获得了“雨过天晴”的美称。

③到了宋朝,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形制优美,高雅凝重。其程度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明清两朝,瓷器渐渐成熟,花样百出。万历年间有名的五彩、斗彩,成为后世彩瓷发展的基础,甚至日本伊万里古瓷也是根据这时期的斗彩发展出来,“万历彩”也就在史上成名。同时又有红地黄彩、蓝地黄花,红地青花、黄地青花五彩、描红等等各式彩瓷集前代各窑之大成,图案更是千变万化。

④瓷器之所以名扬天下,主要在于其本身所包含的独创技术。

⑤中华大地取用制瓷原料是得天独厚的。中国瓷器的胎质大多具备一定的透明性,所谓“有素肌玉骨之象”。它的原料多为高岭土,无论东南沿海还是华中各省都有此土,尤其是在江西景德镇高岭村一带,风化了的白云母花岗岩蓄藏丰厚。其次,覆盖在瓷胎上的材料,也称瓷釉,使中国瓷器更洁白又易于施加彩饰,为增加瓷器的美提供了可能。此外,烧制陶器、砖瓦都在1000℃以下,瓷器则与之不同。据推测,早期瓷器的烧成温度就已经达到1200℃了。日本大阪大学美术史教授木村重信先生曾撰文:“尽管要通过1300℃高温煅烧,轴料仍不变色,纹样依然如故,这就是中国瓷器烧制技术上关键的秘密所在。”

⑥中国瓷器,实在是民族的一份骄傲。

【注释】①釉(yòu):涂在陶瓷表面烧制而成的玻璃质薄层,能增加制品的光泽、机械强度,防止腐蚀。②窑(yáo):烧制砖瓦陶瓷等物的建筑物。

( 1 )阅读短文,完成填空。

阶段

朝代

瓷器的发展

瓷器发展的开始

________

瓷器成为人们生活中一部分

陶与瓷的分水岭

________

真正的瓷器出现

瓷器的鼎盛时间

宋朝

________

瓷器的成熟时期

________

花样百出


( 2 )文中提到,中国瓷器名扬天下的原因不包括( )
A: 烧制火候到位
B: 原料得天独厚
C: 色彩丰富
D: 瓷釉特别
( 3 )下列对短文内容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中国瓷器的变化发展和名扬天下的原因
B: 中国瓷器的变化及每个朝代的特色
C: 中国瓷器形式多样,色彩瑰丽,极具变化
D: 中国瓷器的独创技术及形成原因
( 4 )第⑤段画线的句子中,用到的说明方法是( )
A: 作比较 列数字
B: 举例子 列数字
C: 作比较 打比方
D: 列数字 打比方
( 5 )结合短文内容,请你为中国瓷器写几句宣传语。(至少两句)

3、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从前有个猎人,名叫海力布。他热心帮助别人,乡亲们都非常敬爱他。


有一天,海力布在深山里打猎,从一只老鹰嘴里救了一条小白蛇,海力布一看,原来小白蛇是龙王的女儿。龙王为了报答海力布,把嘴里含着的一颗宝石送给了海力布。从此以后,海力布把宝石含在嘴里,打猎非常方便,打的猎物就更多了,分给乡亲们的猎物也多了。但龙王告诫他不要将乌兽的话告诉别人,否则他会变成石头。


就这样过了几年,一天,海力布又像平常一样去深山打猎。从一群鸟的谈话中得知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这里的村庄。海力布听到这个消息后,就急忙去催大家搬走。但是乡亲们不明白原因,不肯搬走。海力布为了救乡亲们,违背了龙王的忠告,把这件事的原委全告诉了乡亲们,海力布刚一说完,就变成了石头。乡亲们见海力布变成了石头,都非常后悔,乡亲们含着泪水往很远的地方走去。他们走在路上,忽然听见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大山崩塌了,洪水淹没了村庄。


人们世世代代都纪念着海力布。

( 1 )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违背——________ 崩塌——________

( 2 )海力布是怎样得到宝石的?
( 3 )打猎时海力布听到了什么消息?
( 4 )海力布为什么变成了石头?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