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 1 ) 这段话中都写了哪些物品?​

( 2 )文中不仅写“我”听见,而且写那么多人听见,写全世界的人都听见爸爸的呼唤声,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什么?

( 3 )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考点:

课文内容理解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答案:

( 1 )

蓝盔、灵柩、鲜花、国旗、征衣、手表。


( 2 )

说明大家对和平充满渴望。


( 3 )

体会到了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


扩展学习

1、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理解,回答问题。

攀在树梢上的童年

①小小的身子在高高的枝叶间,随着风的舞动而弹跳。当细长的树枝快要承受不住一个

儿童的重量时,我终于在小伙伴们的一片惊呼声中,得意地取下那只筑在树梢头上的鸟窝。

“这伢子很皮。”这是大人们在得知我的一次次树上历险后,给童年的我下的一个评语。可他们不知道,房前屋后、村里庄外、田间坡头,那一棵棵或高大、或粗壮、或繁茂、或遒(qiú)劲的身姿,给了我多少童年的欢乐!

③当槐花把一座座村庄笼罩在它纯净的香气里时,透过垂悬的一串串洁白花瓣,中午静静的阳光总可照见我及小伙伴们攀在树头的身影。四月的芬芳被一篮篮地拎回家,看母亲把它揉进面粉里,包成几个玲珑剔透润玉般的水饺。

④我的童年时代,没有快餐,没有超市里的各色零食。馋了,自己朝大自然要。春摘野桃,夏打酸枣,秋偷青柿,冬掏鸟蛋,不会爬树,那你就只好在树下流口水吧。

⑤一次,铁蛋的爸从县城回来后,铁蛋就炫耀地手托着一块焦酥透黄的糕片来到一群伢子中间。每个小喉嗓都在动,偷偷地咽着口水。受不了的,就向铁蛋求讨:“给一点点,一点点可以吗?”谁知铁蛋一指村口那棵大三角枫树梢上的鸟窝:“哪个有本事把那个鸟窝给我,我就给他半块。”天呀,半块啊!小伙伴们虽心中跃跃欲试,但都望而却步。因为那只鸟窝实在是太高了。于是,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⑥也在树上吃过不少苦头。比如摘桑果时被一种叫“洋辣子”的毛虫蛰了,采棉花时被尖刺扎进了肌肤,打栗子时被黄蜂将额头蜇出一个大包……但仍乐此不疲地将小小的童年悬挂在乡村的树梢上。

⑦想起那首叫《童年》的歌曲:“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

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歌声里,童年是随着那只蝴蝶越飞越远了,不禁有一丝忧伤。只是不知,故乡里那一棵棵给我欢乐的身姿是否依然健壮葱茏,那上面,是否还攀附着一个个小小快乐的童年?

( 1 )第①段说树枝很细,可能承受不住“我”的重量,可“我”为什么还要去冒险呢?
( 2 )第②段,画“____”的句子中“皮”的意思是( )。
A: 表面的,肤浅的
B: 顽皮,调皮
C: 由于受责罚次数过多而感觉“无听谓”的
( 3 )“我”童年攀树时也“吃过不少苦头”,请用“________”画出这些苦头。
( 4 )文章既写了“我”童年攀树的快乐,也写了攀树时吃的苦头,是为了( )。(多选)
A: 表现攀树留给“我”的痛苦回忆
B: 对比突出攀树带给“我”的乐趣
C: 反映“我”童年生活的艰难
D: 侧面烘托“我”对攀树的喜爱之情
( 5 )文章最后一段中画“________”的句子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

路面上的新科技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路面非黑即白(黑色沥青和白色水泥两种颜色),而在欧洲彩色路面已较为普及。彩色路面通过道路颜色的不同,如红、绿、蓝、黄等,提示不同车辆的驾驶者在规定的路面上行驶,从而避免了车辆的混行,大大增强了安全性。

现在,国内一些城市也开始采用彩色路面。以北京为例,当汽车行驶到二环路雍和宫到东直门转弯时,会发现此处路面与别处不同,一是呈暗红色,原来此处为事故多发地,改变路面颜色以引起司机注意;二是路面加铺了一层颗粒状防滑材料。在上海的局部地区还出现了碧绿色、橘黄色的路面,各种车辆“各行其道”。

与此同时,一种新颖的透水路面也应运而生。这种路面做成三层:最上层安置了透水材料,保证雨水及时吸纳进路面,中间层是分流设施,负责将吸纳进来的雨水分流到回收系统,最底层为密封层,防止雨水渗透到地下。

透水路面含有一种强化纤维材料,使路面吸水功能提高10%——20%,有的甚至高达25%,所以这种路面不积水,不溅水,汽车行驶时不易打滑,有利于交通安全。 

这种吸纳回收雨水的透水路面,对于水资源不够丰富的城市来说,无疑是个福音。

( 1 )第二自然段中写了“此处路面与别处不同”,这种不同之处体现在________和________。
( 2 )透水路面各层的功能可分别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第四自然段中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主要是为了说明()
A: 透水路面吸水能力强
B: 强化纤维材料好
C: 汽车行驶不易打滑

3、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毕加索与和平鸽

1940年8月,希特勒法西斯匪徒攻占了法国首都巴黎,名画家毕加索沉默地坐在画室里,思考着当前的一切……突然门铃响了,进来的是邻居米什老伯。

米什老伯把一只死鸽子放在画台上,痛苦地坐下来,向毕加索讲述了一个(悲惨 悲剧)的故事。

米什老伯有个小孙子,名叫柳辛,养了一群鸽子。他经常用竹竿缚上白布条招引鸽子。当他得知父亲在保卫巴黎的战斗中牺牲的消息后,(弱小 幼小)的心灵顿时燃起了仇恨的怒火。他想,白布是表示向敌人投降,我决不向敌人屈服,于是换上一条红布条。

一天,柳辛正用红布条招引鸽子,(激动 激怒)了一群法西斯匪徒。他们冲上楼来对着柳辛拳打脚踢,柳辛便和匪徒们厮打起来。法西斯匪徒把柳辛从窗口扔下楼去,把鸽笼里的鸽子也一只只地掐死了。

毕加索听后,怀着悲愤的心情,挥笔画了一只鸽子。

1949年,毕加索把这幅画献给巴黎世界和平大会。此后,鸽子便作为和平的象征,为世界各国人民所珍爱。

(选自《开心历史》,上海辞书出版社)

( 1 )给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
( 2 )文中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内容呢?展开想象写一写。
( 3 )柳辛为什么把白布条换成红布条?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孩子?
( 4 )请你用简练的语言说说和平鸽的来历。
( 5 )如果请你来画一幅和平鸽,你会画成什么样子呢?试一试吧。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