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试题: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融雪(节选)
范泽木
一场大雪之后,世界忽然陷入荒凉。所有事物都躲在大雪的怀抱里。沉寂了一个夜晚后,太阳探头探脑地出来了。世界忽然一片光亮。山峦、田地、树木,都反射着耀眼的光芒。大地铺着厚厚的棉被,仿佛在哪里,你都可以安稳地睡上一觉。
等你细看的时候才发现,屋檐上、树叶上,已经有水珠悄悄地滑落。在阳光下,白雪再也坚守不住它的高贵。
我是从屋檐上感受到融雪的乐趣的。当瓦片上的雪开始融化,瓦楞里就开始涌出细细的雪水。屋檐前的雨水开始滴嗒成声。我们一群小孩在雨水里进进出出。假若水滴刚好掉入脖子,便会引起我们一阵一阵的惊叫。每一次进出,我们都显得小心而紧张,就像躲避横飞的子弹。
累了,我们就坐在庭院里休息。人还未坐定,山腰上就传来“哗哗”的声音。原来是树上的雪块开始坠落了。这里一处,那里一处,这边的雪还没有落尽,那边大块大块的雪已经开始滑落。一时间,远远近近的落雪声响成一片。山腰上细雪飞舞。那纷飞的细末,在阳光下发出好看的光芒。
我们再也不甘心就这样看着,于是拿了木棒去山腰上敲雪。棒子一落在树上,雪块就纷纷坠落。那些掉在地上的雪块就像一枚枚炸弹,迸出无数的雪花。那些雪花,在空中洋洋洒洒。阳光把它们装扮得五彩缤纷、绚丽夺目。霎时间,大树小树旁边开满了光彩夺目的花朵。
( 1 )从文中找出恰当的修饰词语填空。________的棉被 ________地睡觉
________的雪水 ________地滑落
( 2 )“探头探脑“的意思是________。像这样含有人体部位的四字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考点:
记叙文
答案:
( 1 )【第1空】厚厚
【第2空】安稳
【第3空】细细
【第4空】悄悄
( 2 )【第1空】伸着头向左右张望。形容鬼鬼祟祟地探望
【第2空】牵肠挂肚
【第3空】头重脚轻
( 3 )【第1空】屋檐上落下的水滴
【第2空】水滴很小,落下的速度很快
【第3空】掉在地上的雪块
【第4空】雪块落在地上,就像炸弹落地一样,会迸裂开来。
( 4 )孩子们一起穿梭在屋檐前的水滴里,一起拿了木棒去山腰上敲雪,享受着融雪的乐趣。
( 5 )我们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
1、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课文《嫦娥奔月》片段,完成练习。
这件事不知怎么被逢蒙知道了,他一心想把后羿的仙药弄到手。八月十五这天清晨,后羿要带弟子出门去,逢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到了晚上,逢蒙手提宝剑,迫 不及待地(闯 走) 进后羿家里,威逼嫦娥把仙药交出来。嫦娥心里想,让这样的人吃了长生不老药,不是要害更多的人吗?于是,她便机智地与逢蒙周旋。逢蒙见嫦娥不肯交出仙药,就翻箱倒柜,四处搜寻。眼看就要搜到百宝匣了,嫦娥疾步向前,取出仙药,一口(吞 吃)了下去。
( 1 )找出文中表现嫦娥机智的句子 。( 2 )根据上下文,选择正确的字,(闯 走)________ (吞 吃)________2、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家燕
在冬天来临之前,家燕总要进行每年一度的( )——成群结队地由北方飞向遥远的南方,去那里享受温暖的阳光和湿润的天气,而将严冬的冰霜和凛冽的寒风留给了从不南飞过冬的山雀,松鸡和雷鸟。表面上看,是北国冬天的寒冷使得家燕( )去南方过冬,等到春暖花开的时节再由南方返回本乡本土( )。果真如此吗?其实不然。原来家燕是以昆虫为食的。且它们从来就习惯于在空中捕食飞虫。可是,在北方的冬季是没有飞虫可供家燕捕食的,食物的匮乏使家燕不得不每年都要来一次秋去春来的南北大迁徙,以得到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家燕也就成了鸟类家族中的“( )”了。
家燕有一个“怪癖”。它们总是在夜深人静、明月当空的夜晚迁飞。它们飞得很快,有时只能看见它们的影子一闪而过,根本看不清楚它们的模样。
家燕还有着惊人的迁徙特技。无论它迁飞多远,哪怕隔着千山万水,它们也能够靠着自己惊人的记忆力返回故乡。家燕像许多动物一样,有着人类无法比拟的知觉天赋。其中最惊人的是辨别方向的能力。有人做过试验,在德国某城市捉到七只家燕,涂上标志,然后用飞机载到英国放掉。第二天清早,7只家燕中有5只已回到了自己在德国的家里。
( 1 )联系上下文选择下列合适的四字词语,将序号填在短文括号中。①安居乐业 ②长途旅行 ③游牧民族 ④背井离乡
( 2 )根据短文内容,梳理结构,将表格补充完整。
文章结构 |
自然段 |
说明角度 |
在短文中摘录关键词语 |
第1自然段 |
①迁徙时间 |
⑤冬天来临之前 |
|
②迁徙________ |
⑥________ |
||
第2自然段 |
③迁徙________ |
⑦________、________ |
|
第3自然段 |
④迁徙________ |
⑧知觉天赋 |
①第1自然段运用了“设问句”把段落的前后内容连接起来。
②家燕像许多动物一样,有着人类无法比拟的知觉天赋”中的“许多”去掉后表达的意思不变。
( 4 )第3自然段画线句子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说明的好处是________。3、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天鹅(节选)
布封
①天鹅的面目优雅、形状妍美。大自然对于任何禽类都没有赋予这样多的高贵而柔和的优美,使我们意识到它创造物类竟能达到这样妍丽的程度。俊秀的身段,圆润的形貌,优美的线条,皎洁的白色,婉转的、传神的动作,忽而兴致勃发、忽而悠然忘形的姿态,总之,天鹅身上的一切都散布着我们欣赏优雅与妍美时所感到的那种舒畅、那种陶醉,一切都使人觉得它不同凡俗。古代神话把这个媚人的鸟说成为天下第一美女的父亲,一切都证明这个富有才情与风趣的神话是很有根据的。
②我们看见它在水上活动得那么轻便自由,就不能不承认,它不但是羽族里第一名善航者,而且是大自然提供给我们的航行术的最美的典型。可不是吗,它的颈子高高的,胸脯挺挺的、圆圆的,就仿佛是波浪前进的船头;它的宽广的腹部就像船底;它的身子为了便于疾驶,向前倾着,愈向后就愈挺起,最后翘得高高的就像船舶;尾巴是道地的舵;脚就是宽阔的桨;它的一对大翅膀在风前半张着,微微地鼓起来,这就是帆,它们推着这艘活的船舶,连船带驾驶者一起推着跑。
③天鹅既有天生的美质,又有自由的美德。它无拘无束地生活在我们的池沼里,如果它不能享受到是说有天生的关质;它就不会逗留在那里,不会在那里安顿下去。它要任意地在水上遍处遨游,藏到灯芯草丛里,钻到最偏僻的湾汊里,然后又离开它的幽居,回到有人的地方,享受着与人相处的乐趣——它似乎是很欢喜近人的,只要它在我们这方面发现的是它的居停(寄居之处的主人)和朋友,而不是它的主子和暴君。
④驯天鹅的惯常叫声与其说是响亮的,毋宁说是浑浊的。古人描写的那些和鸣锵锵的天鹅,显然不是拿一些像我们驯养的这种几乎喑哑的天鹅做蓝本的。我们觉得野天鹅曾较好地保持着它的天赋美质。它有充分自由的感觉,同时也就有充分自由的音调。可不是吗,我们在它的鸣叫里,或者宁可说在它的嘹唳里,可以听得出一种有节奏,有曲折的歌声,有如军号的响亮,不过这种尖锐的、少变换的音调远抵不上我们鸣禽的那种温柔的和声与悠扬朗润的变化罢了。
⑤此外,古人不仅把天鹅说成为一个神奇的歌手,他们还认为,在一切临终时有所感触的生物中,只有天鹅会在弥留时歌唱,用和谐的声音作为它最后叹息的告别。据他们说,天鹅发出这样柔和、这样动人的声调,是在它将要断气的时候,对生命作一个哀痛而深情的告别。这种声调,如怨如诉,低沉地、悲伤地、凄黯地构成它自己的歌。这个传说控制了古希腊人的活泼而敏感的想象力:诗人也好,演说家也好,乃至哲学家,都接受着这个传说,根本不愿意怀疑它。我们应该原谅他们杜撰这种寓言。对于敏感的心灵来说,这都是些慰藉的比喻。无疑地,天鹅并不歌唱自己的死亡,但是,每逢谈到一个大天才临终前所作的最后一次飞扬、最后一次辉煌表现的时候,人们总是无限感慨地想到这样一句动人的话:“这是天鹅之歌!”
( 1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法国著名作家布封,他花了40年写了一本巨著《________》。①形容自由自在,没有牵挂。________
②好像在倾诉,又好像在怨恨。形容声音带有忧郁的味道。________
③旺盛的样子。形容兴头很足。________
( 3 )根据文章内容来判断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①古人认为,在一切临终时有所感触的生物中,只有天鹅会在弥留时歌唱。
②本篇文章不仅写到了天鹅的形态美,还写了天鹅吃食方面的特点。
③本文的第二自然段运用了大量比喻的手法,突出了天鹅形体上的特点·而正是这些特点,帮助它成为羽族里第一名的善航者。
④“天鹅既有天生的美质,又有自由的美德”这句话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
( 4 )第一段中“一切都证明这个富有才情与风趣的神话是很有根据的”这“根据”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