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试题: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天鹅(节选)
布封
①天鹅的面目优雅、形状妍美。大自然对于任何禽类都没有赋予这样多的高贵而柔和的优美,使我们意识到它创造物类竟能达到这样妍丽的程度。俊秀的身段,圆润的形貌,优美的线条,皎洁的白色,婉转的、传神的动作,忽而兴致勃发、忽而悠然忘形的姿态,总之,天鹅身上的一切都散布着我们欣赏优雅与妍美时所感到的那种舒畅、那种陶醉,一切都使人觉得它不同凡俗。古代神话把这个媚人的鸟说成为天下第一美女的父亲,一切都证明这个富有才情与风趣的神话是很有根据的。
②我们看见它在水上活动得那么轻便自由,就不能不承认,它不但是羽族里第一名善航者,而且是大自然提供给我们的航行术的最美的典型。可不是吗,它的颈子高高的,胸脯挺挺的、圆圆的,就仿佛是波浪前进的船头;它的宽广的腹部就像船底;它的身子为了便于疾驶,向前倾着,愈向后就愈挺起,最后翘得高高的就像船舶;尾巴是道地的舵;脚就是宽阔的桨;它的一对大翅膀在风前半张着,微微地鼓起来,这就是帆,它们推着这艘活的船舶,连船带驾驶者一起推着跑。
③天鹅既有天生的美质,又有自由的美德。它无拘无束地生活在我们的池沼里,如果它不能享受到是说有天生的关质;它就不会逗留在那里,不会在那里安顿下去。它要任意地在水上遍处遨游,藏到灯芯草丛里,钻到最偏僻的湾汊里,然后又离开它的幽居,回到有人的地方,享受着与人相处的乐趣——它似乎是很欢喜近人的,只要它在我们这方面发现的是它的居停(寄居之处的主人)和朋友,而不是它的主子和暴君。
④驯天鹅的惯常叫声与其说是响亮的,毋宁说是浑浊的。古人描写的那些和鸣锵锵的天鹅,显然不是拿一些像我们驯养的这种几乎喑哑的天鹅做蓝本的。我们觉得野天鹅曾较好地保持着它的天赋美质。它有充分自由的感觉,同时也就有充分自由的音调。可不是吗,我们在它的鸣叫里,或者宁可说在它的嘹唳里,可以听得出一种有节奏,有曲折的歌声,有如军号的响亮,不过这种尖锐的、少变换的音调远抵不上我们鸣禽的那种温柔的和声与悠扬朗润的变化罢了。
⑤此外,古人不仅把天鹅说成为一个神奇的歌手,他们还认为,在一切临终时有所感触的生物中,只有天鹅会在弥留时歌唱,用和谐的声音作为它最后叹息的告别。据他们说,天鹅发出这样柔和、这样动人的声调,是在它将要断气的时候,对生命作一个哀痛而深情的告别。这种声调,如怨如诉,低沉地、悲伤地、凄黯地构成它自己的歌。这个传说控制了古希腊人的活泼而敏感的想象力:诗人也好,演说家也好,乃至哲学家,都接受着这个传说,根本不愿意怀疑它。我们应该原谅他们杜撰这种寓言。对于敏感的心灵来说,这都是些慰藉的比喻。无疑地,天鹅并不歌唱自己的死亡,但是,每逢谈到一个大天才临终前所作的最后一次飞扬、最后一次辉煌表现的时候,人们总是无限感慨地想到这样一句动人的话:“这是天鹅之歌!”
( 1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法国著名作家布封,他花了40年写了一本巨著《________》。①形容自由自在,没有牵挂。________
②好像在倾诉,又好像在怨恨。形容声音带有忧郁的味道。________
③旺盛的样子。形容兴头很足。________
( 3 )根据文章内容来判断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①古人认为,在一切临终时有所感触的生物中,只有天鹅会在弥留时歌唱。
②本篇文章不仅写到了天鹅的形态美,还写了天鹅吃食方面的特点。
③本文的第二自然段运用了大量比喻的手法,突出了天鹅形体上的特点·而正是这些特点,帮助它成为羽族里第一名的善航者。
④“天鹅既有天生的美质,又有自由的美德”这句话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
( 4 )第一段中“一切都证明这个富有才情与风趣的神话是很有根据的”这“根据”是( )考点:
记叙文
答案:
( 1 )【第1空】自然史
( 2 )【第1空】无拘无束
【第2空】如怨如诉
【第3空】兴致勃发
( 3 )正确;错误;正确;错误
( 4 )A
( 5 )“天生的美质”指天鹅优雅妍美的形态,是善航的最美典型;“自由的美德”指无拘无束的生活,需要足够的独立,不接受奴役,到处遨游,享受与人相处的乐趣。
1、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共享单车是指在校园,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提供共享租赁服务的自行车。从2016年4月22日,第一辆单车入驻上海开始,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已经在新加坡在内的海内外50多个城市投放了约1600万辆单车。截至2017年9月,智能共享单车全国骑行总距离超过25亿千米,相当于往返月球3300次,节约了4.6亿升汽油,减少碳排放54万吨,相当于17万辆小汽车一年的碳排放量,减少了45亿微克PM2.5物质排放。
①共享单车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小学生也可以骑行上路。
②“已经在新加坡在内的海内外50多个城市投放了约1600万辆单车”句中的“多”和“约”两字可删,不影响阅读信息的提取。
( 3 )对比上面的图文,针对不良现象,请你给人们写一句温馨的警示语。2、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内语段阅读。
离别的前一天早上,外祖父早早地起了床,把我叫到书房里,郑重地递给我一卷白杭绸包着的东西。我打开一看,原来是那幅墨梅,就说:“外公,这不是您最宝贵的画吗?”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 1 )选文在描写人物时主要采用了________描写。( 2 )选文中的加点词“郑重”体现了什么?( 3 )梅花有什么品格?为何外祖父特别珍爱梅花?( 4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外祖父借梅花作比喻,是希望“我”做一个怎样的人?3、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______________
小河对岸的桃子熟了。鲜绿嫩白的大水蜜桃引诱着猴儿们,他们一窝蜂地涌到通向对岸的独木桥,争先恐后要过桥,谁不想先吃上那鲜红的桃呢?可由于众猴你拽他扯,谁也不能通过独木桥,全都急得吱吱乱叫。
这时,猴王跳出来主持公道:“别争了,别抢了!现在进行考试,优胜者先过桥。”
众猴静了下来,焦急而专注地应( )对,猴王绞尽脑汁地想出了几道考题。
一道道考题过去了,优胜者却还是没能决出,因为进化论哪一道题都不止一只猴子能答对,而独木桥却只能容一只猴子通过。没办法,只得( )继续考下去。
终于,一只猴子不耐烦了,眼珠儿一转,瞄准了头顶上的一根藤条,纵身一跃,攀住藤条荡过河去了。
另一只猴子也抱着一跟从河上飘来得圆木浮( )过河去了。
当这两只猴子爬上桃树大吃特吃时,众猴仍然再独木桥前聚精会神地考试呢。
( 1 )在短文中的括号里给下划线的字注音。例:争先恐后 ________ ________
例:聚精会神地(考试) 聚精会神地________ 聚精会神地________
( 5 )写近义词。专注──________ 焦急──________
( 6 )写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然后把它改写成陈述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