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文《嫦娥奔月》片段,完成练习。

这件事不知怎么被逢蒙知道了,他一心想把后羿的仙药弄到手。八月十五这天清晨,后羿要带弟子出门去,逢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到了晚上,逢蒙手提宝剑,迫 不及待地(闯 走) 进后羿家里,威逼嫦娥把仙药交出来。嫦娥心里想,让这样的人吃了长生不老药,不是要害更多的人吗?于是,她便机智地与逢蒙周旋。逢蒙见嫦娥不肯交出仙药,就翻箱倒柜,四处搜寻。眼看就要搜到百宝匣了,嫦娥疾步向前,取出仙药,一口(吞 吃)了下去。

( 1 )找出文中表现嫦娥机智的句子 。

( 2 )根据上下文,选择正确的字,(闯 走)________ (吞 吃)________

考点:

课文内容理解 嫦娥奔月

答案:

( 1 )

眼看就要搜到百宝匣了,嫦娥疾步向前,取出仙药,一口吞了下去。


( 2 )【第1空】闯
【第2空】吞

扩展学习

1、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

鸵 鸟

鸵鸟分布于非洲和阿拉伯半岛,主要生活在沙漠地区,是现代鸟类中体形最大的鸟。

鸵鸟的双翅已经(退化 蜕化),不会飞翔,但在顺风及拐弯奔跑时,双翅展开,起着像帆一样的作用,
能保持平衡,又能借助强劲(jìn jìng)风力,加快奔跑速度。鸵鸟善于奔跑,一步可以(迈出 跨出)7米远,时速可达60千米。当然它们不能一天到晚都跑得这么快,但即使在它们跑得疲倦时,也能胜过一匹快马。

提到鸵鸟,人们往往认为,鸵鸟遇到危险的时候,如果来不及逃跑,就会把自己的头和颈(jǐng jìng)平贴地面, 钻进沙堆,以为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就会平安无事。其实,这是人们误解了鸵鸟。经过研究人员多次观察,从来没见过鸵鸟把头藏进沙里。实际上,鸵鸟不会这样愚蠢,因为把头埋进沙里,很快就会窒(shì zhì)息死亡。有时鸵鸟
把头贴近地面,是为了听远处的声音,或者是为了放松一下颈部的肌肉。年幼体弱的小鸵鸟,遇到敌害逼近时,常把身体紧贴地面。由于它们身上羽毛的颜色和黄草、黄沙相似,很容易躲过敌害,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小鸵鸟的头颈也不钻进沙堆,而是两眼紧紧盯住敌害,做好随时逃离的准备。

( 1 )画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词语或读音。
( 2 )文章介绍了鸵鸟的哪些特点?
( 3 )鸵鸟真的会把头藏进沙里吗?为什么?
( 4 )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描写鸵鸟善于奔跑?举例说一说。

①方法一:________

例句:________

②方法二:________

例句:________

③方法三:________

例句:________

2、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课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回答问题
明末清初,浙江出了一位史学家谈迁。谈迁自幼刻苦好学,博览群书,尤其喜爱历史,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但由于他家境贫寒,没有钱买书,只得四处借书抄写。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què)》。
  面对这部可以流传千古的鸿篇巨制,谈迁心中的喜悦可想而知。可是,就在书稿即将付印前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一天夜里,小偷溜进他家偷东西,见家徒四壁,无物可偷,以为锁在竹箱里的《国榷》原稿是值钱的财物,就把整个竹箱偷走了。从此,这部珍贵的书稿就下落不明。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è)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了书桌旁,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
  经过4年的努力,他完成了新书的初稿。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59岁的谈迁携带着书稿,特地到了明代的都城北京。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查历史的遗迹。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又经过了几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新写的《国榷》共104卷,500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 1 )面对即将付印的鸿篇巨制被人偷走,20年的心血化为乌有,谈迁此时是“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请你联系上下文思考一下,此时谈迁会想些什么?请写下来。


( 2 )为了使新书更加完备、准确,谈迁付出了很多,从短文第三自然段中“一袭破衫,四处寻访,终日奔波,面对孤灯,奋笔疾书”等词语中你体会到谈迁是一个怎样的人?


( 3 )请联系全文,结合生活中你了解到的事例写出你对“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这句话的理解。


3、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综合训练。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短文,记下所用的时间。

椿 树

我的老家坐落在一个小山村里,三面环山,门前有一口池塘。山上树木苍翠,林间飞鸟和鸣;池塘里碧波荡漾,有莲,有鹅,有鱼虾.可以听“曲项向天歌”,可以看“鱼戏莲叶间”;池塘边并排种有三棵椿树,枝繁叶茂.粗壮挺拔。

①这三棵椿树是父亲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种的。②父亲喜欢种树.房前屋后都种满了树,有两棵银杏、五棵桃树、四棵桂花树,还有一些不知名的树种.池塘四周种有垂柳。③其中这三棵椿树长得最高大,像三把冲天撑开的大伞。④每年立春刚过,那些枝丫上就悄悄地冒出新苗,长出新叶,慢慢地浓荫如盖了。⑤树比人好。⑥树虽然到了秋冬就枝枯叶落,可春夏一到,它又能泛青长芽,返老还童。⑦如今父亲种的树依然活着,可他自己却永远离开了我。

椿树苗可以做菜。香椿叶厚芽嫩,营养丰富,被誉为“树上蔬菜”。母亲在世时,喜欢炒椿树苗给我吃。母亲不能爬树,摘椿树苗自然是我的乐事。我机灵得很·像个瘦猴子,爬到树上,一会儿工夫就摘下一竹篮。母亲站在树下张望,一边夸我,一边叫我小心。

那时常常是这样的情景:我在那里狼吞虎咽,母亲在旁边看着我笑。好吃的东西母亲从不先动筷子,至多是等我吃饱了她才尝点儿剩余的。现在母亲也走了,我也很少再吃椿树苗了,可每逢春夏回家,我还总是忍不住要做一碗新鲜的椿树苗尝尝,虽然没有母亲烧的好吃,但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椿树是很有寓意的,古代以萱代指母亲.以椿代指父亲,所谓“椿萱并茂”,指的就是父母双全,是人生的大幸事。

椿树也有许多应用价值:椿树质地坚韧,防虫防腐,是制作家具的首选材料;椿树通直高挺,美丽壮观,移栽到城市里,是一种很好的观赏树和行道树;据说椿树还有一些药用疗效,药名为樗树子、樗荚、臭椿子、凤眼子。

最近几年,许多人老想打我家这些树的主意,五次三番地找到我.说要出高价买我家的椿树、银杏树、桂花树,可不管他们出多少钱,我也不心动,总是毫不犹豫地回答:不卖。

树在,父母就在。

( 1 )本文共780余字,我的阅读时间约为________分钟。
( 2 )借助关键词句可以提高阅读速度。如第二自然段的关键句是第________句,通过关键句可以猜到这一段要讲的内容是________,由此可以加快阅读速度。
( 3 )短文以“椿树,,为线索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请用恰当的短语填空。

三棵椿树的来历→________→________→椿树的应用价值→________

( 4 )第一自然段描写了老家清爽宜人的环境,对作者这样写的用意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表达了“我,,对老家的喜爱之情
B: 表达了“我”对老家的怀念之情
C: 只是为了引出下言语,并无他用
D: 为了更好地引出写作对象——椿树
( 5 )文中画线句中母亲的两个行为尤其感人,请你圈出来,并在批注栏中写出自己的感觉。

( 6 )全文以“椿树’’为线索,当我读到“树在,父母就在”时,我终于知道:________。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