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星期天的下午,我坐在窗前做作业。忽然天色暗下来,要下雨了。我赶紧关好窗户,屋里显得特别闷热。

一会儿,豆大的雨点落下来了。打在玻璃窗上“叭叭”直响,雨越下越大,我透过玻璃窗向外望去。天地间像拉着无比宽大的珠帘,迷蒙蒙的一片。

雨落在对面屋顶的瓦片上,溅起一朵朵水花,像一层薄烟笼罩在屋顶上。雨水顺着屋檐流下来,开始像断了线的珠子,渐渐地连成一条线。地上的水愈来愈多,汇成一条条小溪。

一会儿,云散了,雨住了,太阳照亮了大地。我推开窗户,一股泥土的清香迎面扑来,空气像滤过似的,格外清新。窗外的杨树、柳树,经过雨水的冲洗舒枝展叶,绿得发亮,美丽极了。

( 1 )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
( 2 )我会写比喻句。
( 3 )短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 4 )第三自然段是作者的________。
( 5 )文中的一个拟声词是:________。
( 6 )“闷热”的“闷”音节是________,它的另一个读音是________,组成词语:________。

考点:

拼音 修辞手法 课文内容理解 珍珠鸟

答案:

( 1 )【第1空】比喻
( 2 )略
( 3 )本文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
( 4 )【第1空】联想或想象
( 5 )【第1空】叭叭
( 6 )【第1空】mēn
【第2空】mèn
【第3空】闷气、闷雷

扩展学习

1、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理解。

六和填江(节选)

原先,住在钱塘江里的龙王性情暴躁,把潮水弄得涨落没有个一定时刻,沿江两岸的田地常常被淹没,人们成天提心吊胆地过日子。

江边住着一户穷苦的渔民,夫妻俩带着个儿子六和过日子。六和五岁那年,他爸在江上打鱼翻了船,淹死啦。娘儿俩失去了依靠,只能每天趁涨潮的时候去捞潮头鱼。干这行当太危险了,六和娘也被浪头卷进漩涡里去啦。

六和没了娘,又伤心又愤怒。他尽力把江边山上大大小小的石块搬下来,使劲扔进江里去。他发誓要用石块把钱塘江填满。

他整整丢了七七四十九天,把水晶宫砸了许多窟窿。石块在水晶宫前的台阶上堆成一座小山,都快把大门堵死啦。龙王无奈,只好去向六和讲和。

六和要求龙王依他两件事。龙王问是哪两件。六和说:“第一件,马上把我娘送回来;第二件,从今以后不许乱涨大潮,潮水只许规规矩矩顺着河道走,涨到小山这儿为止。”

龙王都答应下来,叫人把六和娘送了上来。六和见了娘,多么快活啊!娘儿俩高高兴兴地回家啦。

从那时起,钱塘江的潮水便小了许多,而且涨到那座小山边便稳定下来。只有每年八月十八那一天,潮水比平常要大些,那是因为龙王吃过六和的亏,怕他的部下再闯祸,亲自出来巡江的缘故。

为了感谢六和制服了龙王,后人就在六和搬石块的小山上,修筑起一座宝塔,就是如今的“六和塔”。

(选自《西湖传说故事集成1名胜古迹卷》杭州出版社)

( 1 )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

①形容遇事好发急,不能控制感情。________

②形容对事情不能放心,非常害怕。________

( 2 )写出人们成天提心吊胆地过日子的原因。
( 3 )写出六和填江后钱塘江水的变化。
( 4 )在这个故事中,六和为什么能让龙王畏惧呢?请写出你的理解。
( 5 )请你想象六和填江的情景,写一段话吧。

2、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梅 雨 潭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仙岩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走到山边,便听见哗哗哗哗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我们来到潭边,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地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地摆弄着,像跳动的少女的心;她滑滑地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叉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 1 )文中画“ "的句子属于________(动态 静态)描写,写出了瀑布飞溅的水花的________。请你找出一句静态描写的句子。
(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描写的是________,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写出了梅雨潭“绿”得________。
( 3 )读读文中【 】里的句子,将这样写的好处写在右边的对话框里。
( 4 )下列关于短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全文重点在写梅雨潭“绿"的特点,第二自然段对梅雨亭的描写是多余的
B: 全文的观察点是:先是在山边,接着在梅雨亭边,最后在梅雨潭边
C: 作者在观察、描绘上极为精细,如写梅雨瀑的水花,从轻风起来时的飘散状态看,作者觉得像杨花
D: 短文先写“梅雨瀑",不仅仅是为了描写“梅雨潭”周围的环境,交代“梅雨潭”的绿的成因,更是为了刻画一幅完整的梅雨潭的绿色图
( 5 )试比较短文开头和结尾两个句子在表达效果上的区别。

3、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理解。

辩论、写作和演讲

辩论和写作不同,写作允许你慢慢地构思,可以一边想,一边写,写不下去,不妨起来散散步,再思维一下。辩论的时候,不可能向对方要求:“对不起,我现在要想一想,等想好了再辩。”而且写作时,写错了或是写得不理想,还可以一次又一次的修改;辩论时说错了,便只好将错就错了,否则修改便是认错,更是暴露弱点。

辩论和演讲也不同,演讲虽然不能停下来想,虽然不能一次又一次的修改,但是却不像辩论要跟对方打交道,所以演讲的人只要有准备,只要能自圆其说,便不会当场受窘。辩论时,因为有对手的关系,自己准备好的理由,自以为天衣无缝,但被对方突如其来的一击,立刻露出破绽;假如不能随机应变,反驳回去,便算棋输一着,同时还得随时抓住人家的缺点,马上进攻。

从以上的比较可以看出,辩论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辩论是启发思想的最好方法。

( 1 )本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 )
A: 辩论和写作不同
B: 辩论和演讲不同
C: 辩论是有价值的
D: 辩论是启发思想的最好办法
( 2 )辩论为什么不能修改?因为( )
A: 不方便
B: 修改就是认错
C: 不好意思
D: 没有时间
( 3 )辩论与写作最大的不同是( )
A: 写作可以走动,而辩论不可以
B: 写作可以写得不理想,而辩论不可以
C: 写作可以凭灵感,而辩论不可以
D: 写作可以修改,而辩论不可以
( 4 )辩论和演讲的最大不同是( )
A: 演讲没有对方可以打交道,辩论却要跟对方打交道
B: 演讲有时间限制,辩论没有
C: 演讲可以走来走去,辩论不可以
D: 演讲是找自己的缺点,辩论是找别人的缺点
( 5 )从比较可以看出,辩论需要哪些因素?写在下列横线上。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