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行道树

张晓风

①我们是一列树,立在城市的飞尘里。

②许多朋友都说我们是不该站在这里的,这一点,其实我们知道得比谁都清楚。我们的家在山里,在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而我们居然站在这儿——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我们的同伴都在吸露,都在玩凉凉的云。而我们呢?我们唯一的装饰,正如你所见的,是一身抖不落的烟尘。

③是的,我们的命运被安排定了,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里,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但你们尽可以节省下你们的同情心,因为,这种命运事实上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否则我们不必在春天勤生绿叶,不必在夏日献出浓荫。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④当夜基降临的时候,整个城市都是繁弦急管,都是灯红酒绿。而我们在寂静里,我们在黑暗里,我们在不被了解的孤独里。但我们苦熬着,把牙咬得酸疼,直等到朝霞冉冉升起,我们就站成一列致敬。无论如何,我们这城市总得有一些人迎接太阳!如果别人都不迎接,我们就负责把光明迎来。

⑤这时,或许有一个早起的孩子走了过来,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这就是我们最自豪的时刻了。是的,或许所有的人都平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

⑥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 1 )第⑤自然段的“固执”本来是贬义词,用在这里的意思是________,文中用作褒义词好不好?为什么?
( 2 )全文使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你觉得通篇使用这种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 3 )全文使用了对比手法。请具体说明文章是怎样进行对比的。

与同伴对比:________

与人类对比:________

( 4 )末尾说:“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忧愁”和“快乐”的原因是什么?
( 5 )全文借行道树的自白,赞美了________的形象。

考点:

记叙文

答案:

( 1 )【第1空】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轻易放弃“固执”一词用得合适,因为即使人们不珍惜清新的空气,但是行道树依然为人类做贡献,并因此而快乐。
( 2 )【第1空】拟人;形象地体现出了行道树的默默无私奉献的精神。
( 3 )【第1空】与同伴对比:行道树的生存环境与同伴作对比。同伴生活在“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里”;在吸露,在玩凉凉的云。行道树:“堕落”在双线道的马路边;唯一的装饰是“一身抖不落的烟尘”。
【第2空】与人类对比:行道树的生活现状和生活态度与人类作对比。人类:繁弦急管,灯红酒绿;早已习惯污浊。行道树:在寂静里,在黑暗里,在不被了解的孤独里苦熬;固执地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迎接太阳,迎来光明。
( 4 )忧愁的是:城市的污浊,损害着人们的健康。快乐的是:自己能为城市制造新鲜空气,制造清新,夏日能献出浓荫,黎明时能迎接太阳,迎来光明
( 5 )【第1空】无私奉献

扩展学习

1、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下文,把课文补充完整,回答问题。

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________________,在怀念________________,在思索________________。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dāng dǎng)的力量,表达出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

( 1 )选择括号里正确的读音。

势不可________(dāng dǎng)

( 2 )把课文补充完整,再联系全文,想想阿炳有哪些“积淀已久的情怀”?

2、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

(一)

写给云(白冰)

你想变小你就变小,

你想变大你就变大,

变小,小得像块手帕,

像朵洁白的小花;

变大,大得无边无际,

能盖住整个天下。

没有人在蓝天上,

为你把框框画。


你想变什么就变什么,

小鹿、大象、小鸟、青蛙……

即使变成猪八戒,也没人笑话,

即使变成小狗熊,也不担心挨骂。

没有人要你老老实实,

变成“聪明”的傻瓜。

你愿意做什么,

就去做什么,

你想成为雨就成为雨,

去亲吻小草小花;

你想成为雪就成为雪,

像白蝴蝶飞落千家万家。

然后,成为透明的水汽,

飞呀,飞回天上老家,

没有人用好多“安排”“计划”,

把你变成机器娃娃……


啊,让我变成一朵

自由幸福的云吧!



( 1 )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一种怎样的心情?

( 2 )你经常抬头欣赏天上的云彩吗?请你去欣赏一下吧,然后把你的思想写成诗句。

3、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

《春》阅读训练(一)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的,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 1 )想像一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下面的诗句中哪一句描写的画面与它最接近?( )

A: 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州》)
B: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C: 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D: 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 2 )第二段写春花的顺序是从________到________,写出了春花繁密茂盛,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

( 3 )写“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一句对写春花有什么作用?

( 4 )选出对这段话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段文字描绘了一幅春花图,主要是抓住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的特点写的。
B: 这段文字描绘了一幅万木争春图,主要是抓住桃树、杏树、梨树的特点写的。
C: 这段文字描绘了一幅春意图,主要是抓住花、蜜蜂和蝴蝶的特点写的。
D: 这段文字描绘了一幅春园图,主要是抓住春天花园中的果树和动物的特点写的。
( 5 )选出对这段文字的层次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段文字可分三层,是按虫、树、花的次序安排结构的。
B: 这段文字可分三层,是按花朵、果实、野花的次序安排结构的。
C: 这段文字可分三层,是按树上、花下、遍地的次序安排结构的。
D: 这段文字可分三层,是按树木、花朵、昆虫的次序安排结构的。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