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试题: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喜出望外
①“医生说,只有上帝才能救他。”这句话的意思什么?
②小男孩邦迪心中的“上帝”指的是什么?
③你认为“真正的上帝”指的是什么?
( 4 )文中的哪些内容让你感动?为什么?考点:
课文内容理解 圆明园的毁灭
答案:
( 1 )
喜出望外:因为意外的惊喜而感高兴。
孩子,把它拿去救你叔叔吧!
A.医生说,只有上帝才能救他。”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叔叔的病很重,很难治好。
B.小男孩邦迪心中的“上帝”指的是吃了能治病的奇妙东西。
C.我认为“真正的上帝”指的是人们的爱。
让我感动的是:文中的小男孩拿着1美元硬币到处去买上帝和那个老人出钱救了邦迪的叔叔而不图感谢让我感动。
1、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雨
星期天的下午,我坐在窗前做作业。忽然天色暗下来,要下雨了。我赶紧关好窗户,屋里显得特别闷热。
一会儿,豆大的雨点落下来了。打在玻璃窗上“叭叭”直响,雨越下越大,我透过玻璃窗向外望去。天地间像拉着无比宽大的珠帘,迷蒙蒙的一片。
雨落在对面屋顶的瓦片上,溅起一朵朵水花,像一层薄烟笼罩在屋顶上。雨水顺着屋檐流下来,开始像断了线的珠子,渐渐地连成一条线。地上的水愈来愈多,汇成一条条小溪。
一会儿,云散了,雨住了,太阳照亮了大地。我推开窗户,一股泥土的清香迎面扑来,空气像滤过似的,格外清新。窗外的杨树、柳树,经过雨水的冲洗舒枝展叶,绿得发亮,美丽极了。
( 1 )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2、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声音的温度
①那年,一场变故悄悄潜入我家。先是母亲生病住院,体质本就羸(léi yíng)弱的父亲,因(忧伤 焦虑)过度,也随(既 即)病倒,父母双双住进了医院。
②太阳从西边落山,恐惧却从我的心头升起,那年我才13岁。山村的夜色中,黑黢(qū)黢的远山像一幅剪纸阴森地贴在窗户的玻璃上,偌(ruò nuò)大的屋子里,只剩下我和妹妹。山中的狼群,一声接一声凄厉地哀嚎,常常将我和妹妹从梦中惊醒。
③我们住在一所山村学校,叫喊声未必能让远处的人家听见。忽然,我想起了哨子——母亲上体育课时用的哨子。鼓起胸腔,拼命地让全部的气流吹出尽可能最大的声响。渐渐地,我听见了家门前由远及近嘈杂的脚步声,大声说话的声音。窗外交织着手电筒的光亮。我听见了乡亲们喊我的名字。开了门,一群人扛着锄头站在我家门前,他们都是周围我熟悉的乡亲。善良的黑脸,热切的目光,一群人由衷的关爱,驱散了我内心的恐惧。
④“孩子,你睡吧!这一夜我们不走了。”一位大爷说。他们在墙根靠下了锄头,有的坐着,有的蹲着,吸着旱烟……我渐渐地睡着了。直到天亮,他们才扛起锄头离开。
⑤临近黄昏,乡亲们又来了,他们用锄头在石板上投击出铿锵(kēng qiāng)的声响,好像在告诉我:孩子,别怕,有我们在!谁也伤不了你!
⑥从此,每天夜里,围绕这屋子的前后,会约定似(sì shì)的响起来来的脚步声,锄头的叮当声。脚步声断断续续要响一整夜,他们边走路边大声说话。我知道,这么黑的夜,他们不是要赶路或者侍弄庄稼,而是要用说话声给我驱赶恐惧,要用声音告诉我:我们都在窗外!
⑦自此以后,我开始相信,声音也是有温度的。它能把一种至深的温暖传递给那些处在孤独和恐惧中的人们。
( 1 )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字词。嘈杂—________ 驱散—________
焦虑—________ 阴森—________
( 4 )写出乡亲们每夜的做法,谈谈体会。3、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读课文《陶校长的演讲》
今天我想和大家谈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问”。 第一问,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本钱去寻找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否则,一切都将是空的。健康的身体,离不开自觉持久的锻炼,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生活和作息。希望你们从小树立“健康第一”的观点,筑起“科学的健康堡垒”。 第二问,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 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我们是学生,求知是我们的主要任务,有了学问,将来才能更好地造福于社会。要想自己的学问有进步,就要专心致志,就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要认准目标,钻进去,展开来。这样,我们就能够达到胜利的彼岸。 第三问,自己担任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工作的好坏对我们今天和未来都有很大的影响。在学校和班集体中,你们多多少少都承担着一些工作,如值日、值勤、班级和学校的管理等等。这些工作虽然都是一些小事,却能培养我们的责任心,锻炼我们的办事能力,是我们将来步入社会做大事的基础。认真负责地做好自己手上的每一件事情,这也是一种学习,一种和听课、读书、作业同样重要的学习。 第四问,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需要每个人既要讲究“公德”,也要讲究“私德”,要“建筑人格长城”。我们到学校里来,除了要学习文化知识,更要紧的是要学习做人,学习做“真”人。
( 1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怎样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2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作者为什么要先问身体有没有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