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五年级上册 诗歌鉴赏

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已亥杂诗》

作者: 代诗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将诗歌补充完整。
( 2 )解释下来词语的意思。

生气:________。 恃:________。 抖擞:________。

( 3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希望上天能重用有用的人。
B: 诗人希望统治者能打破常规,重用人才。
( 4 )写出诗中的成语:________ 、________。
( 5 )第三、四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
( 6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万马齐喑究可哀”深刻地表现了龚自珍对清朝初期死气沉沉的社会局面的不满。

②全诗表达了作者心中对国家未来命途的关切和希望当政者能够广纳人才的渴望。

考点:

答案:

( 1 ) 清代、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 2 )【第1空】生气勃勃的局面
【第2空】依靠
【第3空】振作精神
( 3 )B
( 4 )【第1空】万马齐暗
【第2空】不拘一格
( 5 )【第1空】我奉劝皇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 6 )错误;正确

扩展学习

1、五年级上册 诗歌鉴赏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综合训练。

诉衷情

[宋]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③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⑤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释】①觅:寻找。②戍:防守。③暗:变得暗淡。④貂裘:貂皮裘衣。⑤空:白白地。⑥料:预料。

【资料】陆游生于两宋之交,成长在偏安的南宋。民族的矛盾、国家的不幸和流离的生活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他一生都致力于祖国的统一大业。豪迈而悲壮是他一生诗词创作的基调,而诗词的主旋律就是浓浓的爱国情怀。以下选取的是陆游不同年龄阶段的诗作。

( 1 )对这首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中表达了词人始终想收复中原失地的抱负
B: 上阕抒发了自己空有雄心壮志却又无所成就的感慨
C: “此身谁料”表现了抗金事业未成,作者心有不甘
D: “身老沧洲”写出了词人没料到这一生无为而终老,表达了对年华易逝的无奈
( 2 )这首词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当年的“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与如今的“________,________”进行对比;“胡未灭”与“________”进行对比;“________”与“身老沧洲”进行对比。通过这些对比,表达了作者________之情,从中感受到词人一生关注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的伟大爱国精神。
( 3 )“胡未灭,鬓先秋”写出了词人放眼西北,残虏未扫,回首人生,两鬟已苍的情境。“泪空流”中的“泪”是________之泪。坦泪只是“空”流,一个“空”字既写出了________,也写出了________。
( 4 )读了本首词及资料,你有什么感受?你想对陆游说些什么?

2、五年级上册 诗歌鉴赏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写出其表达的感情。

澳 门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3、五年级上册 诗歌鉴赏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理解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1 )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 2 )诗歌中以动衬静、声色相间的句子是:________,对其中的动静和声色略作分析。________

( 3 )你是如何理解“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两句的艺术特色的?

( 4 )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两句 表达了诗人隐居的闲适和对山水田园的喜爱之情。
B: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之所以有名,只是因为用了照流两个动词。
C: 这首诗以空山为背景,写出了清幽静美的意境。是一幅色彩冲淡的山水画,具有鲜明的画面感。
D: 竹喧归浣女写浣纱女子归来路过竹林传出欢声笑语。
( 5 )尾联中王孙指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