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阅读综合训练。

东庄的山

古人云:仁者乐山。俺虽称不上仁者,但对家乡宁阳县东庄的山,却真的是情有独钟。

东庄多山,且不说栲栳埠山,也不说皮匠山,单凤仙山而言,就足以让攀登过的游人流连忘返。东庄素有“南部山水北部园”之说。进入东庄,但见座座青山峰峦叠翠,绵延不绝,或奇峰突兀,或险峻挺拔,或沟谷幽深,犹如一幅幅秀美的画卷展现在世人面前。

东庄的座座青山首尾相顾,前后呼应,仿佛张开宽阔的臂膀,联结成巨大的翠帐,将一个个山村或携于山腰,或揽于谷底,细心呵护着,冬天为它们抵御寒风,夏天为它们遮蔽骄阳,山里人便在大山温暖舒适的怀抱里安详而甜美地生活着。你看。在那青山映衬之下,绿树掩映之中,隐隐露出房檐的一角,那便是山里人的住宅。青砖红瓦,绿树红墙。房子依山傍林而建,面南背北,不仅采光和通风条件非常好,而且冬暖夏凉,空气清新。坐在明净的窗前,看阳光透过密叶间的缝隙,将片片碎银洒满小小的院落。院子里的老母鸡领着一群毛茸茸的鸡娃娃叽叽地到处觅食,不远处是一只红冠子花外衣的大公鸡,昂首挺胸在院子里踱着将军步,偶尔也跳上墙头,拍拍翅膀,伸长脖子,亮开嗓子,喔喔喔地叫上几声,仿佛在向人们展示它的雄姿。

东庄的山上盛产柏树、松树、杨树、赤槐等木材,这里特有的弱酸性土壤,尤其适合种植药材、花生、桃树、杏树、核桃、板栗等经济作物。夏秋之季,一康一慨的大山还会向人们献出它特有的天然绿色生态产品——酸枣、托盘儿和刺梨儿,摘上一个放在嘴里,酸溜溜、甜津津,满口清香,回味无穷。山林里的山雀、山鸡、斑鸠多得数不清,它们在树杈上或草丛中筑巢产卵,繁衍生息,时不时来个百鸟大合唱。

东庄人爱山,大山已经融入他们的生活,成了他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清晨起床后,或在傍晚时分,山乡的人们爱在山林中漫步。欣赏着满眼的青草绿树、鲜花奇石,呼吸着天然氧吧释放的新鲜空气,各类鸟鸣不绝于耳,任阵阵山风迎面扑来,将一身的疲惫和烦恼拂掉。登上山顶,看日月之行,睹星汉灿烂,笑傲万里苍穹,尽揽四野沧桑,望空中云卷云舒,看山前花开花落,山里人又平添了一分豪迈和豁达,以更大的信心和魄力去迎接新的挑战,开拓更加美好的明天

( 1 )短文第一自然段在文中起的作用是( )。
A: 过渡,承上启下
B: 紧扣文题,点明文章中心
C: 总领全文,定下感情基调
(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描写了山中的景色,作者从静态的角度描写了________;从动态的角度描写了________。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描绘出了一幅优美的________图。
( 3 )下面对短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说明了东庄有很多景色优美的山
B: 第二自然段只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 第四自然段写了东庄山上盛产的木材、经济作物和飞禽
D: 短文表达了作者对东庄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 4 )从文中画“ ”的部分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考点:

记叙文

答案:

( 1 )C
( 2 )【第1空】青山掩映下的房屋和院落的景色
【第2空】院中鸡的活动
【第3空】山中人家
( 3 )B
( 4 )体会到了东庄人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扩展学习

1、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战国时候,齐宣王喜欢听吹竽,又喜欢讲排场,他手下吹竽的乐队就有三百人。他常常叫这三百人一齐吹竽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本来不会吹竽,看到这个情况,就到齐宣王那里,自称技艺高超,请求参加吹竽队。齐宣王把他编在吹竽队里,给他很高的待遇。每逢吹竽,南郭先生总是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混在队里充数。他混过了一次又一次,都没有被发觉。

后来,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泯王继承了王位。齐泯王的爱好与齐宣王不同,不喜欢听大家一起吹竽,他叫吹竽的人一个一个地吹给他听。

南郭先生听到这个消息,急忙偷偷地逃走了。

( 1 )齐宣王在位时,南郭先生为什么“混过了一次又一次,都没有被发觉”?
( 2 )用“________”画出文中南郭先生在队伍里装模作样的句子。
( 3 )最后一自然段中“这个消息”是指:________;南郭先生之所以要“急忙偷偷地逃走”,是因为他________,在这里再也混不下去了。
( 4 )这个寓言故事讽刺了________的人。

2、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我能行。

枯叶蝴蝶

①峨眉山下,伏虎寺旁,有一种蝴蝶,比最美丽的蝴蝶可能还要美丽,是峨眉山最珍贵的特产之一。

②当它阖起翅膀的时候,像生长在树枝上的一片干枯了的树叶,谁也不去注意它,谁也不会瞧它一眼。

③它收敛了它的花纹、图案,隐藏了它的粉墨、彩色,逸出了繁华的花丛,停止了它翱翔的姿态,它变成了一片憔悴的、干枯了的,甚至不是枯黄的,而是枯槁的,如同死灰颜色的枯叶。

④它这样伪装,是为了保护自己,但是它还是逃不脱被捕捉的命运。不仅因为它的美丽,更因为它那用来隐藏它的美丽的枯槁与憔悴。

⑤它以为这样做可以保护自己,殊不知它这样做更教人去搜捕它。有一种生物比它还聪明,这种生物的特技之一是装假作伪,因此装假作伪这种行径是瞒不过这种生物——人的。

⑥枯叶蝴蝶被人捕捉,被制成标本后出售,价钱越来越高,最后几乎把它捕捉得再也没有了。这一生物品种快要绝种了。

⑦这时候,国家下令禁止捕捉枯叶蝶。但是,已经来不及了。国家的禁止更增加了它的身价。枯叶蝶真是因此而要绝对的绝灭了。

⑧我们既然有一对美丽的翅膀,我们永远也不愿意阖上它们。装模作样,化为一只枯叶蝶,最后也还是被售,反而不如那翅膀两面都光彩夺目的蝴蝶到处飞翔,被捕捉而又生生不息。

⑨我要我的翅膀两面都光彩夺目。

⑩我愿这自然界的一切都显出它们的真相。

( 1 )本文通过对枯叶蝴蝶的描写,表达了哪些意思?
( 2 )本文第①段写枯叶蝶之美,第②段写它的丑陋,为什么要这样写?
( 3 )本文第③段用了一组排比句来描述枯叶蝶,这样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 4 )本文第⑦段有一句话:“国家的禁止更增加了它的身价。”隐含在这句话里的深层意思是什么?

3、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这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刮倒。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 1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鼓舞:________

极端:________

( 2 )在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

________

这个比喻句是将________比作________。

( 3 )“精彩极了”指________

“糟糕透了”指________

“交织在我的耳际”实际上是“精彩极了”指________

( 4 )为什么说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
( 5 )如何理解“我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