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阅读理解。

特别的爱

妈妈对儿女的爱各不相同,我妈妈对我的爱就很特别。小时候。我摔了跤,妈妈从不扶我一把,非要我自己爬起来。学校组织春游,妈妈不给我冰糕钱,叫我带水壶。平时,不管是扣子掉了,带子断了,还是鞋袜脏了,妈妈都叫我自己处理。
从我上幼儿园的时候起,妈妈就逼着我到机关食堂去买早餐。我家住在六楼,每天早晨六点半钟,我就被妈妈从梦中叫醒,无可奈何地揉揉眼睛,嘟着小嘴,拖着无力的双腿走向食堂……

“△一个冬天的早晨,天特别地冷,我两手端着盛满烫稀饭的饭盒,一步一挨地在回家的路上走着,进了宿舍,快上楼了,我两手发烫,双臂酸疼,脚下一滑,滚烫的稀饭泼了一身。我烫得跳了起来,边哭边看,两只手背都烫红了一大块。哭声惊动了底楼的王婆婆 呀 不得了 王婆婆急忙返身拿出她家的烫伤药 直往我手背上抹 她边抹边说 你妈妈也真是的 叫这么小的孩子去打早饭 今天要不是穿得厚 身上准会烫起泡 我哭得更伤心了。妈妈闻迅跑下楼来,拉着我的手看了看说:“没事,不就是烫红了一点皮吗?路路是个勇敢的孩子,这点小事算不了什么,快回家洗一洗,换身衣服,重新去打早饭。”我想:妈妈怎么这么不心疼我呢?

晚上在床上,不知什么时候,我被痛醒了。听见隔壁房间爸爸妈妈在议论着什么,只听妈妈说:“一个人就是要多吃点苦头,多受点磨难,才能成为强者。我这样对孩子,虽然无情了点儿,但培养了她坚忍不拔的性格,独立自主的能力和不断进取的精神,这会使她终生受益的……”

说话声渐渐没有了。我感觉到妈妈来到我身边,替我把被子盖严后,轻轻走出了房间。顿时,我的泪水禁不住顺着眼角流了出来,我想:原来,妈妈就是这样在爱着我的。我该怎样做个妈妈所希望的孩子呢?

( 1 )给文中画线部分加上标点符号。
( 2 )写出一处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句子。
( 3 )用“|”线把第一自然段分为两层。
( 4 )写出有“△”号的自然段的段意。
( 5 )填空。

①“原来,妈妈就是这样在爱我”中的“这样在爱我”是指________。

②文中两次出现的“特别”一词,意思不同。第一次的意思是________,第二次的意思是________。

③本文着重记叙了一个冬天的早晨________的事,说明了我的妈妈是一个________。

考点:

记叙文

答案:

( 1 )“ ! !” , 。 :“ , , , 。”
( 2 )我想:原来,妈妈就是这样在爱着我的。我该怎样做个妈妈所希望的孩子呢?
( 3 )…对我的爱就很特别。小时候…
( 4 )“我”被滚烫的稀饭烫伤后,妈妈只是淡淡地说几句,“我”误认为妈妈不心疼“我”。
( 5 )【第1空】妈妈除在生活上关心“我”,更希望“我”具有坚忍不拔的性格,独立自主的能力和不断进取的精神。
【第2空】特殊
【第3空】非常
【第4空】“我”被签名稀饭烫伤后,妈妈说这点小事算不了什么,实际是为了培养“我”坚忍不拔的性格,独立自主的能力和不断进取的精神
【第5空】善于培养孩子的母亲。

扩展学习

1、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

奖励的力量

我在进大学之前,曾经当过一年的志愿教师,我的工作是帮助孩子们提高阅读能力。罗尼就是我在那个时候认识的。

罗尼几乎不与同学们交往,因为他讲话口吃,读不好,也写不好。他已经8岁了,因为留级仍然在读一年级。他家的生活一团糟,他就像个流浪儿一样。但很快我就发现,脏兮兮的外表下的罗尼有一个闪光点,那是在同样境地中其他孩子所不具备的一种勤奋精神。

每当我走进教室,罗尼的眼睛总追随着我,眼里闪动着“叫我!叫我!”的渴望神情。当然,我不可能天天叫他,其他孩子也需要我。

有一次,我对他稍点了下头,他便飞也似的离开座位,眨眼间就到了我身边,紧挨着我坐下。他紧张而又激动地翻开书,那样子就像是在挖掘一件珍宝,一件世上从未有过的珍宝。他用脏得发黑的手在每个字母下慢慢移动,极认真地读着,可他讲话口吃,连读字母都很吃力。尽管如此,他每次读到最后却都能成功。

学年结束的前几周,我在班上举行了一次颁奖典礼。我为班上每个孩子准备了礼物和成绩单:桑得尔获得成绩优秀奖,皮格获得最快阅读奖,朗读声音洪亮的特勒也有奖品。

为了给罗尼找个恰当的奖,我着实费了不小的劲儿。再微不足道的奖励也必须要有事实为作根据,否则难以取信于人。但罗尼却实在没有什么过人之处。我最后决定以“最佳进步奖”来奖励他,我希望他能再取得进步。我大声授予罗尼这个证书,并奖给他一本廉价的精装儿童图书。他双手接过书,紧紧地抱在胸前,慢慢飘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泪水从他的面颊上滚落下来。

那天,在我同孩子们在一起的所有时间里,罗尼始终没有放下那本书,也没有。

几天后我返回学校辞行时,我看见罗尼一个人坐在操场边的长凳上,专注地读他膝盖上那本翻开的书,他的嘴唇不停地翕动着。那本书已经被翻得有点儿旧了,里面还有许多折印,仿佛它已被翻阅上千遍似的。他的老师对我说:“自从他得到这本书以来,他就一直带着它。你恐怕还不知道,那是他得到的第一件礼物。”

我轻轻走到罗尼身后。他的手指在字里行间慢慢移动。我把手放在他的肩上,问他:“读给我听听,行吗?”他扬起头、眯起眼,透过刺眼的阳光看着我笑了。他满怀情感地读着,读得比我预想的要清晰和熟练。

罗尼读完后,合上书。用他那双小脏手摩挲着书的封面,愉快地说:“这本书真好。”我惊喜地发现,这句话他竟然说得非常流利。一丝骄傲的神情闪现在他的脸上,也闪现在我的脸上。我握着罗尼的手,久久地望着他。我想不到,一个小小的奖励竟会给这个有缺陷的孩子这么大的力量。

(选文有改动)

( 1 )“为了给罗尼找个恰当的奖,我着实费了不小的劲儿”为什么给罗尼恰当的奖,会费“我”不小的劲儿呢?请用“________”写出相应的两个理由。
( 2 )在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罗尼脸上闪现骄傲的神情是因为________,“我”脸上闪现骄傲的神情是因为________。
( 3 )准确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是( )
A: 留级生罗尼讲话吃力,连读字母都很吃力,读到最后都能成功。
B: 留级生罗尼每次读书都极其认真、吃力。读到最后都能成功。在颁奖典礼上,“我”把“最佳进步奖”颁给了他,奖品为一本廉价的儿童书。他经常带着这本书读并能读得很熟练。
C: 通过“我”给罗尼颁发奖品,看出“我”的爱心。
D: 留级生罗尼很爱读书“我”奖给他一本书,罗尼很喜欢。
( 4 )题目“奖励的力量”具体指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理解。

目送(节选)

龙应台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题记

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树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钩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一百个婴儿同时啼哭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彩色的书包往前走,但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十六岁,他到美国做交換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ー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了,在海关窗ロ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ー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现在他二十ー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马路对面等候公交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交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个邮筒。(有删改)

( 1 )本文详细记述了“我”目送儿子的三个场景,请仔细阅读,填写下面的表格。

场景

儿子的表现

我的心理

儿子上小学

儿子十六岁去美国

儿子上大学

眼睛望向灰色的海

孤单失落


( 2 )下面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的“交会”一词,写出了“我”对儿子的牵挂以及母子间无法割舍的深情。

②作者记叙了自己目送儿子的场景,表达出对儿子的牵挂以及面对儿子的成长难以释怀的落寞。

③“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个邮筒”说明孩子离去,母亲分明地感到内心的失落和孩子的无情。

( 3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是本文的题记,作者意在告诉我们( )。(多选)
A: 应珍惜属于我们的亲情。
B: 生命中的有些成长是我们必须独立面对的。
C: 亲人总会不断地抛弃我们,我们终将孤独前行。

3、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声音的温度

①那年,一场变故悄悄潜入我家。先是母亲生病住院,体质本就羸(léi yíng)弱的父亲,因(忧伤 焦虑)过度,也随(既 即)病倒,父母双双住进了医院。

②太阳从西边落山,恐惧却从我的心头升起,那年我才13岁。山村的夜色中,黑黢(qū)黢的远山像一幅剪纸阴森地贴在窗户的玻璃上,偌(ruò nuò)大的屋子里,只剩下我和妹妹。山中的狼群,一声接一声凄厉地哀嚎,常常将我和妹妹从梦中惊醒。

③我们住在一所山村学校,叫喊声未必能让远处的人家听见。忽然,我想起了哨子——母亲上体育课时用的哨子。鼓起胸腔,拼命地让全部的气流吹出尽可能最大的声响。渐渐地,我听见了家门前由远及近嘈杂的脚步声,大声说话的声音。窗外交织着手电筒的光亮。我听见了乡亲们喊我的名字。开了门,一群人扛着锄头站在我家门前,他们都是周围我熟悉的乡亲。善良的黑脸,热切的目光,一群人由衷的关爱,驱散了我内心的恐惧。

④“孩子,你睡吧!这一夜我们不走了。”一位大爷说。他们在墙根靠下了锄头,有的坐着,有的蹲着,吸着旱烟……我渐渐地睡着了。直到天亮,他们才扛起锄头离开。

⑤临近黄昏,乡亲们又来了,他们用锄头在石板上投击出铿锵(kēng qiāng)的声响,好像在告诉我:孩子,别怕,有我们在!谁也伤不了你!

⑥从此,每天夜里,围绕这屋子的前后,会约定似(sì shì)的响起来来的脚步声,锄头的叮当声。脚步声断断续续要响一整夜,他们边走路边大声说话。我知道,这么黑的夜,他们不是要赶路或者侍弄庄稼,而是要用说话声给我驱赶恐惧,要用声音告诉我:我们都在窗外!

⑦自此以后,我开始相信,声音也是有温度的。它能把一种至深的温暖传递给那些处在孤独和恐惧中的人们。

( 1 )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字词。
( 2 )写出一个比喻句。
( 3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嘈杂—________ 驱散—________

焦虑—________ 阴森—________

( 4 )写出乡亲们每夜的做法,谈谈体会。
( 5 )作者对乡亲们的这种行为持什么态度?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