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奖励的力量

我在进大学之前,曾经当过一年的志愿教师,我的工作是帮助孩子们提高阅读能力。罗尼就是我在那个时候认识的。

罗尼几乎不与同学们交往,因为他讲话口吃,读不好,也写不好。他已经8岁了,因为留级仍然在读一年级。他家的生活一团糟,他就像个流浪儿一样。但很快我就发现,脏兮兮的外表下的罗尼有一个闪光点,那是在同样境地中其他孩子所不具备的一种勤奋精神。

每当我走进教室,罗尼的眼睛总追随着我,眼里闪动着“叫我!叫我!”的渴望神情。当然,我不可能天天叫他,其他孩子也需要我。

有一次,我对他稍点了下头,他便飞也似的离开座位,眨眼间就到了我身边,紧挨着我坐下。他紧张而又激动地翻开书,那样子就像是在挖掘一件珍宝,一件世上从未有过的珍宝。他用脏得发黑的手在每个字母下慢慢移动,极认真地读着,可他讲话口吃,连读字母都很吃力。尽管如此,他每次读到最后却都能成功。

学年结束的前几周,我在班上举行了一次颁奖典礼。我为班上每个孩子准备了礼物和成绩单:桑得尔获得成绩优秀奖,皮格获得最快阅读奖,朗读声音洪亮的特勒也有奖品。

为了给罗尼找个恰当的奖,我着实费了不小的劲儿。再微不足道的奖励也必须要有事实为作根据,否则难以取信于人。但罗尼却实在没有什么过人之处。我最后决定以“最佳进步奖”来奖励他,我希望他能再取得进步。我大声授予罗尼这个证书,并奖给他一本廉价的精装儿童图书。他双手接过书,紧紧地抱在胸前,慢慢飘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泪水从他的面颊上滚落下来。

那天,在我同孩子们在一起的所有时间里,罗尼始终没有放下那本书,也没有。

几天后我返回学校辞行时,我看见罗尼一个人坐在操场边的长凳上,专注地读他膝盖上那本翻开的书,他的嘴唇不停地翕动着。那本书已经被翻得有点儿旧了,里面还有许多折印,仿佛它已被翻阅上千遍似的。他的老师对我说:“自从他得到这本书以来,他就一直带着它。你恐怕还不知道,那是他得到的第一件礼物。”

我轻轻走到罗尼身后。他的手指在字里行间慢慢移动。我把手放在他的肩上,问他:“读给我听听,行吗?”他扬起头、眯起眼,透过刺眼的阳光看着我笑了。他满怀情感地读着,读得比我预想的要清晰和熟练。

罗尼读完后,合上书。用他那双小脏手摩挲着书的封面,愉快地说:“这本书真好。”我惊喜地发现,这句话他竟然说得非常流利。一丝骄傲的神情闪现在他的脸上,也闪现在我的脸上。我握着罗尼的手,久久地望着他。我想不到,一个小小的奖励竟会给这个有缺陷的孩子这么大的力量。

(选文有改动)

( 1 )“为了给罗尼找个恰当的奖,我着实费了不小的劲儿”为什么给罗尼恰当的奖,会费“我”不小的劲儿呢?请用“________”写出相应的两个理由。
( 2 )在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罗尼脸上闪现骄傲的神情是因为________,“我”脸上闪现骄傲的神情是因为________。
( 3 )准确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是( )
A: 留级生罗尼讲话吃力,连读字母都很吃力,读到最后都能成功。
B: 留级生罗尼每次读书都极其认真、吃力。读到最后都能成功。在颁奖典礼上,“我”把“最佳进步奖”颁给了他,奖品为一本廉价的儿童书。他经常带着这本书读并能读得很熟练。
C: 通过“我”给罗尼颁发奖品,看出“我”的爱心。
D: 留级生罗尼很爱读书“我”奖给他一本书,罗尼很喜欢。
( 4 )题目“奖励的力量”具体指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考点:

记叙文

答案:

( 1 )【第1空】再微不足道的奖励也必须要有事实作根据,否则难以取信于人。但罗尼却实在没有什么过人之处。
( 2 )【第1空】他对自己朗读的清晰流利感到高兴
【第2空】很自信为罗尼的进步感到高兴,也为自己能给予他鼓励和帮助感到欣慰
( 3 )B
( 4 )“奖励的力量”指文中的“我”给罗尼颁了“最佳进步奖”并奖给他一本书,这小小的奖励极大地鼓励了罗尼,使他取得了更大的进步。从中感受到奖励和肯定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扩展学习

1、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完成问题。

山沟沟里的报春花

放学了,一队红领巾扛着扫帚,抱着柴禾,唱着队歌,高高兴兴地走在乡间小路上,他们到哪儿去呢?

原来,是去奉爷爷家。奉坤祥老爷爷双目失明,家住文庙村,生活很不方便,全靠少先队员的精心照料。1983年春天,四川苍溪县远山小学成立了“学雷锋小组”。奉爷爷家的大小活儿队员们都包下了,他们忙里忙外,给奉爷爷送来温暖,整个村子都热闹起来。乡亲们说:“我们村里来了小雷锋啦!”

五个春秋过去了,队员们的活动从没间断,“学雷锋小组”的队伍也壮大了。他们分成两组,轮流到奉爷爷家帮着抬水、煮饭、洗衣服和打扫房屋。

一次奉爷爷感冒了。周跃才摸了下奉爷爷发烫的手,就飞快地跑到乡医院去请医生。医生开好药方,他们用自己的零花钱给奉爷爷抓了药。老队长关伯伯闻讯赶来,看到这一切,他流下眼泪,感动地说:“多好的孩子呀!” 夏天,山里的蚊子多。奉爷爷的蚊帐坏了,他们找来竹子,动手支起了新蚊帐。奉爷爷的灶该翻修了,队员们凑在一起,量好了尺寸,设计了灶样,花了一个星期天的工夫,新灶打好了。在奉爷爷屋后的空地里,他们挥动小锄,翻好土地,种上了菜籽。过节了,队员们给奉爷爷送来糖果等礼品。奉爷爷用颤抖的双手拉着孩子们,眼里含着泪花说:“虽然我看不见世界上的一切,但我的心永远是那么温暖!”

文庙村的乡亲们称他们是“山沟沟里的报春花”。“学雷锋小组”的队员换了一批又一批,山沟沟里的报春花呀,却水远不败。

( 1 )用“‖”给文章分四段,概括各段段意。
( 2 )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的事?文中讲的事情发生在什么地方?哪些内容表现了南方农村当地特点?
( 3 )文中有些语句直接点明中心,请把它们写下来。
( 4 )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 5 )你是怎样理解本文题目的?

2、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

( 1 )这几句话是对海力布的________描写。
( 2 )这段话一共有3句。第一句说明________;第二句说的是________;第三句讲的是________。
( 3 )这段话写出海力布是个________的人。

3、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爱管闲事的丹麦人

丹麦人喜欢“管闲事”。这是在丹麦工作多年的一个朋友极深的印象。在公共场所,你的车子没有准确地停进划定的位置,或者你停车后没有及时熄火,从路上走过的任意一个人,或者一直在远处长椅上发着呆的一个什么人,便会走到你的身边来,请你把车子按规矩停好,或是请你让车子安静下来,停止排气。你在钓鱼,一些毫不相干的人会走过来。你以为他来给你助兴,他其实是来看你的鱼桶。如果你钓的鱼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标准,他就会要求你把这些鱼放回到你钓鱼的水里去。并且,提出这些要求的时候,他们不只是提醒一下,说说而已,而是一直要在旁边监督着,直到你完全满足了他们的要求,他们才欣然地跟你道一声谢谢,然后继续他们的路或去发他们的呆。邻里之间更是管得紧。哪家的房子油漆好久没刷了,屋顶上的草发黄了,别人就会来敲你的门:“你的房子该修修了,要不要帮忙?”你如果说眼下没有工夫,或是要出门旅行,别人就会帮你请来油漆工或检修工。等你回来,把账单给你,你如数付账就是了。

丹麦很开放,许多方面可以说自由得不得了。然而一个人倘没有或缺乏维护公共生活准则的自觉,便会处处受制,颇不自由。丹麦是禁止养鸟的,但丹麦的鸟食市场却又大又兴旺。人们买了鸟食,便悬挂在自己的庭院里,专供自然界的鸟群食用。吃完了,他们又再去买。庄子说过“族与吾同类”的话,丹麦人乃至北欧人,对自然的崇尚,对与自然万物达到融洽相处的追求,大有一点庄子理想的境界的意思。

在丹麦生活了几年的中国人,自然也会受到这风气的影响。中国驻丹麦大使馆,常有一只狐狸来光顾。使馆几位爱好者每天为它备好食物,狐狸吃完,抹嘴就走,来亦无影,去亦无踪。有段日子,几位狐狸之友因为出差而未能及时备食,狐狸竟然对中国使馆有了意见,悄悄溜到台球室,把台球叼到院子里,陶个洞埋起来。但打台球的人并没有把台球的失踪同狐狸联系起来,甚至压根儿就不往狐狸头上想。狐狸看看人们这么缺心眼,意识到自己的恶作剧太过复杂,弯子绕得太大,让人不懂,便又把那些台球从土里刨出来,让它们滚得满院子都是。总算使馆人们开了窍,开始用心思,找原因。分析来分析去,终于分析到狐狸头上。在那几位狐狸之友回来之前,恢复了对狐狸的供给。大使馆这才天下太平。

( 1 )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确________(zhǔn zǔn) 号________(fǔ fú)

( 2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喜欢——________ 准确——________

安静——________ 开放——________

( 3 )丹麦人喜欢“管闲事”,文中举了哪些例子?

( 4 )你认为这是在管闲事吗?谈谈自己的观点。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