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从那以后,一队队骆驼商队在这漫长的 商贸大道上行进,他们越过崇山峻岭,将中国的养蚕、缫丝、冶铁、造纸、凿井、灌溉等技术带向中亚、西亚和欧洲,将那里的葡萄、核桃、石榴、蚕豆、黄瓜、芝麻、无花果等食品带到我国,还有狮子、犀牛、良马等动物,也传进了我国。我国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刻,由于吸收了外来文化的长处,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美轮美奂。

( 1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崇山峻岭:________

美轮美奂:________

( 2 )缩句。

一队队骆驼商队在这漫长的商贸大道上行进。

( 3 )读读这段话,说说丝绸之路为什么是一条伟大的路。

考点:

课文内容理解 丝绸之路

答案:

( 1 )【第1空】高大陡峭的山岭。
【第2空】文中形容我国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刻等艺术,由于吸收了西方文化的长处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精美绝伦。
( 2 )

商队在行进。


( 3 )

因为丝绸之路加强了东西方经济、贸易、文化的交流,促进了各国人民的友谊,所以说是一条伟大的路。


扩展学习

1、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和氏璧


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石匠叫卞和。有一天,他在荆山采石,(意料 意外)的发现了一块石头。________外表上看上去很普通,________他坚信在石头里面一定有好玉。


他把玉献给楚国当时的国王,楚厉王。厉王派人去检查玉。但是派去的人回来说,那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里面根本不可能有玉。厉王觉得自己被欺骗了,大怒。命人砍去了卞和的左脚。


厉王之后,他的儿子武王继位。卞和又去献玉。可是大家(仍然 果然)坚持认为那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于是,卞和又因为欺君之罪被砍去了右脚。


武王去世后,他的儿子文王登基。卞和想再次去呈献宝玉。但是因为他失去了双脚,无法行走,于是他只能怀抱玉石坐在路边大哭。文王听说了这件事,派人去把卞和接来。文王命人把那块石头剖开,里面(仍然
果然)有一块宝玉。


最令人惊奇的是这块玉从侧面看是绿色的,从正面看是白色的。________是卞和所献,________这块玉就被称为和氏璧。


后来这块和氏璧被制成皇帝的玉玺,代代相传,成为大中国统治者无上权力的象征。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了解到,大多数玉石看上去是很普通的,只有有经验的玉匠才能分辨出隐藏在石头中的美丽宝玉。

( 1 )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①________外表上看上去很普通,________他坚信在石头里面一定有好玉。

②________是卞和所献,________这块玉就被称为和氏璧。

( 2 )选择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意料 意外)________的发现 (仍然 果然)________坚持

(仍然 果然)________有

( 3 )这块宝玉为什么被称为和氏璧?它有什么特点?
( 4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
A: 一块普通的石头里面也有宝玉。
B: 一般的人不识得宝玉,只有非常有经验的石匠才识得。
C: 有才华的人虽然可能一时不被人赏识,但他的才华最终将会显露。

2、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有人说鲁迅是天才,可他自己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鲁迅的时间总是不够,他总想在极少的时间内做更多的事情。他经常说,节省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因他经常工作、学习到深夜,有时甚至通宵达旦。有一次,他一夜未眠工作到黎明,无意中却使一个潜入家里的小偷待在厨房里一直无从下手,结果在天亮时只偷了一把锅铲逃走了。

鲁迅到了晚年,对时间抓得更紧。不管斗争多么紧张,环境多么恶劣,身体多么不好,他仍是如饥似渴地学习,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有病的时候,他就想着病好了要做什么事;病稍好一些,就动手做起来。他逝世前不久,体温很高,体重减轻到不足八十斤,可他仍然不停地用笔作武器,同敌人战斗。他在逝世前三天,还给别人翻译的苏联小说集写了一篇序言;在他逝世的前一天,还记了日记。鲁迅一直战斗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天,从没浪费过时间。

鲁迅不仅珍惜自己的时间,也珍惜别人的时间。他参加会议,从来不迟到,绝不叫别人等他。就是下着大雨,他也总是冒雨准时赶到。他曾经说过,时间就是生命,无缘无故地耗费别人的时间,和图财害命没有什么两样。

( 1 )给文章加一个合适的题目。
( 2 )用波浪线画出第三自然段的中心句。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一句过渡句。
( 3 )你怎么理解鲁迅说的“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这两句话的?
( 4 )读了本文,回顾课文《早》,你对鲁迅的“早”字又有哪些深刻的体会?

3、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课文《精读与略读》选段,回答问题。

  怎样进行泛读呢?

  如果面对一大堆读物,我们可以将每本书的内容提要、前言、章节、目录等很快地从头到尾看一遍,这样就能大致了解每本书的梗概、特点和应用范围。对于 一本读物来说,可以几段几段地粗读,也可几页几页地翻阅,而不要探究某个字、词或句子的意思。俗话说的“一目十行”就是指这种走马观花式的快速阅读方法。

  为了提高读书速度,略读通常采用默读的方式。

  当然,泛读也并不是读完了事,每次泛读完毕,也应想一下所读的东西,最好用简炼的语言概括一个读物内容。

  只要我们善于把精读和略读结合起来,就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 1 )为了提高读书速度,略读通常采用________的方式。

( 2 )如何达到最佳的读书效果?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