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文《精读与略读》选段,回答问题。

  怎样进行泛读呢?

  如果面对一大堆读物,我们可以将每本书的内容提要、前言、章节、目录等很快地从头到尾看一遍,这样就能大致了解每本书的梗概、特点和应用范围。对于 一本读物来说,可以几段几段地粗读,也可几页几页地翻阅,而不要探究某个字、词或句子的意思。俗话说的“一目十行”就是指这种走马观花式的快速阅读方法。

  为了提高读书速度,略读通常采用默读的方式。

  当然,泛读也并不是读完了事,每次泛读完毕,也应想一下所读的东西,最好用简炼的语言概括一个读物内容。

  只要我们善于把精读和略读结合起来,就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 1 )为了提高读书速度,略读通常采用________的方式。

( 2 )如何达到最佳的读书效果?

考点:

课文内容理解 精读与略读

答案:

( 1 )【第1空】默读
( 2 )

只要我们善于把精读和略读结合起来,就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扩展学习

1、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漫漫征途,再也见不到大黑骡子的身影了。它________了北上的滚滚铁流,________了宣传鼓动员的竹板声里:“身无御寒衣,肚内饥。晕倒了________,________,走到________。”

( 1 )将片段内容补充完整。

它________了北上的滚滚铁流,________了宣传鼓动员的竹板声里:“身无御寒衣,肚内饥。晕倒了________,________,走到________。”

( 2 )“身无御寒衣,肚内饥”,概括成四字词语为________。
( 3 )北上的“滚滚铁流”指的是________,这样说的原因是________。

2、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送报的少年

    放暑假的时候,给我家送报的换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

    我家住六楼,每天清早8点多钟的时候,便有一阵轻捷的脚步声急急地上楼来了。不论晴天雨天,他都来得很准时。门没开的时候,他就轻轻地把报纸塞进报筒。门虚掩着的时候,他便会礼貌地喊一声:“万老师,报纸来了!”

    我曾与他闲聊过,得知他每天凌晨5点钟就起床,每天要为二百多户人家送报,而且都是楼房住户,他每天要爬一万八千多级台阶。

    骄阳似火,送报少年每天大汗淋淋地骑着车子穿街过巷,一大早,他的短袖衬衣就湿透了一大截,但他的车铃却拨弄得很快活。

    7月下旬的一天,少年送报来时对我说:“今天报上刊登了高考录取分数线!”我说了声谢谢。少年便下楼去了。这时,我那儿子闻声从床上翻起,接过报纸急匆匆地翻阅,高兴地说:“妈,我可以上邮电大学了!”

    我既高兴,又对儿子的那种少爷做派很不满意。8点多钟了还穿着睡衣,卧室里空调还在呼呼作响。每天几乎都是这样,千呼万唤才起床洗漱,然后,打开电视,靠在沙发上一边啜饮牛奶,一边不停地换电视频道……我说:“高考完了可以休整休整,但不能天天这样睡懒觉,一个青年有没有志气抱负,就看他能不能早起床!”

    儿子不屑地说:“你那观念早过时了!”

    我说:“你看看人家那送报的少年,每天5点就起床了!”

    儿子笑得更嚣张:“他是干什么的?我是干什么的?我是新世纪的第一代天之骄子,我进了大学,还要攻读硕士、博士、还要出国留学!”

    转眼到了8月底,儿子接到邮电大学的入学通知书,高高兴兴地清点行囊准备上学了。这天8点刚过,送报的少年准时出现在门口了,他把报纸交给我后,笑吟吟地说:“万老师,从明天起,这报纸还是由我爸爸送。”

    我随口问:“那你呢?”少年说:“我被北京大学录取了,明天去上学。”

    我惊得不知说什么,那少年又补充道;“我爸是个下岗工人,身体不太好,以后若送迟了,您多包涵!”

    少年深深地朝我鞠了一躬,便下楼去了。

( 1 )对画线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送报少年工作很认真负责,对人很有礼貌
B: 送报少年的工作强度大,任务重
C: 我”并不十分了解送报少年的情况
( 2 )本文的主人公是( )。
A: 送报少年
B: “我”的儿子
C: “我”
( 3 )短文通过________描写、________描写、________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
( 4 )“我爸是个下岗工人,身体不太好,以后若送迟了,您多包涵!”这句话表明送报少年( )。
A: 他上学去,不送报的原因
B: 他了解爸爸的情况,体贴爱护爸爸
C: 他对爸爸身体差的情况十分了解,所以不送报
( 5 )文章的题目是“送报少年”,为什么用大量的笔墨去写“我”的儿子?

3、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让我再去救一个

刚刚接通了一位采访过我的四川记者朋友的电话,她刚刚从绵竹退下来,这个娇小的丫头在电话里和我讲了她眼见的情况,她只用了四个字形容,就是“世界末日”。她说她几乎无法工作,眼泪就没有停过,太惨了,一片一片的废墟,到处是哭喊的声音。

她和我说,她在一个学校现场看到了她永远不会忘记的一幕,学校的主教学楼坍塌了大半,当时正在上课,几乎有100多个孩子被压在了下面。消防员在废墟中已经找到了十几个孩子和三十多具尸体,看着那些小小的、戴着红领巾却再也无法睁开眼睛的孩子,她说她突然觉得自己说话的勇气都没有了。

然而就在抢救到最关键的时候,将要再次发生坍塌,再进入废墟救援十分的危险,几乎等于送死,消防指挥让钻入废墟的人马上撤出来,要等到坍塌稳定后再进入,然而此时,几个刚从废墟出来的战士大叫又发现了孩子。几个战士听见了,转头又要往里钻,这时坍塌就发生了,一块巨大的混凝土块眼看就要往下陷,那几个往里钻的战士马上被其他的战士死死拖住,两帮人在上面拉扯,最后废墟上的战士们被人拖到了,安全地带。一个刚从废墟中带出了一个孩子的战士跪了下来大哭,对拖着他的人说:“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

看到这个情形所有人都哭了,然而所有人都无计可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废墟第二次坍塌。后来,只救出一个小女孩。看着那些年轻的战士抱着那个幸存的小女孩在雨中大叫着跑向救援所的帐篷的时候,她已经泣不成声。

( 1 )“世界末日”指的是什么情形?请从第1自然段中找到有关的语句解释一下。
( 2 )是什么原因让“所有人都无计可施”?
( 3 )“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从这些话语中你体会到什么?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