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吐鲁番盆地

  我国的旅游胜地--新疆吐鲁番盆地,它的最低点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4米,是我国最低的洼地,也是世界第二低地。它每年六月至八月气温均高于40摄氏度,最高可达47摄氏度,而地表温度则高达75摄氏度以上;加上平均每年要刮七十多次风,每次卷起漫天风沙,所以有“火洲”“风库”之称。

  《西游记》中所描绘的“八百里火焰山”(其实只有一百公里长)横贯整个盆地,那殷红色的山石,褶皱的地貌,远远望去,真像跳动的火苗。在盛夏(猛烈 强烈) 的阳光(照射 照耀) 下,满山像烧起了大火,热浪灼灼扑人。这里夏天人们每天都要洗澡,甚至一天要洗好多次。传说有位县长上任时正赶上大热天,公务繁忙,热汗擦了又流,洗了又淌。为了节省时间,他干脆坐到水缸里办公。有人来找县长,光听见声音不见人,回头一看,哟!他正赤条条地坐在水缸里看文件呢!

  夏季去吐鲁番,半路上没有饭店也饿不着。带一些鸡蛋,不用找锅,不需生火,把鸡蛋往沙坑里一埋,很快可以吃上喷香的熟鸡蛋了。再配上随身携带的小菜和饮料,就是一顿十分(精致 别致) 的野餐。

  吐鲁番人植树造林,变沙漠、盆地为绿洲。在吐鲁番通往交河古城中间,有这样一条十五公里长的林阴路:两侧树分为三行,一行是钻天白杨,一行是桃树,一行是梨树。据说这是一位五十年代的县委书记领人栽的。他想让后人有遮阳蔽日之处,有解热止渴的桃梨。如今白杨已搭起绿色的通道,桃梨已开花结果。那些走得又热又渴的行人,惊喜地扑到这清凉的树阴下,大口地吃着酸甜解渴的水果的时候,该是多么感激这不知名的种树人啊!

  大风、酷热考验了人,也锻炼了人,使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像金子一样耀眼、闪光。


( 1 )给下列词语中的带横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漫:①不受约束,随便; ②广阔,长 ③到处都是。

天风沙________ 长夜漫漫________ 无目的________

( 2 )文中的“火洲”“风库”指的是________ 。

( 3 )吐鲁番人用________的方法,来改造这儿的自然环境,在路边上栽种钻天的白杨,可以________,栽种桃树、梨树,可以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吐鲁番人的________。

( 4 )结合上下文选择合适的词语。

(猛烈 强烈)________

(照射 照耀)________

(精致 别致)________

考点:

课文内容理解 金蝉脱壳

答案:

( 1 )【第1空】③
【第2空】②
【第3空】①
( 2 )【第1空】新疆吐鲁番盆地。
( 3 )【第1空】植树造林
【第2空】遮阳蔽日
【第3空】为行人解热止渴
【第4空】智慧和创造力。
( 4 )【第1空】强烈
【第2空】照射
【第3空】精致

扩展学习

1、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敬重卑微

①我读到一篇英国课文,讲的是蚂蚁。

②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它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序有意义。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③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④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jí jǐ)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⑤_____没有抱成团的智慧,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_____会全军覆灭。

⑥生命的微小、体力的单薄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卑微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微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⑦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衣,刺痛我的灵魂。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⑧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_____体积,_____精神。千里之堤(tī dī),溃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 1 )画去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读音。
( 2 )在第⑤、⑧段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 3 )将“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改为不含问号的句子,但意思不变。
( 4 )第④段中“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一句与前文“________”一句相照应。
( 5 )“我”为什么要敬重卑微?(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2、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是的,少年周恩来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文欺凌,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
( 1 )在方格中加上标点。

( 2 ) 根据意思在文段中找词。 ①大声叫好。 ②形容声音有力,响亮而有节奏。

( 3 )“有志者当效周生”的意思是

( 4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意思是

3、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敦煌石窟

①敦煌石窟,包括今甘肃省敦煌境内的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县境内的榆林窟、东千佛洞,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的五个庙石窟等。在古代,上述石窟都在敦煌郡境内,其内容和艺术风格亦同属一脉,因此,我们总称之为敦煌石窟。

②敦煌石窟是佛教徒修行、礼拜和进行法事的石窟寺。窟内有塑绘和壁画。塑像包括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高僧等形象。壁画包括佛像画、经义画、佛本生故事画、佛传故事画、佛教事迹画、汉族神州故事画、供养画(供养人画和出行图)、装饰图案画等内容。

③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二十五公里,开凿在砾石层的断崖上,背靠鸣沙山,面对三危山,前临岩泉,窟区全长1600米,现存洞窟49个,洞窟大小不一,上下错落,密布崖面,如蜂窝状。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在武周时期,洞窟已多达千余,由于历史变迁,自然的和人为的毁损,前秦始建的洞窟已不可考。在现存的洞窟中,有壁画45000平方米,壁像2300余身,最大塑像高33米,最大壁画约50平方米。这些壁画、塑像,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从4世纪14世纪,上下延续千年的不同时代的社会生产、生活、交通、建筑、艺术、民话风俗、宗教信仰、思想变化、民族关系、中外交往等情况。在我国现在的石窟中,莫高窟是开凿时代最早、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具有珍贵的价值,有“人类文化珍藏”、“形象历史博物馆”、“世界画廊”之称。1960年,我国政府定莫高窟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莫高窟列为“人类珍贵文化遺产”。

④榆林窟位于安西县踏实乡境内,开凿在榆林河峡谷两岸的砾石崖断崖上,现存北魏至元代的洞窟42个,最高塑像20余米,吐蕃统治初期(敦煌时窟分期为中唐)所凿建的第25窟,艺术价值颇高,在整个敦煌石窟中也属佼佼者。西夏时期凿建的第二第三窟,无论在内容不是艺术上都独树一帜,并弥补了莫高窟西夏艺术之不足。窟中的水月观音和文殊菩萨出行图,均为脍炙人口的佳作。1961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⑤西千佛洞现存16窟,保存完好,1961年国务院定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乐千佛洞,现存23窟,密宗题材的壁画尤多。五个庙石窟现存22窟。这几外石窟都右以作为莫高窟和榆林石窟两个窟群之参证和补充。

( 1 )文中把榆林窟、东千佛洞和肃北五个庙石窟都归在“敦煌石窟”的范围内,理由是什么?
( 2 )下面对第一段中的“同属一脉”的“脉”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动脉和静脉的区分
B: 像血管一样连贯而自成系统的东西
C: 脉博的简称
D: 植物叶子、昆虫翅膀上像血管的组织
( 3 )④段中“现存北魏到元代的洞窟42个”的说法,能否将“至”字换成“和”字?为什么?
( 4 )你认为敦煌莫高窟被列“为人类文化遗产”的原因是什么?
( 5 )介绍敦煌石窟时,使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写出其中的一种,并举例说明。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