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解开你身上的绳子

①小时候,我继承了家族沉默寡言的传统,一开口讲话也是地道的石家庄方言。直到上学的前一天,我妈对我说:“从今天起,你在学校就改说普通话吧。”从那时起,我真的改掉了乡音,并且爱上了朗诵。

②老师很喜欢我。一天,他把我叫到办公室,交给我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区里要举行朗诵比赛,学校为了迎战,预备在校内进行初选,我将代表我的班级去参加这次选拔赛。当时,我激动得小脸通红,对老师拍着胸脯——保证完成任务!

③备战的日子格外紧张,每天妈妈干活的时候,我就跟在她的身后,把那篇朗诵稿反反复复地背给她听。她的“工作”是在每个自然段的头一个字,给我提一下醒。比如我妈说“无”,我马上就能接下去:“无产阶级不拥有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可以说,紧张使我脑子的弦绷得紧紧的,一篇由七个段落组成的稿子被我一刻不歇地练习了一个礼拜。

④比赛当天,台下黑压压的一片,坐在前排的是校领导和各个年级的老师们。优越的声音条件为我营造了良好的开局,现场气氛一度非常热烈,可就在这个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背完第一段的时候,我勉强记起了第二段,顺势再背下去的时候,我的脑子乱了起来,我停顿在那个一米高的砖头讲台上了。全校师生的眼睛直直地盯着我,而我,愣愣地望着天空。突然,在一片空白的惧怕里,我再也忍耐不住了,鼠窜下台……

⑤就这样,我的童年记忆留下了一块伤疤。这时,我的老师成了我生命中的第一个“伯乐”。他把我叫到了办公室,用很高的声音对我说:“文涛啊,虽然你没有背完。可就你背出的两个自然段来看,声情并茂,很好!假如能背完的话,到了区里,一定能拿名次!”他拍了拍我幼小的肩膀,我的腰杆一下子就挺了起来。

⑥这次的教训,让我想了很多。也许人就是这样,在经历了一次失败之后,就容易拿出更大的勇气来面对其他事情。我很快就接受了第二个更为“艰巨”的任务:代表学校,去区里参加比赛。终于,在全区比赛的讲台上,我用稚嫩的童声朗诵了高尔基的《海燕》,迎来了人生第一个微不足道的成功。

⑦后来,我到凤凰台工作。有一天,老板对我说:“我们要开始一个全新的谈话节目,但是我们没有太多的资金去邀请很多的嘉宾、名人。”那时候,习惯了经典谈话类节目的我,无法想象在这样的前提下,节目可以做出怎样的效果。

⑧在这个大难题面前,我犯愁了,整日整夜,想了很多。当时的播音员说话字句清楚,抑扬顿挫,倜傥光滑。可是,我对这样的说话方式却不以为然。一天,我忽然想到,一个播音员或者主持人说话,为什么不可以保持最原始的自然放松的状态呢?这时的感觉,像漆黑的夜色里放进一道月光:放宽审美观吧。我们和朋友之间不也总就不同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吗?我的心“嘣”的一声,一条紧捆着的绳子解开了,阳光洒了进来。

⑨本着这样的想法,我开始了《锵锵三人行》的长途跋涉,在解开一条条绳子之后,我又演绎了《文涛拍案》等多种主持风格。

⑩现在,我回首走过的路,有一点体会让我受益匪浅:人的一生,是被一条又一条的绳子捆住的,很多的条条框框束缚着你,让你无法施展。之所以你会觉得别人比你强,是因为他比你先解开了一条绳子,先抛开了一道束缚。从人生的第一课到最后一课,都是学着解开身上的绳子的过程,也只有这样,你才能推开生命中一扇又一扇的窗。

( 1 )联系上下文,说一说文章第②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体现了“我”当时怎样的心情?
( 2 )仔细阅读文章,说说下列下划线词语在原文中的具体含义。

①就这样,我的童年记忆留下了一块伤疤

②这时,我的老师成了我生命中的第一个“伯乐”。

( 3 )联系上下文,请谈谈你对文章第⑧自然段中画横线句子的理解。
( 4 )文章主要写了哪两件事,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①第一件:________

②第二件:________

考点:

记叙文

答案:

( 1 )激动开心
( 2 )①朗诵比赛中,我因为紧张,演讲失败,鼠窜下台。②老师对我演讲的肯定,使我的腰板一下挺了起来。
( 3 )“一条紧捆着的绳子”指的是我原本对完成全新谈话节目感到压力很大,“阳光洒了进来”指的是我想到用保持最原始的自然放松的状态来完成节目,顿时感到轻松自在。
( 4 )【第1空】在学校朗诵比赛上,我由于紧张演讲失败,经过老师的鼓励,我重拾信心,最终代表学校参加区里的演讲比赛,取得了成功。
【第2空】我在凤凰台完成了新节目的创新。

扩展学习

1、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读短文回答问题。

时间过得飞快,使我小小的心里不只是着急,还有悲伤。有一天我放学回家,看到太阳快落山了,就下决心说□□我要比太阳更快的回家□□我狂奔回去,站在庭院里喘气的时候,看到太阳还露着半边脸,我高兴的跳起来。那一天,我跑赢了太阳。以后我常做这样的游戏:有时和太阳赛跑,有时跑过西北风的追赶,有时一个暑假才能写完的作业,我十天就做完了。那时我三年级,常常把哥哥读过的书拿来读。

( 1 )在文中的□填上合适的标点。
( 2 )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近义词。

追逐——________ 焦急——________

( 3 )在文中找出一个排比句。
( 4 )文中举了哪几个“我”和时间赛跑的例子?
( 5 )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2、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在京剧发展的历程中,出现过许多优秀的演员。早期有“老生三杰”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光绪年间,有被称为“伶界大王”的谭鑫培;之后,又有“武生宗师”杨小楼,“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苟慧生。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他们不断创新.将京剧推向新的高度。

材料二:梅兰芳出身于梨园世家,是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在继承传统唱腔的基础上,创造出大量新颖的唱腔。梅兰芳尤其注重手的艺术表现,在所编研的新戏及经过调整的传统剧目中,有大量的露手表演。梅兰芳创造、发展了许多手势。据统计,他在不同剧目的人物表演中.运用过的“兰花指”样式有53种。他通过不同手势的运用,表达出剧中人物喜、怒、哀、乐的复杂情感。

材料三:梅兰芳纪念馆中的部分兰花指展板。

( 1 )抓住关键句,能够帮我们快速把握主要内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请摘录出文中的关键句。
( 2 )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京剧艺术的发展成熟离不开京剧艺术家不断地________。
( 3 )梅兰芳纪念馆中布置“兰花指”展板的目的是什么?下面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说明他擅长用不同的手势表达情感
B: 表现他设计创造了种类繁多的手势
C: 用兰花指证明他无可撼动的地位
D: 供后人欣赏学习,帮助理解京剧
( 4 )材料三中表示愤怒的“兰花指”可能是( )。
A: 第一行第4个
B: 第二行第1个
C: 第三行第3个
D: 第四行第2个

3、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

①我喜欢去植物园,是为了静。

②静,仿佛能使一切增加深度,不只是对那些抽象的东西如心灵、寂寞之类。它使我叫见鸟声,听见水声,听见四脚爬虫在草叶间窸窸窣窣的“走路”声,听见____________________„„令耳朵听得很深。它使我看见叶面上的“血脉”,看见树顶间的青天,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令眼睛望得更远更细。仿佛,仿佛可以看到天涯海角那无尽的脚边——也不过是一片极静的幽林。

③前几天,我偶然在中午的时候去了植物园。满溢的阳光到处洒上了金粉,连曲径上的小碎石都艳了起来。一切的静依然静着,却不知由哪儿飞来了许多花的访客——那些横飞的蜜蜂。草地上躲躲藏藏的苜蓿透露着若隐若现的紫色消息,一只淘气的蜂把它传给旁边的草花。那野花像一朵淡黄的云,轻柔得仿佛轻风一吹就会散。那只蜜蜂一站到花心上去,花茎就不胜负荷地弯垂了下来,“太重啦”,仿佛有一声甜美的呼喊,吓得蜂儿直跳起来,花儿才又弹簧似的弹回原位伸直了花梗。

( 1 )给划线字选择正确注音。

脉________ 径________

________ 簧________

( 2 )“静,仿佛能使一切增加深度”在文中指的是什么?

( 3 )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和一个拟人句,抄写下来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