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古诗词 > 元代

梅花九首

朝代:元代     作者:高启

其一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其二
缟袂相逢半是仙,平生水竹有深缘。将疏尚密微经雨,似暗还明远在烟。
薄瞑山家松树下,嫩寒江店杏花前。秦人若解当时种,不引渔郎入洞天。
其三
翠羽惊飞别树头,冷香狼籍倩谁收。骑驴客醉风吹帽,放鹤人归雪满舟。
淡月微云皆似梦,空山流水独成愁。几看孤影低徊处,只道花神夜出游。
其四
淡淡霜华湿粉痕,谁施绡帐护春温。诗随十里寻春路,愁在三更挂月村。
飞去只忧云作伴,销来肯信玉为魂。一尊欲访罗浮客,落叶空山正掩门。
其五
云雾为屏雪作宫,尘埃无路可能通。春风未动枝先觉,夜月初来树欲空。
翠袖佳人依竹下,白衣宰相在山中。寂寥此地君休怨,回首名园尽棘丛。
其六
梦断扬州阁掩尘,幽期犹自属诗人。立残孤影长过夜,看到余芳不是春。
云暖空山裁玉遍,月寒深浦泣珠频。掀篷图里当时见,错爱横斜却未真。
其七
独开无那只依依,肯为愁多减玉辉?廉外钟来月初上,灯前角断忽霜飞。
行人水驿春全早,啼鸟山塘晚半稀。愧我素衣今已化,相逢远自洛阳归。
其八
最爱寒多最得阳,仙游长在白云乡。春愁寂寞天应老,夜色朦胧月亦香。
楚客不吟江路寂,吴王已醉苑台荒。枝头谁见花惊处?袅袅微风簌簌霜。
其九
断魂只有月明知,无限春愁在一枝。不共人言唯独笑,忽疑君到正相思。
歌残别院烧灯夜,妆罢深宫览镜时。旧梦已随流水远,山窗聊复伴题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纯情小怪兽丶”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琼姿,这是古诗词中的常用词了,谓瑰丽的姿容,通常只用于梅花。不过,诗的首联,却一点也不因这措辞的常见而显得平凡:神话中的昆仑山,上有瑶台十二座,皆以五色彩玉筑成;梅花既有瑰丽的风姿,那么就本该(合,应该)充任瑶台上的琼玉,至于它们为何不留居在飘渺的仙山,却被不知哪位仙家之手,栽向了江南的处处山林,这,可真是个令人大惑不解的疑问!这二句,给凡间的梅花,赋予了谪仙的身份,使它们纵然已降生到地上,却终究是超凡出尘、气质异于俗中众花。若不是诗人对梅的品行理解至深,安能作此奇想、出此奇语、发此奇问?至于为何只说栽于江南,而不说栽于天下,这,也可算得个疑问:大概,诗人一生足迹不出江南,在他的心目中,只有这片山川钟秀、人杰地灵的广土,才最适宜迎接梅的降临?

 

【作品鉴赏】

《咏梅九首(其一)》读来都有孤独高傲而无凄凉抑郁、怜梅惜梅却不神伤心碎的特点
梅,据考证是一种原产于中国的植物,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常用的果品。但是上古的诗歌里却吟咏得不多,诗经里‘摽有梅’一诗曾提到梅实,也只是作为起兴的由头,没有把它作为吟咏的主体。南北朝时代陆凯折梅赠驿使所赋的诗,也仅仅是把梅花当作一种表达友情的道具。真正在诗歌中给梅花赋予人格化的形象,那还是唐以后的事。因为梅花是在天寒地冻的时节凌霜冒雪而开,不与众芳为伍,所以人们赋予了它清高、孤峭、顽强、坚贞的品格;又因为梅花开在冬末早春,相比于三春光景那种桃李芳菲,百花烂漫的盛季,它算是占得了春先,所以人们又赋予了它报春使者的声名,成了先知先觉的先驱者或酿时造势的的英雄豪杰的形象。歌剧《江姐》中的“红梅赞”这首歌,就是梅花品格的一幅恰如其分的写照。
唐宋以后,诗歌中提到梅花的,何止千首,就是专以梅花作为吟咏对象的诗词也非常多。各个诗人吟咏的角度,各人的风格各有不同,韵味各异,这样也就有着不同的欣赏点。

《咏梅九首(其一)》曹雪芹《红楼梦》里有几组诗,多从高启这组诗借鉴或脱胎 
高启的这九首诗,大概是受到杜甫秋兴八首的启发专门为梅花而精心写就的组诗。对这组诗评析的文章在网络上可以看到很多,在此不做赘述。我觉得这组诗描写梅花,不仅状其影,更传其神!我特别欣赏其中状写出的那种清灵空澈有时又朦胧恍惚的意境,尤其是其中的一些美词佳句。比如‘将疏尚密微经雨,似暗还明远在烟。’‘ 淡月微云皆似梦,空山流水独成愁。’‘诗随十里寻春路,愁在三更挂月村。’‘春愁寂寞天应老,夜色朦胧月亦香。’‘ 断魂只有月明知,无限春愁在一枝。不共人言唯独笑,忽疑君到正相思。’等等,给人以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
曹雪芹《红楼梦》里有几组诗,多从高启这组诗借鉴或脱胎。以前读《红楼梦》,大观园姐妹起诗社,先是咏白海棠,接着咏菊,后来又在芦雪亭聚会咏红梅花,特别欣赏薛宝琴‘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之句,后来方知脱胎于‘淡月微云皆似梦,空山流水独成愁’。其它一些丽句,如‘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也似乎有着这组梅花诗的影子。
后来清代张问陶复作梅花八首,足可以与高启这梅花九首并称双璧。

作者介绍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
评论(235人参与,136条评论)
网友 卑微了承诺 的原文1

掀篷图里当时见,错爱横斜却未真,完美

几看孤影低徊处,只道花神夜出游,我最喜欢这句

网友 掌心一朵微笑 的原文1

楚客不吟江路寂,吴王已醉苑台荒,词工律正,珠玑含泪,句句憾心。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good

网友 ╮一秒秒,在想 的原文1

薄瞑山家松树下,嫩寒江店杏花前,这句妙不可言

网友 你以远去 的原文1

其九断魂只有月明知,无限春愁在一枝这句真好

网友 我想知道你的不舍* 的原文1

枝头谁见花惊处?袅袅微风簌簌霜意境深远,引人深思!

网友 _╳×花清香 的原文1

诗随十里寻春路,愁在三更挂月村 真猛

网友 此生为了谁 的原文1

意味深长。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儿女血肉与智慧的结晶,有着极为丰

网友 优雅的魅惑 的原文1

不共人言唯独笑,忽疑君到正相思,这绝对千古名句

洋洋洒洒,词义委婉,缠绵动人,读之令人荡气回肠,用词考究,表达意境完美无瑕,

网友 ╰携尓到末日 的原文1

骑驴客醉风吹帽,放鹤人归雪满舟怎么写出来的

网友 爱她爱她还好吧 的原文1

寂寥此地君休怨,回首名园尽棘丛我要背下来。

网友 如果。只是梦 的原文1

其六梦断扬州阁掩尘,幽期犹自属诗人真是让我感叹啊!

网友 ╰半死不活 的原文1

比喻:化平淡为神奇,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

网友 若如初见 的原文1

很好很不错大家都来看看吧

网友 水中的鱼 的原文1

点赞!

诗人一下笔就不同凡响,“弹痕”二字先把人带进一个具体的实在的叙述场景,似乎那地方硝烟还在,读者凭借自己的想象就可以浮现一个昔日战场的遗迹

网友 刹那间的空白 的原文1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太美妙了

网友 我很舍得 的原文1

作者更以细腻的笔法,递进了一步,

网友 爱旳、收不回 的原文1

秦人若解当时种,不引渔郎入洞天意境太深了

网友 我们都傻 的原文1

这诗的美,好比美丽的女人,不能分析,只能品啊!如果女人被拆分为皮,肉,血和骨头,还会有那么美吗?

网友 a1没那么简单 的原文1

其二缟袂相逢半是仙,平生水竹有深缘我要背下来。

网友 怎么忍心放开手。 的原文1

其八最爱寒多最得阳,仙游长在白云乡,文辞典雅,情景交融,意蕴飘逸,温婉凄清,词和韵美。

行人水驿春全早,啼鸟山塘晚半稀文笔犀利,诙谐耐人寻味。

淡月微云皆似梦,空山流水独成愁,完美

翠袖佳人依竹下,白衣宰相在山中太美妙了

网友 〝有些情入苦难回绵 的原文1

其三翠羽惊飞别树头,冷香狼籍倩谁收,我超喜欢

网友 调情而已 的原文1

其七独开无那只依依,肯为愁多减玉辉?廉外钟来月初上,灯前角断忽霜飞什么意思?有知道的吗?

旧梦已随流水远,山窗聊复伴题诗我要背下来。

将疏尚密微经雨,似暗还明远在烟真是让我感叹啊!

网友 ヽ放荡的青春 的原文1

春风未动枝先觉,夜月初来树欲空good

网友 つ真心、珍以﹏ 的原文1

云暖空山裁玉遍,月寒深浦泣珠频怎么写出来的

网友 不再奢求╭ 的原文1

愧我素衣今已化,相逢远自洛阳归直抒胸意,文笔精炼,词句工整。

网友 谁为谁づ惆怅 的原文1

其四淡淡霜华湿粉痕,谁施绡帐护春温,尼玛,太赞了

网友 灵柩ゝ 的原文1

古代诗人大都追求创新,力求从新的角度和视野观察、描写事物,力求有新的体验,能给人以独特的启示。诗人在创作“佳句”和“惊人之语”时能体验到一种高峰的快感。如李清照的《如梦令》词中的“绿肥红瘦”,是善于观察而酝酿出来的独特的描述,给人以新颖、别致的感受。

网友 没那么简单 的原文1

飞去只忧云作伴,销来肯信玉为魂,太美了

网友 心、比陶瓷要软 的原文1

其一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我就会这句

其五云雾为屏雪作宫,尘埃无路可能通棒棒哒

网友 情人已远去 的原文1

一尊欲访罗浮客,落叶空山正掩门诗情画意啊

网友 恋你柔情 的原文1

歌残别院烧灯夜,妆罢深宫览镜时太美妙了

网友 后来你对我说 的原文1

春愁寂寞天应老,夜色朦胧月亦香,如一杯浓酒,越品越香。

网友 、欲哭无泪 的原文1

这首词通俗易懂,读后使人振奋,胸襟开阔,值得学习推荐。

网友 怪癖先生 的原文1

立残孤影长过夜,看到余芳不是春,我超喜欢

【高启的名句】
【诗词点击排行榜】

历代古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更多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

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十大诗词

十大咏“春”诗词 十大咏“夏”诗词 十大咏“秋”诗词 十大咏“冬”诗词 十大咏“山”诗词 十大咏“水”诗词 十大咏“日”诗词 十大咏“月”诗词 十大咏“风”诗词 十大咏“花”诗词 十大咏“雨”诗词 十大咏“雪”诗词 十大咏“江”诗词 更多

诗词分类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天山 长江 黄河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春节 梅花 荷花 菊花 月亮 牡丹 竹子 桃花 母亲 北斗 腊月 更多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