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古诗词 > 元代

【正宫】六幺令

朝代:元代     作者:吕侍中

华亭江上,烟淡淡草萋萋,浮光万顷。长篙短棹一蓑衣,终日向船头上稳坐,来往故人稀。纶竿收罢,轻抛香饵,个中消息有谁知?【幺】说破真如妙理,唯恐露玄机。春夏秋冬,披星带月守寒溪。一点残星照水,上下接光辉。素波如练,东流不住,锦鳞不遇又空回。【尾】谩伤嗟,空劳力,欲说谁明此理?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动万波相随。唱道难晓幽微,且恁陶陶度浮世。水寒烟冷,小鱼儿难钓,满船空载月明归。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不闻不问”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吕侍中
生卒年、生平不详。姓吕,侍中可能是其官名。元代散曲作家...
评论(235人参与,136条评论)
网友 空如此生 的原文1

春夏秋冬,披星带月守寒溪,完美

网友 时至今日 的原文1

唱道难晓幽微,且恁陶陶度浮世,太美了

网友 丢了自由∷ 的原文1

上片词人写景,一出手将我们带入"晴雨江风吹万里,云鹤怡怩追洗礼"两句,江风习习,风景宜人,使人看到雨后日出晴空万里美丽景象,这一雨一晴,也让天边的云鹤在万里江天上,翩翩起舞,嘻气追逐,接受大自然的洗礼。不由使人倍感人与鸟对自然的向往。更应了张志和(渔歌子)中"斜风细雨不须归,"的另类感受。"洗礼"一词,在人们的现实中,一用于西方教堂,二用于大自然。前者为宗教,后者为自然。中国人千百年来都信奉大自然的洗礼。

网友 令人窒息 的原文1

水寒烟冷,小鱼儿难钓,满船空载月明归诗情画意啊

我只抄诗句!

网友 少年如他 的原文1

长篙短棹一蓑衣,终日向船头上稳坐,来往故人稀,我超喜欢

网友 a1没那么简单 的原文1

艺术源于生活,旅游赏景乃一大快事,又能提供素材,词工韵美,

网友 我明明很温柔# 的原文1

现实主义为脚铃,以浪漫主义为羽衣,酣畅出“咏于物而不滞于物”“吟人绩而昭人心”的慧根灵性。

网友 他的风景 的原文1

纶竿收罢,轻抛香饵,个中消息有谁知?【幺】说破真如妙理,唯恐露玄机怎么写出来的

网友 此生不悔 的原文1

一点残星照水,上下接光辉,我最喜欢这句

网友 怎么忍心放开手。 的原文1

这首诗就是强

网友 纪念の歌 的原文1

一句一意,前紧后松,读来饶有兴趣,品味十足。

网友 小小的幸福 的原文1

古人云“诗言志”。古代许多先贤圣哲,往往用诗词表达哲理。内容深沉浑厚、含蓄、隽永,多将哲学的抽象哲理含蕴于鲜明的艺术形象之中。篇幅短小精悍,大都是四句的绝句,如苏轼的《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朱熹的《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千百年来,令人咏诵不绝。

网友 两小无猜 的原文1

素波如练,东流不住,锦鳞不遇又空回,这绝对千古名句

网友 继续更新ゆ 的原文1

要尊重诗人

网友 孤独、城畔 的原文1

既叙事,又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恰如一篇浓缩且诗化了的报告文学,是此联的又一大亮点。

网友 时间糖果 的原文1

【尾】谩伤嗟,空劳力,欲说谁明此理?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动万波相随 真猛

网友 你知我爱 的原文1

华亭江上,烟淡淡草萋萋,浮光万顷点个赞!

太有诗意了,有韵,喜欢

【吕侍中的名句】
【诗词点击排行榜】

历代古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更多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

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十大诗词

十大咏“春”诗词 十大咏“夏”诗词 十大咏“秋”诗词 十大咏“冬”诗词 十大咏“山”诗词 十大咏“水”诗词 十大咏“日”诗词 十大咏“月”诗词 十大咏“风”诗词 十大咏“花”诗词 十大咏“雨”诗词 十大咏“雪”诗词 十大咏“江”诗词 更多

诗词分类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天山 长江 黄河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春节 梅花 荷花 菊花 月亮 牡丹 竹子 桃花 母亲 北斗 腊月 更多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