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译文
那黍子已茎叶繁茂,那高粱生出苗儿来。缓慢地走着,心中恍恍惚惚忧愁不安。了解我的人,会说我忧郁难熬;不了解我的人,会问我寻找什么。叩问那茫茫的苍天,这都是谁造成的呢?
那黍子已茎叶繁茂,那高粱抽出穗儿来。缓慢地走着,心中如酒醉般昏昏沉沉。了解我的人,会说我忧郁难熬;不了解我的人,会问我寻找什么。叩问那茫茫的苍天,这都是谁造成的呢?
那黍子已茎叶繁茂,那高粱结出粒儿来。缓慢地走着,心中难过忧伤哽咽难言。了解我的人,会说我忧郁难熬;不了解我的人,会问我寻找什么。叩问那茫茫的苍天,这都是谁造成的呢?
注释
⑴黍:古代专指一种子实叫黍子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去皮后叫黄米,有黏性,可以酿酒、做糕等。
⑵离离:繁茂。
⑶稷:谷子,一说高粱。黍的一个变种,散穗,子实不粘或粘性不及黍者为稷。
⑷行迈:道上走。
⑸靡靡:迟迟、缓慢的样子。
⑹中心:内心。
⑺摇摇:心神不宁。
⑻谓:说。
⑼悠悠:遥遥,形容天之无际。
⑽此何人哉:这(指故国沦亡的凄凉景象)是谁造成的呢?
⑾实:籽粒。
⑿噎:食物塞住咽喉,这里指哽咽。
【作品鉴赏】
《黍离》抒发对西周灭亡的沉痛,用脚步的迟缓引出心情的沉痛
这首诗在抒发对西周灭亡的沉痛时,首先出现的是生长茂盛的农作物,而庄稼生长的地方曾是宗周的宗庙公室。这种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自然使诗人陷入悲哀之中,行进的脚步变得迟缓。三章反复出现“行迈靡靡”的诗句,用脚步的迟缓引出心情的沉痛。昔日气派恢宏的王宫,转眼之间已是苔痕遍地,黍稷杂生,曾经拥有的辉煌,犹如明日黄花;鼎盛的人群,而今已如鸟兽散去。独有我孤独地踯躅在昨日风采的遗迹面前。质问苍天,为何如此对我?却得不到任何回答,只有独自黯然垂泪,任那亡国之痛一泄千里。
这首诗采用的是递进式的写景抒情笔法。出现的景物依次是“彼稷之苗”、“彼稷之穗”、“彼稷之实”,农作物的部位暗合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先有苗、再有穗、最后有了颗粒。作者抒发沉痛之情时,依次是“中心摇摇”、“中心如醉”、“中心如噎”,变得越来越强烈,也更加痛苦。
作者忧国忧民,伤时悯乱,最后向天发问:这种历史悲剧是谁造成的,由谁来承担西周灭亡的历史责任,诗的作者非常清楚。他不把问题的答案明确说出,而是采用质问的方式,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更加强烈,并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我超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