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古诗词 > 五代

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

朝代:五代     作者:冯延巳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忘不下那伤。”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绿阴丛中,一座别致、幽静的小楼悄然独立,曲曲折折的栏杆紧紧依偎着碧树,两者相映成趣。春风和煦轻柔,鹅黄嫩绿、如丝如缕的杨柳在风中款款摆动腰肢,摇曳多姿。
春光明媚,晴空万里,游丝袅袅,柳絮翻飞,这已是暮春景象了,正当杏花盛开,娇艳无比之际,却下起了一阵小雨。在如此深重的幽情之中,她不由沉沉睡去,正在睡酣梦甜之际,却被窗外清脆的莺啼声惊起,而美梦也再也无寻处了。
注释
①偎:紧靠着。
②黄金缕:形容嫩黄的柳条,如同丝丝金线一般。
③钿筝:用金翠宝石装饰的筝,玉柱:筝上定弦用的玉制码子。
④海燕:传说燕子来自海上,故称“海燕”。双飞,一作“晾飞”。以上两句是写有人弹起筝来,双燕由帘内惊起飞走。
⑤游丝:指在空中飞扬的虫丝。落絮:指飘落的柳絮。
⑥ 一霎(sha):一阵子。唐孟郊《春后雨》诗:“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群物。”
⑦觉来:醒来。莺乱语,一作“慵不语”。
 

【作品鉴赏】
《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通过对闺情的描写,感叹春光易逝,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了无知音的惆怅之情

此首词是一个深闺独居的女子流连春光,惆怅自怜之作。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这三句渲染了一种美丽而寂寞的氛围,为全词隐含的感情作了铺垫。春天来了,在幽静的庭院中,红栏碧树环绕,“偎”字显示绿树与红栏彼此交映的景象,杨柳依依,鹅黄嫩绿,轻柔飘逸;而“尽”字则写出了春光中枝条茂盛的喜悦和生命蓬勃的欢欣。
“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又飞去。”三句写帘内景。“谁把”两句从听觉写起,在这寂静的环境中突然响起了琮琮的筝声,闺中安栖的燕子,被筝声惊起,双双穿帘飞去了,词人把这些情景都写得优美、精致,用笔非常细腻,有力地表现出春光的明媚,给读者以十分深刻的印象,引发出丰富的情境联想。筝声之后并没有揭起垂下的帘幕,露出弹筝之人,却转写燕子穿帘双飞,以衬托弹筝者的孤独寂寞,了无知音,幽思难托。“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起首三句用“满眼”领起,依然写景:满眼的游丝、缤纷的落絮、轻盈的海燕、娇美的莺语,杨柳在春风中摆动着金黄的丝缕,红杏在微雨里绽开的花瓣。所有这些优美的意象,溶在如梦如幻的清风细雨中,那些好看的颜色,动听的声音营造了一种缠绵婉转的氛围,像是温柔的手触摸到心灵的深处,轻轻地拨动着人的心弦,泛起百般的情诗词思,让闺中之人不由感慨韶华易逝,青春难驻,而自己却独守空闺,无人怜惜。
 

《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抒写闺妇梦中寄情,寓含词人对南唐小朝廷国运颓危的无奈感叹之情
“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结末写女主人公因梦醒而引起的恼莺情绪。“乱”字暗示了闺中之人的心情烦乱。至于她做的是什么样的“好梦”,词人没有说明,却更耐人寻味。浓睡好梦,欢情片刻,这对于现实生活中无法相会的恋人来讲,也是聊慰其相思饥渴的方式。然而哪怕这样短暂的好梦,也偏偏被莺语惊扰,可见无论是明媚亮丽的春色,还是落花沽絮的雨景,全都成了激惹她阵阵愁绪的触媒。
这首词借用不同的场面塑造了相同的意象。上片抒写春景之中的闺妇独自把弦,下片抒写春景之中的闺妇梦中寄情;上片的环境是风和秀丽,下片的环境则是红杏细雨,上下片场面并不相同,然塑造的意象都是深闺春怨。全词景语远远超过情语,把无形的感情寓于有形的景象来表现,产生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名家点评】
谭献《复堂词话》评此词云:“金碧山水,一片空漾,此正周氏(周济)所谓‘有寄托入,无寄托出’也。”
又,评“满眼游丝兼落絮”句:感;评“一霎清明雨”句:境;评“浓睡觉来莺乱语”句:人;评“惊残好梦无寻处”句:情。
陈廷焯《词则·天稚集》卷一亦云此词:“忧谗畏讥,思深意苦,信其言不必论其人也。”
又《云韶集》卷一:“雅秀工丽,是欧公之祖。字字和雅,字字秀丽,词中正格也。”(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
又《白雨斋词话(稿本)》卷六:“《蝶恋花》一调,最为古雅,‘六曲阑干’唱后,几成绝句。 ”
蔡嵩云《柯亭词论》:“正中《鹊踏枝》十四章,郁伊惝倪究莫测其意惽。刘融斋谓其词流连光景,惆怅自怜。冯梦华则以为有家国之感寓乎其中,然欤否欤。”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情绪亦寓景中。“六曲”三句,阑外景;“谁把”两句,帘内景。阑外杨柳如丝,帘内海燕双栖,是一极富丽极幽静之金屋。而钿筝一声,骤惊双燕,又是极微妙之兴象。下片,“满眼”三句,因雨而引起惜花情绪,“浓睡”两句,因梦而引起恼莺情绪。镇日凄清,原无欢意,方期睡浓梦好,一晌贪欢,偏是莺语又惊残梦,其惆怅为何如耶。谭复堂评此词如“金碧山水,一片空蒙”,可谓善会消息矣。

作者介绍

冯延巳
冯延巳(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五代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人。在南唐做过宰相,生活过得很优裕、舒适。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辞,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其词...
评论(235人参与,136条评论)
网友 卑微的承诺 的原文1

好诗,令人敬佩呀

网友 中国移动我不动 的原文1

词通俗易懂,且切题、切情、切时。不失为佳作。

网友 的原文1

竟也就把中华民族捍卫国土的坚强意志和必胜信心表达得那么给力,那么酷!于是,你一定信服得五体投地,这涂运桥也太有才了。

网友 停在昨天 的原文1

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如品美酒

网友 我想知道你的不舍* 的原文1

很好很不错大家都来看看吧

网友 泪颜 的原文1

悉心研究、学习其规律,在广泛借鉴同仁成果的基础。

网友 迷人的危险。 的原文1

好古老...早学过...可是还是点个赞…

网友 所谓对与错 的原文1

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nice

网友 ﹏無从吿白 的原文1

长国人志气好词,鼎力支持

网友 兰陵缭乱。 的原文1

好诗情画意啊!!!!

网友 万丈红尘- 的原文1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我就会这句

网友 ╰那般倔强 的原文1

这首诗就是强

长国人志气好词,鼎力支持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我喜欢

【冯延巳的名句】
【诗词点击排行榜】

历代古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更多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

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十大诗词

十大咏“春”诗词 十大咏“夏”诗词 十大咏“秋”诗词 十大咏“冬”诗词 十大咏“山”诗词 十大咏“水”诗词 十大咏“日”诗词 十大咏“月”诗词 十大咏“风”诗词 十大咏“花”诗词 十大咏“雨”诗词 十大咏“雪”诗词 十大咏“江”诗词 更多

诗词分类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天山 长江 黄河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春节 梅花 荷花 菊花 月亮 牡丹 竹子 桃花 母亲 北斗 腊月 更多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