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古诗词 > 魏晋

重赠卢谌

朝代:魏晋     作者:刘琨

握中有悬璧,本自荆山璆。
惟彼太公望,昔在渭滨叟。
邓生何感激,千里来相求。
白登幸曲逆,鸿门赖留侯。
重耳任五贤,小白相射钩。
苟能隆二伯,安问党与雠?
中夜抚枕叹,想与数子游。
吾衰久矣夫,何其不梦周?
谁云圣达节,知命故不忧。
宣尼悲获麟,西狩涕孔丘。
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
时哉不我与,去乎若云浮。
未实陨劲风,繁英落素秋。
狭路倾华盖,骇驷摧双辀。
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年少无知的爱”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胸中的才德似悬黎玉璧,名门出身如荆山产的美玉。那个文王的知遇贤臣姜尚,从前不过是渭水边一个钓鱼的老人。为什么邓禹不远千里奋起追随光武帝,知刘秀识贤才从南阳渡黄河直奔邺城投明主。白登山困高祖陈平用奇计解围,鸿门宴杀刘邦张良施筹谋脱险。重耳流亡时多亏了五位贤臣相助,小白用管仲做丞相不计较射钩前嫌。假如能像晋文齐桓兴王室襄夷狄建功业,谁还会计较同党还是仇敌?半夜里拍着枕头感慨叹息,希望我们能像上述诸人一样建功立业。也许是我早已衰老经不住打击,为什么久久地梦不见周公先贤。谁说是圣人通达不拘于小的礼节,乐天知命而不会忧郁?当西狩获麟时仲尼感伤不合时宜,对奇兽孔子摸着眼泪涕泣。功业还没有来得及建立,人就像夕阳一样将要落下山去,时光不会停滞不前等待我们完成事业,它消失的如浮云飘过一样迅疾。红熟的果子在凛冽的寒风中坠地,繁茂的花儿在霜降的秋天里飘落。世途险恶在狭路上翻了车辆,折断了车辕惊骇了驾车的宝马。怎么也不会想到百炼的钢铁梁子,如今变成可以在指头上缠绕的柔丝。

注释
⑴卢谌(chén) :曾为刘琨主簿,转从事中郎,后为段匹磾别驾,与刘琨有诗歌赠答。
⑵悬壁:用悬黎(美玉名)做成的壁。壁是平圆形而中间有孔的玉。
⑶荆山璆(qiú):春秋时楚人卞和曾在荆山得璞玉,世称和氏壁。璆,美玉。以上两句用玉比喻卢谌的才质之美。
⑷惟:思。太公望:姜尚。《史记·齐太公世家》载,姜尚隐于渭水之滨,周文王出猎时遇到他,非常高兴,说:“自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因以太公望为号。叟:老头。
⑸邓生:邓禹。东汉人,他听说刘秀安抚河北,从南阳北渡黄河到邺城投奔刘秀。感激:感奋激动。
⑹白登:山名,在今大同东。曲逆:汉陈平封曲逆侯。《史记·陈丞相世家》载,刘邦曾被匈奴围于白登山七天七夜,幸得陈平用奇计解围。
⑺鸿门:地名,在今陕西临潼东。赖:依靠。留侯:汉张良封留侯。项羽在鸿门宴请刘邦,范增想在席中让项庄舞剑时借机杀害刘邦,幸亏张良事先谋划防备,使项庄不得下手,刘邦才得以脱险 (见《史记·项羽本纪》)。
⑻重耳:晋文公。五贤:曾随他出逃,帮他复国称霸的五位贤士:赵衰、狐偃、贾佗、先轸、魏犨。
⑼小白:齐桓公的名。相射钩:指任管仲为相。管仲先辅佐公子纪,公子纪与小白兄弟争夺君位,管仲用箭射小白,射中带钩。后来,小白即位,不记前仇,任管仲为相,终成霸业。
⑽隆:使……兴盛,作动词用。二伯:晋文公和齐桓公,“伯”,同“霸”。
⑾党:同党。指赵衰辈。仇:指射钩之仇。
⑿数子:指姜尚至管仲等人。
⒀“吾衰”二句:感叹自己年老力衰,不能成就功业。《论语·述而》:“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⒁圣达节:通达事理,不拘常礼。《左传·成公二十五年》:“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知命故不忧:《周易·系辞》:“乐天知命故不忧。”这两句说,谁人说圣人因为达节知命而能够没忧愁呢?
⒂宣尼:孔丘,汉成帝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获麟、西狩:指鲁哀公十四年冬在鲁国西面狩猎,捕获麒麟,孔子认为此兽出现得不是时候,“反袂拭面,涕沾袍”,因而感叹:“吾道穷矣。”(事见《春秋》)
⒃功业四句:谓日月飞逝,时不我待,功业已来不及建树了。与,待。云浮,指时光流逝之快。
⒄朱实:红的果实。陨:落。劲风:强风。意谓自己已到暮年,不能经受时间的打击,就像繁花和成熟的果实坠落于秋天劲风之中一样。
⒅华盖:华丽的车盖。辀(zhōu):车辕。二句说在狭路上翻了车子,马受惊把车辕折断。喻世途险恶。
⒆何意:怎么会想到。绕指柔:能缠绕手指的柔软之物。二句感叹自己经历失败变得无能为力,好像经过千锤百炼的坚钢,如今却变为可以缠绕在手指上的柔软之物。

【作品鉴赏】

《重赠卢谌》是晋司空、并州刺史刘琨的诗作,此诗是一首悲壮苍凉的英雄末路、志士受困的述志诗
“握中有悬璧,本自荆山出”,“悬璧”指“悬黎璧”,是美玉名。荆山璆,“璆”也是美玉。春秋时楚人卞和在荆山得璞玉,世称和氏璧。美玉象征良才,荆山美玉表示绝代良才。《论语·子罕》篇中说:“子贡问孔子:‘现在有块美玉,你是把它藏在盒子里还是等个好价钱卖掉?’孔子说:‘卖掉它!卖掉它!我在等个好价钱。’”这两句诗,内含三层意思:一是赞美卢谌出身名门素有才德。二是暗喻自己和卢谌都是被晋室重用的名门贤才。三是激励卢谌表示我们都是名门出身有盖世奇才的国家栋梁,要联手相惜建功立业,不能让美才荒废。卢谌曾为刘琨的主簿,转从事中郎,后为段匹磾的别驾。刘琨在被段匹磾拘禁后,知道鲜卑人要置他于死地,写诗希望卢谌设法劝说段匹磾,眷念同仇敌忾的知遇之情,饶他一死,共建功业。
“惟彼太公望,昔在渭滨叟”,姜尚老年在渭水边钓鱼,周文王姬昌出外打猎遇见他,聊得很投缘,姬昌说:“我的先君太公对我说:圣人到西周来时,就是西周强盛之时,你是真正的圣人啊,我的先君盼你好多年了!”姜太公非明主不事,姬昌明主识贤才,他们共建了周王朝的兴盛。这里寓意卢谌转告段匹磾,希望段匹磾能够不杀他,与他共佐王室。“邓生何感激,千里来相求”,邓生指东汉邓禹,邓禹十三岁在长安游学,当时刘秀也在长安游学,邓禹看出刘秀是非常之人,便跟随了刘秀,几年后才回到家中。刘玄称帝后拜刘秀为破虏大将军,派刘秀到河北镇抚州郡,邓禹闻讯策马北渡黄河,追到邺城与刘秀相见。刘秀留邓禹同宿,彻夜长谈。邓禹劝刘秀说:“守边辅佐刘玄,不如延揽英雄,收买人心,重建高祖之业。”刘秀很欣赏邓禹的建议,每遇大事都要和邓禹商量。后来刘秀即帝位后封邓禹为大将军并说:“邓禹一贯忠孝,和我筹谋帷幄,决胜千里。”刘琨希望卢谌转告段匹磾,他在并州失利后千里投奔段匹磾,也是报着对段匹磾的敬仰和信任而来的,他深信段匹磾明智识才。
“白登幸曲逆,鸿门赖留侯。”汉高祖刘邦曾被匈奴围困在白登山上,七日没有吃饭,后用了曲逆侯陈平的奇计才得以脱险。项羽在鸿门,宴请刘邦,范增指使项庄舞剑谋杀刘邦,全靠留侯张良事先结交项伯,才使得刘邦脱险。刘琨希望卢谌像陈平张良一样设法营救自己。“重耳任五贤,小白相射钩”,重耳流亡时,全凭赵衰、狐偃,贾佗、先轸,魏犨五人辅佐,才使他复国定霸。小白即齐桓公,管仲本来是辅佐齐桓公的哥哥公子纠的,公子纠与小白争立为君,管仲为了公子纠曾拉弓射小白,幸亏只射中了小白的衣钩,对于这欲以致命的一箭之仇,齐桓公没有计较,用管仲为相,于是才有了管仲辅佐齐桓公成就的霸主功业。刘琨希望卢谌以此典劝说段匹磾不要因为私人恩怨误了功业大事,同时也也表明自己不会因为被拘禁而计较段匹磾。

《重赠卢谌》中多借典故向友人倾诉了胸怀大志而无法实现的遗憾和忧愤
刘琨以历代贤臣明主兴王图霸的六个典故,说明自己投身报国兴复晋室的意愿,姜尚和邓禹的故事说明英明的君主都善于用人;陈平和张良的故事说明,明君需要贤臣的辅佐,重耳和小白的故事强调只要有才能的人辅佐明君就能成就霸业。以此激励卢谌劝诫感化段匹磾能够不计前嫌放他一马与他共建大业。
“吾衰久矣乎,何其不梦周?”典出《论语·述而》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周公是鲁国的始封君,周武王死后周公辅佐年幼的周成王制礼作乐,对国家的安定强盛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所以孔子把周公作为周文化的代表,把梦见周公视为盛世有望的吉兆,同时把梦见周公和个人命运的兴衰联系在一起。刘琨在这里以惭愧自省的方式对卢谌说:难道是我经不住打击已经被击垮了吗?为什么不再有梦见周公的兴国之心呢?这里的“衰”明指年纪衰老,暗含着并州失利的挫折和投奔段匹磾寄人篱下的艰难以及被囚禁的心身摧残。诗人在这里正说反问,坚定地说明自己不会被击垮,匡扶晋国复兴之心依然强烈。但他清楚身陷牢狱凶多吉少的现实处境,必将促使他无法实现自己的周公梦。
“谁云圣达节,知命故不忧?宣尼悲获麟,西狩涕孔丘。”“圣达节”典出《左传》“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知命不忧”典出《易经·系辞》,原意所启示的是天的法则,即懂得自然变化过程中的机遇,就会明白命运演变的必然规律,就能愉快坦然地接受现实不会忧愁。刘琨在经受生死考验的现实磨难中,深深感悟到即使是看透了世界,通达事理的古今圣人也避免不了忧愁。并引证了“西狩获麟”的典故进一步说明,圣人也也免不了心生忧患。“宣尼”即孔子,汉成帝追封孔子“褒成宣尼公”的谥号。“西狩获麟”典出《春秋》:鲁哀公十四年,孔子听说有人在鲁国西部,打猎捕获到麒麟后,认为麒麟此时出没不合时宜,是国家有难的象征。因此孔子痛哭流涕,他摸着眼泪唉声叹气地说:我们无路可走了!刘琨借孔子对鲁国命运的感叹,抒发了自己面对死亡威胁的焦虑,这焦虑并不是常人不明智的怕死,而是对国家风雨飘摇前程未卜命运的眷顾与忧心。
“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时哉不我与,去乎若云浮。”兴复晋室的功业没有完成,自己的生命却像夕阳一样进入倒计时。“夕阳忽西流”明指人到暮年,暗含着随时被杀的危机。“时哉不我与,去乎若浮云”,诗人这里感叹的不只是时不等人的美人迟暮,更是时不再来机不可得的悔悟。一切都晚了,无法退回到从前了。身陷牢笼,想飞也飞不出去,失去自由的人,生命脆弱的像天边的浮云,随时都可能无声无息的消失。刘琨一代名将,在四面楚歌的西晋末年,他盘踞并州十载,抗击匈奴多年,被后人元好问在诗中与曹操、刘备相提并论的盖世英雄,铁骨铮铮而发出这样的悲音,可叹啊!

《重赠卢谌》采用以实带虚的笔法,其口气明是直陈胸臆,句句双关,具有寓意深长、婉而有味的特点
此诗上述对卢谌说的话都是假设期望,既是一种自慰,更是一种绝望的求救,他明知必死无疑,却身不由己的做了最后的活命力争。他力争的是匡扶晋室的历史使命,而不是苟且偷安的延年益寿。
“朱实陨劲风,繁华落素秋。”这里像《离骚》一样渗透着春生秋杀草木零落,生命将尽壮志未酬的悲凉。红熟透香的果实被无情的秋风扫落,浓艳的花儿被严霜打残。一个大有希望功成名就的天下英雄,被突如其来的灾难击毙,人生的无常是多么的可怕。
“狭路倾华盖,骇驷摧双辀。”在神州陆沉,北方沦陷,刘琨独立并州,坚守了北方仅存的一方土地,深得人心,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失算之灾。当石勒出兵并州,刘琨全军尽出中了埋伏,在无路可退之时,不得不只身投奔鲜卑人段匹磾,偏偏又遇上鲜卑内斗,祸及刘琨。是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和诸多因素把刘琨逼上车翻马仰的狭路,虽然并州失利在策略上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投奔鲜卑确实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权宜选择。刘琨本意是想暂时利用段匹磾,伺机东山再起,重建功业。让他料想不到的是护送段匹磾奔丧的世子刘群,不幸被段匹磾的仇敌从弟段末波利用,惹来灭门祸殃。在这冤家路窄的狭路上,不但断送了他的事业,而且还搭上了自己以及他的儿子侄子四人的性命。
“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意思是说:为什么久经沙场、叱咤风云的铁骨英雄,变得如此的软弱无能呢?只有经过失路多难的人,才能够有这种切身的感悟。不管有多么强大,在死亡的绝路上委软如泥。声震百兽的老虎一旦掉入陷阱,喘气都是柔弱的。古人说“鸟之将死,其鸣也哀”,这是一种身不由己的哀鸣,是令人心酸的踏上人生绝路的哀鸣。结尾这两句在慷慨激昂的韵调中透出无限凄凉的意绪,将英雄失路的百端感慨表达得感人至深。
此诗极力铺陈,篇目点题,寓意双关,以实带虚,以史咏怀,意旨贴切,语意慷慨,抒情悲凉 。

【名家点评】
房玄龄:琨诗托意非常,摅畅忧愤,远想张、陈,感鸿门、白登之事,用以激谌。谌素无奇略,以常词酬和,殊乖琨心,重以诗赠之。(《晋书·刘琨传》)
陈祚明:越石英才遇此失路,万绪悲凉,前诗不能自已,重有此赠。拉杂繁会,哀音无次,有离骚之情,用七哀之意,沉雄变宕,自成绝调。宣尼二句名字回环,具见悲愤,杂集不足为累。(《采菽堂古诗选》)
沈德潜:刘琨答卢谌篇,拙重之中,感激豪荡,准之变雅,似离而合。(《说诗晬语》)
何焯:慷慨悲凉,故是幽并本色。越石时为匹磾所幽,故有白登、鸿门之语。前史所谓以张陈激谌者也。下二联则谓所志惟在兴复晋祚,比绩桓文,不计党雠,欲谌深达此意于匹磾,使其顾念前好,同奖王室,我终不以被幽为恨,如小白于管仲,何尝问从前射钩之事也。(《义门读书记》)
施闰章:“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非英雄失志、身经多难之人,不知此语酸鼻。 又曰:“宣尼悲获麟,西狩泣孔丘”一事作两句,略无分别,古人全不暇检点。(《蠖斋诗话》)
张玉榖:题云重赠,盖因前诗意有未尽,故复赠此。乍看似止首二美卢,已下皆述己怀,无与卢事。细加研究,并参阅《晋书》所云“琨诗托意非常,摅畅幽愤,用以激谌”等语,始知前引古处,后感慨处,皆含得勉卢激卢意,不粘亦不脱也。首二,即以璆壁比卢才质之美,立定篇主。“惟彼”十二句,历引昔贤,为卢之影,言才质美者固当有为如是。勒到想与之游,即是冀与卢同建功业也。“吾衰”十句,落到己身衰暮无成,即将孔圣亦忧,拓空作引,然后实点出功业未建,时不我与,感慨顿住。后六,忽叠四比,比出遭世多艰,士气固易摧折,再用钢金绕指,比出有志者亦复灰心,阕然竟止。语似自嘲,而意则讽卢当早树功,勿沮丧也。观其以玉起,以金收,以本自呼,以何意应,空中激射,通体皆灵。(《古诗赏析》)
陈沆:诗中征事杂沓,比兴错出,各有指归,太公、邓禹,述己匡扶王室之志。白登、鸿门冀脱己患难之中。重耳、小白欲与匹磾同奖王室。比迹桓文,不以见幽小嫌为辱,望谌以此意达之匹磾,披沥死争,必能见悟也。“知命”以下,慨功业之不偶。(《诗比兴笺》)
刘熙载:孔北海《杂诗》:“吕望老匹夫,管仲小囚臣”。刘越石《重赠卢谌》诗“惟彼太公望,昔在渭滨叟”,又称:“小白相射钩”,于汉于晋,兴复之志同也。北海言“人生有何常,但患年岁暮”,越石言“时哉不我与,去矣若云浮”,其欲及时之志亦同也。钟嵘谓越石诗出于王粲,以格言耳。(《艺概·诗概》)

作者介绍

刘琨
刘琨(271年-318年6月22日),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县)人,晋朝政治家、文学家、音乐家和军事家。年轻时曾为金谷二十四友之一,后累迁至并州刺史。永嘉之乱后,刘琨据守晋阳近十年,抵御前赵。315年,刘琨任司空,都督并、冀、幽三州诸...
评论(235人参与,136条评论)
网友 我不想逃 的原文1

宣尼悲获麟,西狩涕孔丘真是让我感叹啊!

网友 空如此生 的原文1

惟彼太公望,昔在渭滨叟我喜欢

我要背下来。

网友 隐隐作痛 的原文1

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文辞典雅,飘逸洒脱,对仗工整,意境优美。

网友 不闻不问 的原文1

未实陨劲风,繁英落素秋,写到我心里了

网友 此生不悔 的原文1

邓生何感激,千里来相求如品美酒

网友 等一个人、来爱 的原文1

艺术源于生活,旅游赏景乃一大快事,又能提供素材,词工韵美,

网友 爱屋及乌 的原文1

把游子思家由无形的思念变为有形的牵挂和想往。把思家的情感推向极致。令人魂牵梦萦欲罢不能。

网友 两小无猜 的原文1

白登幸曲逆,鸿门赖留侯我就会这句

网友 令人窒息 的原文1

吾衰久矣夫,何其不梦周?谁云圣达节,知命故不忧点个赞!

网友 时间糖果 的原文1

重耳任五贤,小白相射钩nice

网友 停在昨天 的原文1

好古老...早学过...可是还是点个赞…

网友 忧郁的心% 的原文1

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潇洒的笔法,记述了回乡之所见、所闻、所忆、所思,进而展现给读者一种隽美、淡淡的惆怅之感!

网友 他的风景 的原文1

握中有悬璧,本自荆山璆我能背这句了

网友 自顾自乐 的原文1

时哉不我与,去乎若云浮意境太深了

网友 安静就好 的原文1

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这句妙不可言

网友 未语先笑つ 的原文1

古人云“诗言志”。古代许多先贤圣哲,往往用诗词表达哲理。内容深沉浑厚、含蓄、隽永,多将哲学的抽象哲理含蕴于鲜明的艺术形象之中。篇幅短小精悍,大都是四句的绝句,如苏轼的《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朱熹的《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千百年来,令人咏诵不绝。

网友 ┭绝Buㄣ罢休 的原文1

一首诗居然含有这么多意思和情感,真是让我感叹啊!

网友 夏末秋凉带点黄。 的原文1

把黄河儿女的豪情奔放、阳刚之气充分体现了出来,也体现了作者的豁达襟怀。

网友 时至今日 的原文1

苟能隆二伯,安问党与雠?中夜抚枕叹,想与数子游千古名句

网友 雪狠美,人狠脏 的原文1

太有诗意了,有韵,喜欢

网友 夏日未央 的原文1

狭路倾华盖,骇驷摧双辀经典语句,必须收藏!

网友 随风飘 的原文1

田园生活,农家风味,潇洒心境,高洁情怀,如一杯浓酒,越品越香。

【刘琨的名句】
【诗词点击排行榜】

历代古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更多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

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十大诗词

十大咏“春”诗词 十大咏“夏”诗词 十大咏“秋”诗词 十大咏“冬”诗词 十大咏“山”诗词 十大咏“水”诗词 十大咏“日”诗词 十大咏“月”诗词 十大咏“风”诗词 十大咏“花”诗词 十大咏“雨”诗词 十大咏“雪”诗词 十大咏“江”诗词 更多

诗词分类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天山 长江 黄河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春节 梅花 荷花 菊花 月亮 牡丹 竹子 桃花 母亲 北斗 腊月 更多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