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读音tiān,汉语名词,会意字,“人”字上面顶着一个“口”字。造字本义是人的头顶上方的无边苍穹。最初指空间,与地相对,后引申为天空、太空。详见《道德经》“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此处,天即空间;“天长”即“空间极其辽阔”。 中华关于对天的最早解释,在《简易道德经》(又称《简易经》)有所记载:“常言天,齐究何也?昊曰:无题,未知天也,空空旷旷亦天。”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天”,是一个脑袋被着重画出的小人,本义为“ 头”,后引申为“天”(因为两者都是至高无上的)。 天玄地...
朝代:唐代
地耸苍龙势抱云,天教青共众材分。孤标百尺雪中见,长啸一声风里闻。桃李傍他真是佞,藤萝攀尔亦非群。平生相爱应相识,谁道修篁胜此君。 查看原文
朝代:唐代
广陵寒食天,无雾复无烟。暖日凝花柳,春风散管弦。园林多是宅,车马少于船。莫唤游人住,游人困不眠。满郭是春光,街衢土亦香。竹风轻履舄,花露腻衣裳。谷鸟鸣还艳,山夫到更狂。可怜游赏地, 查看原文
朝代:唐代
晚来天气好,散步中门前。门前何所有,偶睹犬与鸢。鸢饱凌风飞,犬暖向日眠。腹舒稳贴地,翅凝高摩天。上无罗弋忧,下无羁锁牵。见彼物遂性,我亦心适然。心适复何为,一咏逍遥篇。此仍著于适, 查看原文
朝代:宋代
晚天萧索,断蓬踪迹,乘兴兰棹东游。三吴风景,姑苏台榭,牢落暮霭初收。夫差旧国,香径没、徒有荒丘。繁华处,悄无睹,惟闻麋鹿呦呦。 想当年、空运筹决战,图王取霸无休。江山如画,云涛烟浪 查看原文
朝代:魏晋
尔从山中来,早晚发天目。
我屋南窗下,今生几丛菊?
蔷薇叶已抽,秋兰气当馥。
归去来山中,山中酒应熟。
查看原文
朝代:南北朝
其一男儿欲作健,结伴不须多。鹞子经天飞,群雀两向波。其二男儿可怜虫,出门怀死忧。尸丧狭谷中,白骨无人收。 查看原文
朝代:金朝
酒冷灯青夜不眠。寸肠千万缕,两相牵。鸳鸯秋雨半池莲。分飞苦,红泪晓风前。天远雁翩翩。雁来人北去,远如天。安排心事待明年。无情月,看待几时圆!
查看原文
朝代:宋代
其一
剑南山水尽清晖,濯锦江边天下稀。
烟柳不遮楼角断,风花时傍马头飞。
芼羹笋似稽山美,斫脍鱼如笠泽肥。
客报城西有园卖,老夫白首欲忘归。
其二
大城少城柳已青,东台西台雪正晴。
莺花又作新年梦,
查看原文
朝代:元代
世情推物理,人生贵适意。想人间造物搬兴废,吉藏凶,凶暗吉。【夜行船】富贵那能长富贵,日盈昃月满亏蚀。地下东南,天高西北,天地尚无完体。【庆宣和】算到天明走到黑,赤紧的是衣食。凫短鹤长不能齐,且休题 查看原文
朝代:宋代
翠老红稀,歌慵笑懒。溟_烟雨秋千院。芹泥带湿燕双飞,杜鹃啼诉芳心怨。 座客分题,传觞迭劝。送春惜别情何限。不须惆怅怨春归,明年春色重妍暖。 查看原文
朝代:唐代
苦竹林边芦苇丛,停舟一望思无穷。青苔扑地连春雨,白浪掀天尽日风。忽忽百年行欲半,茫茫万事坐成空。此生飘荡何时定,一缕鸿毛天地中。 查看原文
朝代:唐代
公讳倰,字德长。宣州观察使崔衍状为南陵,会南陵赋钱三万,税输之户天地相远,不可等度,由是岁累逋负,人被鞭迫。公始至,一旦命负担者三四人,悉以米盐醯①酱之具置于担,从十数辈,直抵里中佛舍下,因召集老艾十余 查看原文
朝代:清代
芳草才芽,梨花未雨,春魂已作天涯絮。晶帘宛转为谁垂,金衣飞上樱桃树。
故国茫茫,扁舟何许,夕阳一片江流去。碧云犹叠旧河山,月痕休到深深处。
查看原文
朝代:唐代
天回北斗挂西楼,金屋无人萤火流。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桂殿长愁不记春,黄金四屋起秋尘。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 查看原文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