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其一
笋壳落掉后,新竹就很快地成长,像用刀把碧玉削开;你看那些健壮的大笋都是奇伟非凡之材。它们一夜之间将会猛长一千尺,远离竹园的数寸泥,直插云霄,冲天而立。
注释
⑴昌谷:李贺家乡福昌县(今河南省宜阳县)的昌谷,有南北二园。诗人曾有《南园》诗,此写北园新笋,咏物言志。
⑵箨落:笋壳落掉。长竿:新竹。削玉开:形容新竹像碧玉削成似的。
⑶母笋:大笋。龙材:比喻不凡之材。
⑷更容:更应该。
⑸别却:告别,离去。
【作品鉴赏】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以自我为中心,使竹子成了精神追求的审美载体,令君子变成峻刻讥峭又新生柔弱的形象
其一
这是一首借物咏志的诗。诗人把新笋描绘得非常美丽。竹壳一片片剥落下来,竹笋抽节上长了,它晶莹透碧,像是刚刚经过刻刀雕琢出来的碧玉一般。这里的笋的形象,是经过诗人理想化、诗化了的形象。它晶洁如玉,生机勃勃,茁壮挺拔;它要挣脱壳箨的束缚,要向上生长,由于这株笋有着如此美好的姿质,所以“母笋是龙材”的赞美就不使人感到突然,而是水到渠成。
如果说上两句主要是写笋的外美的话,那么后两句就是承接着上面写笋的生长愿望,进一步刻画笋的内美。“更容”一词的涵义很深刻,这是假设之词,假如容许的意思。这两句的意思是,假如容许它尽情生长,一夜之间拔节挺长千尺,它自然会脱却尘泥而直插青云之上。这里就表达了新笋冲上九霄的豪情壮志,它不甘心于埋没园泥之中的现状。这是新笋的内美。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诗人把新笋刻画得具有美好的形象和美好的内心,是托物咏志
另外,“更容”一词的反面含意是,现在是“不容”,不能容许新笋一夜抽千尺,所以它就不可能拔地而起直上青云。这就包含着深沉的幽怨。抱怨自然是来自他不能尽情地生长。这一层含意则从另一角度写出了新笋的丰富的“内心世界”。
诗人把新笋刻画得具有这般美好的形象和美好的内心,是托物咏志,这新笋就是诗人李贺。诗人李贺虽然命途多舛,遭遇坎坷,但是他没有泯灭雄心壮志。他总希望会实现自己的拔地上青云的志愿,这首咏笋的绝句就正是他这种心情的真实写照。
【名家点评】
杨慎《升庵诗话》:陆鲁望《白莲诗》:“素萌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时。”观东坡与子帖,则此诗之妙可见。然陆此诗祖李长吉。长吉咏《竹》诗云:“斫取青光写楚辞,腻香春粉黑离离。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笼千万枝。”或疑“无情有恨”不可咏竹,非也。竹亦自妩媚。孟东野诗云:“竹婵娟,笼晓烟。”左太冲《吴都赋》咏竹云:“婵娟檀栾,卫润碧鲜。”合而观之,始知长吉之诗之工也。杜子美《竹》诗:“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李长吉《新笋》诗:“斫取青光写楚词,腻香春粉黑离离。”又昌谷诗:“竹香满凄寂,粉节涂生翠。”竹亦有芹,细嗅之乃知。
唐汝询《汇编唐诗十集》:唐云:通篇化用泣竹事,却不说出。
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杨慎列为妙品。周珽曰:乃知“露压烟啼”,为斫写楚辞,则恨从情生。谁谓竹终物也,花草竹木,终无情物也?似不比有情者,能使人可得见耳。此咏物入化境者。“黑离离”含斑意,盖竹亦自妩媚;“情恨”之语,善于描景。焦弱侯曰:汗青写楚辞,既是奇事;“腻香春粉”,形容竹光尤妙。
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亦文人不得志于时之作也。……诗多抑塞之词,愤慨之语与讥世疾俗之言,而情辞尤极其瑰诡,诗家竞至以鬼才目之,或且诋为险怪,为牛鬼蛇神,亦诗人中最不幸者矣。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这句意境把握的太好了,不服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