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古诗词 > 唐代

买花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旁织巴篱护。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你走呀”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这一年暮春,长安城中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原来是到了牡丹盛开的时节,长安城里的名门大户纷纷相随前去买花。牡丹花的价钱贵贱不一,价钱多少以花的品种来定。这里的牡丹有的枝繁叶茂,鲜红欲滴,小小的束花,要付五捆白绢的价钱。它们被精心呵护着,主人还给张上了帷幕,筑起了樊篱,辛勤浇灌之余还培上了最肥沃的土,因此花的颜色还和以前一样鲜艳。家家习以为俗,更没有人认为是错的。有一个老农无意中也来到了买花的地方。目睹此情景,不由得低头长叹,然而此叹又有谁在意呢:这一丛深色的牡丹花价钱相当于十户中等人家一年的赋税了。
注释

⑴帝城:皇帝居住的城市,指长安。
⑵喧喧:喧闹嘈杂的声音。度:过。
⑶无常价:没有一定的价钱。
⑷酬直:指买花付钱。直:通“值”。
⑸灼灼:色彩鲜艳的样子。
⑹戋(jiān)戋:细小,微少的样子;一说“委积貌”,形容二十五匹帛堆积起来的庞大体积。五束素:五捆白绢,形容白花的姿态;一说指花的价钱。
⑺幄幕:篷帐帘幕。一作“帷幄”。
⑻织:编。巴:一作“笆”。
⑼移来:从市上买来移栽。一作“迁来”。
⑽习为俗:长期习惯成为风俗。
⑾迷不悟:迷恋于赏花,不知道这是奢侈浪费的事情。
⑿田舍翁:农夫。
⒀喻:知道,了解。
⒁深色花:指红牡丹。
⒂中人:即中户,中等人家。唐代按户口征收赋税,分为上中下三等。
 

【作品鉴赏】
《买花》通过对“京城贵游”买牡丹花的描写,揭露了社会矛盾的某些本质方面

这首诗,通过对“京城贵游”买牡丹花的描写,揭露了社会矛盾的某些本质方面,表现了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主题。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从买花处所发现了一位别人视而不见的“田舍翁”,从而触发了他的灵感,完成了独创性的艺术构思。
全诗分两大段。“人人迷不悟”以上十四句,写京城贵游买花;以下六句,写田舍翁看买花。
京城的春季将要过去,大街小巷来来往往奔驰着喧闹不已的车马。都说是牡丹盛开的时节,呼朋引伴、争先恐后地赶去买花。一开头用“帝城”点地点,用“春欲暮”点时间。“春欲暮”之时,农村中青黄不接,农事又加倍繁忙,而皇帝及其臣僚所在的长安城中,却“喧喧车马度”,忙于“买花”。“喧喧”,属于听觉;“车马度”,属于视觉。以“喧喧”状“车马度”,其男颠女狂、笑语欢呼的情景与车马杂沓、填街咽巷的画面同时展现,真可谓声态并作。下面的“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是对“喧喧”的补充描写。借车中马上人同声相告的“喧喧”之声点题,用笔相当灵妙。
这四句写“买花去”的场面,为下面写以高价买花与精心移花作好了铺垫。接着便是这些驱车走马的富贵闲人为买花、移花而挥金如土。“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古代以五匹为一束,五束素就是二十五匹帛。《新唐书·食货志》:“自初定"两税"时钱轻货重,······绢匹为钱三千二百。”当时正行“两税法”,一匹绢为三千二百,那么“五束素”便为钱八万。一株开了百朵花的红牡丹,竟售价八万,其昂贵的确惊人。那么“上张幄幕庇,旁织笆篱护,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其珍惜无异珠宝,也就不言而喻了。

《买花》借助“田舍翁”的一声“长叹”,尖锐地反映了剥削与被剥削的矛盾
家家以弄花为习俗,人人执迷不悟。以上只作客观描绘,直到“人人迷不悟”,才表露了作者的倾向性;然而那“迷不悟”的确切含义是什么,仍有待于进一步点明。白居易的有些讽谕诗,往往在结尾抽象地讲道理、发议论。这首诗却避免了这种情况。当他目睹这些狂热的买花者挥金如土,发出“人人迷不悟”的感慨之时,忽然发现了一位从啼饥号寒的农村“偶来买花处”的“田舍翁”,看见他在“低头”,听见他在“长叹”。这种极其鲜明、强烈的对比,揭示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本质。在热闹喧哗的买花场景中,诗人不失时机地摄下了“低头独长叹”的特写镜头,并以极其鲜明强烈的对比,从“低头”的表情与“长叹”的声音中挖掘出全部潜台词:仅仅买一丛“灼灼百朵红”的深色花,就要挥霍掉十户中等人家的税粮!揭示了当时社会“富贵闲人一束花,十户田家一年粮”的贫富差距。最后这一警句说明了一个事实:那位看买花的“田舍翁”,倒是买花钱的实际负担者!推而广之,这些“高贵”的买花者,衣食住行,都是来源于从劳动人民身上榨取的“赋税”。诗人借助“田舍翁”的一声“长叹”,尖锐地反映了剥削与被剥削的矛盾。敢用自己的诗歌创作谱写人民的心声,这是十分可贵的。
 

【名家点评】
清代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末二句下)。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连上三章(按指《轻肥》、《五弦》、《歌舞》),讽意俱于末二句结出。
清代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秦中吟》、《喜雨诗》、《哭孔戡》、《宿紫阁村》皆乐天得意作。《紫阁村》尚有《石壕吏》遗意。《秦中吟》末篇“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差可讽咏。馀皆骨弱体卑,语直意浅。虽欲以广宸聪,副忧勤,而“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去《祈招》之义远矣。……吾读白讽谕诗,每叹其有美意而无佳词也。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
评论(235人参与,136条评论)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这绝对千古名句

网友 灬花谢丶谁哭泣 的原文1

我学过

网友 (+﹏+)~狂战♂无情 的原文1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棒棒哒

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

网友 ?爱上你的魂 的原文1

这首诗好美啊

网友 谢谢你光临我的梦, 的原文1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这句妙不可言

网友 你眼神里丶没有我ˊ 的原文1

上张幄幕庇,旁织巴篱护诗情画意啊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太美了

网友 不必要哭泣# 的原文1

看到还有这么多人喜欢读近体和古体诗,心里感觉很好

网友 幸福像花儿一样 的原文1

这首诗就是强

网友 涼透了的心ㄟ 的原文1

我要努力,也写一首好诗

网友 夏末秋凉带点黄。 的原文1

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 真猛

网友 ┭绝Buㄣ罢休 的原文1

如品美酒。

网友 哭也要有君子的风度 的原文1

说了这么多,只是要让诗友明白,“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这四种作用没有高低之分。如果你看到了一幅美景,你被它的美感动了,你想办法用富有表现力的文字把它描绘下来,介绍给旁人看,旁人借助你的精彩描绘,看到了自己没有看到的景象,也觉得美,也一样受感动,这个“观”的作用就达到了。翟志国的这一首词,就属于这种情形。一句话,松花湖晨渡的景象,在诗人的笔下,写得真美。

网友 恋曲' 的原文1

可惜他不在了!但他的诗流传千古

网友 -我恨我痴心 的原文1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这句真好

网友 幸福被温存、 的原文1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真是让我感叹啊!

网友 天师钟馗 的原文1

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我就会这句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我要背下来。

网友 _╳×花清香 的原文1

文辞豪放飘逸,志趣高洁,胸怀磊落,辞工韵美,

【白居易的名句】
【诗词点击排行榜】

历代古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更多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

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十大诗词

十大咏“春”诗词 十大咏“夏”诗词 十大咏“秋”诗词 十大咏“冬”诗词 十大咏“山”诗词 十大咏“水”诗词 十大咏“日”诗词 十大咏“月”诗词 十大咏“风”诗词 十大咏“花”诗词 十大咏“雨”诗词 十大咏“雪”诗词 十大咏“江”诗词 更多

诗词分类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天山 长江 黄河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春节 梅花 荷花 菊花 月亮 牡丹 竹子 桃花 母亲 北斗 腊月 更多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