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古诗词 > 唐代

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朝代:唐代     作者:岑参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花迎剑珮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克制自己的思绪〃”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韵译
雄鸡啼鸣京城曙色光寒,莺啼婉转皇宫春色正阑。
宫殿报晓钟声催开万户,玉石台阶仪仗拥簇千官。
花迎朝臣佩剑繁星初落,柳拂旌旗仙人盛零未干。
只有凤凰池上舍人诸客,阳春高雅一曲和歌皆难。
散译
雄鸡啼唱,大路上洒满黎明的寒光。黄莺鸟鸣声婉啭,京城处处是一派暮春景象。宫里的晓钟敲过,千门万户一齐开敞,天子的仪仗排列在玉阶两边,环拥着百官进入朝堂。殿前花色与佩剑的闪光交加辉映,天边的晨星才刚刚消隐。飘扬的旌旗轻拂着柳枝,枝头还沾带着夜来的清露。凤凰池上歌一曲阳春白雪,谁想唱和可真会知难却步。
 

注释 
⑴和(hè):即和诗,是用来和答他人诗作的诗,依照别人诗词的格律或内容作诗词。可和韵,可不和韵。中书舍人:官名,时贾至任此职。大明宫:宫殿名,在长安禁苑南。
⑵紫陌:指京师的街道。曙(shǔ)光:破晓时的阳光。
⑶啭(zhuàn):婉转的叫声。皇州:京都。阑:尽。
⑷金阙(què):皇宫金殿。万户:指皇宫中宫门。
⑸玉阶:指皇宫中大明宫的台阶。仙仗:天子的仪仗。
⑹剑佩:带剑、垂佩绶,都为高官之饰物,此指禁卫军的武装。
⑺旌(jīng)旗:旗帜的总称。
⑻凤凰池上客:指贾至。凤凰池,也称凤池,这里指中书省。
⑼阳春:古曲名,即宋玉《对楚王问》中提到的《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后以之比喻作品高妙而懂得的人很少。
【作品鉴赏】
《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充分展示皇宫的富丽之象,同时暗示天下大治的兴旺和繁华

杜甫、王维、岑参三首和《早朝大明宫》,其艺术成就都超过了贾至的原作。在诸和诗之中,杜甫的和诗以其格律谨严而著称,王维的和诗以其气象阔大而驰名,至于岑参的这首和诗,则以其押韵奇险、属对精工与用语之典丽而深获历代论者之盛誉。
诗一开头,先由作者在早、朝途中的所见所闻写起。这两句是说,诗人早朝上路之时,听见雄鸡正在报晓,看到东方刚微露曙光,觉得天气仍有些凉意;时值暮春三月,流莺百啭,在这京都之内不时可闻其鸣。首句写“鸡鸣”、“曙光”,交待早朝上路的时间,点题巧妙而又自然。在时间概念上也比贾至原诗首句“银烛朝天紫陌长”的笼统交待显得确切。次句写“莺啭”、“春色”,描绘京城暮春时节清晨的景色,呼应贾至原诗第二句“禁城春色晓苍苍”的写景。两相比较,贾诗所写之春景比较模糊,形象不鲜明,“春色晓苍苍”,艺术感染力实际上并很不强。究其原因,即在于拂晓之时天色尚暗,描写此时景物仅仅诉诸于视觉印象,其难度较大。岑参深谙其中奥秘,故其诗首联写景时,既写其所见之“曙光”、“春色”,又写其所闻之“鸡鸣”、“莺啭”,甚至写到其身心所感觉之“寒”,准确地抓住了暮春时节清晨之时景物和气候的特点,从视觉、听觉、感觉等不同角度进行描写,艺术感染力自然就强了不少。
《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反映诗人渴望唐朝中兴的心境,以景寓情,蕴藉深沉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与王维和诗的颔联一样,岑诗颔联联写的也是早朝时的场面:伴随着金銮殿里传出的朝钟声,一扇扇宫门依次而开;在汉自玉台阶两侧排列着皇家的仪仗,文武百官们按部而朝见皇帝。“金阙”、“玉阶”,其辞藻富丽堂皇,正适合表现皇宫的金璧辉煌和雕栏玉砌。以“金”对“玉”,以“万”,对“千”,其对仗典雅精工,又与早朝时庄严整肃之朝仪相谐。因此若论气象之阔大,岑诗此联诚逊于王诗,若沦辞藻之富丽与对仗之精工,则岑诗又在王诗之上。
岑诗的颈联颇得后世论者之青睐,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在其著《诚斋诗话》中论及贾至等人的这组早朝大明宫唱和诗时曾说:“和此诗者,岑诗云‘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最佳。”在杜甫、王维均参与唱和的情况下,岑诗此联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是不容易的。此联的佳处即在于它既写了早朝的场面又抓住了时间早这一特点,既呼应贾至的原作又表现出岑诗的语言特色:鲜花迎接饰有佩剑的官员,柳条轻拂仪仗的旗帜,此时晓星方落,露犹未干。作为一首早朝诗,应处理好“早”与“朝”之关系,即在空问上应围绕朝见之场面来写,在时间上又要体现出一个“早”字。贾、杜、工三人的唱和诗,均以首联写早朝之时间,以中二联写一早朝之场面,唯岑诗此联能将“花迎剑佩”、“柳拂族旗”之场面与“星初落”、“露未干”之时辰融为一体,以一联表现了他人需两联才能交待清楚的内容。作为一首和诗,岑诗此联的景物描写又与贾至原诗互为呼应,进一步充实了对春色的描写。不过贾至的原作中,写景与朝见结合得不紧密,结果出现了首二联写景,颈联写朝见,尾联倡和的格局,对于一首早朝诗来说,其中心不突出,显得本末倒置。因此,王维在和其诗时,以中二联写朝见场面,突出了重点。但王诗也有不足,即忽视了贾至原作中的春色描写,与之呼应不紧。观王诗,竟通篇于春色未着一字,反倒用了不少笔墨不厌其详地一再写君臣之服饰,首联已云“翠云裘”,颈联又写“衮龙”,颔联则先写“衣冠”,又继以“冕旒”,语意颇嫌重复,而不腾出笔墨来呼应一下贾诗中之春色。前人对此有“衣冠冕旒,句中字面复见”之讥(《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五)。虽说王诗成就很高,此等不足毕竟是瑕不掩瑜,但相比之下,总是不如岑诗之唱和得体、一呼应紧密而又能避免其中心不突出之缺陷。最后,此联之语言亦颇能体现岑诗之特色。纵观贾、杜、王三诗之颈联,均有御炉香烟等字样,可见在早朝诗中写香烟之类已成司空见惯之例。岑参显然不满足于此等俗套,故全诗无一语道及御炉香烟而于此联写出了“剑”、“旗”、“星”、“露”等较之其他三作显得很新奇的景语。所谓边塞诗人与宫廷诗人之别,于此大概亦可略见一斑。
 

《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展现了一幅繁华的上朝盛况,盛唐气象,跃然纸上
“独有凤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诗的结尾,响应贾至的倡议:唯有身居凤池的中书省贾舍人,你这一曲高雅的阳春自雪和起来实在困难。说和诗难,倒不仅仅是出于对贾至的恭维,或是表现自己的谦逊,这“难”字确实流露出岑参内心的真实感受。一同和诗的王维、杜甫,都是久负盛名的大诗人,与之同和一诗确实不易。王维久任朝官,写起宫廷唱和诗来简直是轻车熟路;杜甫做诗刻苦,语不惊人死不休,又尤长于律诗。诗友在某种意义上又是诗敌,同和一诗实寓有一较短长之意,因此在这场高水平的竞赛中若无高超的手段是根本不可能争先的。后人在评价这组唱和诗时多以岑参此诗为最佳,其致胜之诀不外乎下列三点:
其一曰“押韵奇险”。写宫廷诗,古人多以富丽之辞藻充做韵脚,如贾诗之“御炉香”、“侍君王”、杜诗之“醉仙桃”、“有凤毛”、王诗之“拜冕旒”、“衰龙浮”等,均是其例。岑参不排斥富丽之辞藻,但更偏爱奇丽之辞藻,体现在此诗之韵脚上,便是“曙光寒”、“春色阑”、“和皆难”、“露未干”等出乎人们意料的辞藻与奇特的押韵。在宫廷诗中,“寒”、“阑”、“干’、“难”等韵脚是不大有人问津的,更不用说以之作为早朝诗的韵脚了,这些词汇,通常是用以表现衰残之景的,将它们写入早朝诗中而不减损富丽堂皇之气,需要有高超的写作技巧。稍一不慎,便成败笔,在前人看来这简直是在走独木桥,故称这些韵脚为险韵。正是在这种他人通常不敢尝试之处,岑参成功地进行了尝试,收到了后世公认的奇特的艺术效果。具体说来,“寒”通常会引起人们的蜷曲畏缩之感,但岑诗的“鸡鸣紫陌曙光寒”给人的感觉便全然不同,雄鸡一唱天下白,黑暗即将让位于光明,那鸡鸣令人振奋,那曙光令人憧憬,那暮春清晨的微寒令人惬意。奇妙的艺术效果的取得就在于诗人在以“寒”为韵脚时恰当地进行了搭配,这一点在“阑”、“干”、“难”等韵脚上同样得到了体现。“阑”本用于几写残景,但诗人配之以“春色”、配之以“莺啭”,效果便截然相反。春阑不同于秋阑,花虽疏而叶更茂,红虽瘦而绿益肥,加之以流莺百咐,越发显得生机勃勃。其他如,’干”、“难”等韵脚,均各有妙用。在美学领域中,也处处存在着辨证法。岑诗中这几个韵脚,押得虽险而丽,虽丽又奇,颇能体现岑诗尚奇丽之特点。
《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这首诗押韵奇险,对仗精工,辞藻富丽堂皇
其二曰“对仗精工”。对于律诗来讲,中二联对仗即已足矣,岑诗多用一联对仗,意在与早朝时那种左右分班、文武对列的朝仪相协调一致,以诗歌形式上的工整表现诗歌内容即早朝场面的严整。另外前人已经指出,此诗首联以“紫”对“皇”,极为典丽,岑参此诗对仗之精于此亦可见一斑。在这四首唱和诗中,论对仗之精工典丽,唯杜诗可与岑参此诗相敌。
其二曰“辞藻典丽堂皇”。岑参虽尚奇丽,但并不排斥典丽堂皇之语。在岑参此诗中,虽然有若于奇险之韵脚,但也有不少典丽堂皇之造语,其例如“紫陌”、“皇州”、“金阙”、“玉阶”等,绝不亚于其他三诗。早朝诗毕竟要写宫廷气象,若一味追求奇险就有可能破坏诗中画面的和谐。岑诗虽押险韵而未过份,又用了若干典丽堂皇之辞藻表现宫廷气象,恰到好处地取得了平衡。其诗虽奇而又未离格,达到了奇不离正,正中有奇,得心应手的境界。
【名家点评】
宋·杨万里《诚斋诗话》:七言褒颂功德,如少陵、贾至诸人倡和《早朝大明宫》,乃为典雅重大。和此诗者,岑参云:“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最佳。
元·方回《瀛奎律髓》:四人早朝之作,俱伟丽可喜。
明·顾璘《批点唐音》:岑参最善七言,兴意音律不减王维,乃盛唐宗匠。此篇颉颃王、杜,千古脍炙,贵乎皆见“早朝”二字。中间二联分大小景,结引故实,亲切条畅。
明·凌宏宪《唐诗广选》:诸公倡和,此当为首,惜“寒”、“阑”、“干”、“难”四韵不佳耳。
明·胡应麟《诗薮》:岑通章八句,皆精工整密,字字天成。颈联绚烂鲜明,早朝意宛然在目。独颔联虽绝壮丽,而气势迫促,遂至全篇音韵微乖。不尔,当为七言律冠矣。王起语意偏,不若岑之大体;结语思窘,不若岑之自然;颈联甚活,终未若岑之骈切;独颔联高华博大,而冠冕和乎,前后映带,遂令全首改色,称最当时。大概二诗力量相等,岑以格胜,王以调胜;岑以篇胜,王以句胜;岑极精严缜匝,王较宽裕悠扬。
明·陆时雍《唐诗镜》:唐人《早朝》唯岑参一首最为正当,亦语文悉称,但格力稍平耳。
明·唐汝询《唐诗解》:贾、杜、岑、王诗并入选,然岑、王矫不相下,舍人则雁行,少陵当退舍。盖“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也。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皇”、“紫”假对,“星”、“露”二字实诗眼。通篇心灵、脉融、语秀,作廊庙古衣冠法物,令人对之魂肃神敛。不特《早朝》诸什此为首唱,即举唐七律取为压卷,何让?诸家取唐七言律压卷者,或推崔司勋《黄鹤楼》,或推沈詹事《独不见》,或推杜工部“玉树雕残”、“ 明池水”、“老去悲秋”、“风急天高”等篇,然音响重薄,气格高下,前有确论。珽谓冠冕壮丽,无如嘉州《早朝》;淡雅幽寂,莫过右丞《积雨》。澹斋翁以二诗得廊庙、山林之神髓,欲取以压卷,直足空古准今。质之诸家,亦必以为然也。
清·爱新觉罗·玄烨《增订评注唐诗正声》:雄浑足敌王、李,而神彩独胜。
清·邢昉《唐风定》:早朝诗第一,在右丞上。杜公不足骖驾。
清·金圣叹《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此亦全依贾舍人样,前解通写早朝,后解专写两省也。若其争奇竞胜,义各有不同者:看他欲写千官人朝,却将一、二反先写千官未入朝时。夫千官未入朝时,则只须“鸡鸣”七字,便写“早”字无不已尽。而今又更别添“莺啭”七字者,意言风日如此韶丽,谁不诗情满抱?然而下朝以后,各供乃职,王事蹇蹇,竟成不暇,便早为结句“独有”字、“皆难”字,反衬出异样妙色。此又为右丞之所未到也(前四句)。五、六,不惟星落露干,只就看见花柳,便是朝散解严之役也。此时合殿千官,无不纷纷并散,而独有凤池诸客,共以和曲为难。呜呼!因读书得作官,既作官仍读书,言和曲虽难,然此难岂复他官之所有哉!(后四句)。
清·王夫之《唐诗评选》:刻写入冥,如两镜之取影。《毛诗》:“庭燎有辉,言观其旂”,以状夜向晨之象,景外独绝。千裁后乃得“花迎剑佩”一联,星落乃知花之相迎,旌之拂柳也。《三百篇》后,不可无唐律者以此。
清·毛先舒《诗辩坻》:嘉州句语停匀华净,而体稍轻飏,又结句承上,神脉似断。工部音节过厉,“仙桃”、“珠玉”近俚,结使事亦粘带,自下驷耳。四诗互有轩轾,予必贾、王、岑、杜为次也。
清·盛传敏《碛砂唐诗》:又闻研之者谓诸公倡和,此当为首,唯“寒”、“阑”、“干”、“难”四韵不佳。此虽不必泥,然应制作中最恐有人摘破也。
清·黄生《唐诗摘钞》:此题贾至首倡,王维、杜甫、岑参三人和之。贾作平平耳,王衣服字太多,杜五句遽云朝罢,稍觉伤促,固当推此作擅场。看他“紫陌”、“春色”、“莺”、“柳”、“剑佩”、“凤池”等字皆公然取之贾诗,则运用不同,气色迥别,与此作并观,低昂不待辨矣。结美其首倡,唐人和诗必如此。
清·何焯《唐律偶评》:倡和诸篇,斯为稍弱。又:“曙光”下接一“寒”字,早意生动。“皇州”以“黄”字借对,“紫陌”平起,却不觉其板。
清·吴昌祺《删定唐诗解》:此诗用意周密,格律精严,当为第一。“花迎”二句或谓为两截语,非也,盖言迎于星落之时,拂于露湛之际耳。“独”、“皆”二字相唤。
清·屈复《唐诗成法》:一明写“早”字;二暗写“朝”字,又点春时,三、四分写,五、六合写。七、八“和”,“独”、“皆”字又相呼应。题是“早朝”,“早”字最要紧,看其分合照应,花团锦簇,天衣无缝。诸早朝诗此首第一。
清·赵臣瑗《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此诗亦是六句专写早朝,末联才归重两省者。而其写早朝也,正大之中,复饶风致。其归重两省也,则专主称美贾舍人之作,虽各出手眼,固可并垂不朽。
清·黄叔灿《唐诗笺注》:结语王、杜俱收到舍人,此独以和贾说,亦各见笔墨。
清·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明丽。
清·纪昀《瀛奎律髓汇评》:⑴此首当居第三。⑵首联对句不觉。五、六两句不脱早朝。⑶五、六句方说晓景,末二句如何突接?究竟仓皇少绪。⑷此首虽不及杜,然较之于王,又觉通利,无夹杂之病。⑸精工着题。论者推此为四诗之弁,然人工则跻极,天峻不可羁,当逊贾、王。
清·杨成栋《精选五七言律耐吟集》:如仙乐之竞作,似丹风之长鸣。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起二句“早”字,三、四句大明宫早朝。五、六正写朝时。收和诗,匀称。原唱及摩诘、子美无以过之。
清·施补华《岘佣说诗》:《和贾至舍人早朝》诗,究以岑参为第一。“花迎剑佩”、“柳拂旌旗”,何等华贵自然!摩诘“九天阊阑”一联,失之廓落,少陵“九重春色醉仙桃”,更不妥矣。诗有一日短长,虽大手笔不免也。
清·胡本渊《唐诗近体》:早朝倡和诗,明秀莫过于嘉州,王右丞亦正大,原倡平平,杜作无朝之正面,自是不及。
近代·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庄雅秾丽,唐人律诗此为正格。

作者介绍

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
评论(235人参与,136条评论)
网友 承受、那寂寞 的原文1

花迎剑珮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什么意思?有知道的吗?

网友 那些年 的原文1

诗人一拿起手中的笔,略一思索,许多意象雄浑、气魄广大的词句就奔涌而出。

把游子思家由无形的思念变为有形的牵挂和想往。把思家的情感推向极致。令人魂牵梦萦欲罢不能。

网友 独恋你的美 的原文1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完美

网友 逃离回忆 的原文1

好诗情画意啊!!!!

网友 处女空气 的原文1

欢迎诗友,请茶。以文字为桥,交流快乐。

网友 谁为谁づ惆怅 的原文1

打酱油~~~

网友 故弄玄虚- 的原文1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怎么写出来的

网友 青春期盛花╮ 的原文1

设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网友 承诺、成空 的原文1

清晰雅致,韵味无穷,就如名字一样,琴声悠扬,文字婉致。

网友 我们的、回忆 的原文1

直抒胸意,文笔精炼,词句工整

网友 Justonly 的原文1

不错呀。。看起来。。

网友 撕扯伱の創傷 的原文1

古朴典雅又不乏登高壮观的超拔。其词作或黄钟大吕豪放不羁,或柳岸晓月雄鸡高唱。既让人热血奔涌又牛角挂书,既让人赏心悦目又感受到古道热肠、图腾复活、灵魂芬芳。

网友 花样美男 的原文1

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文笔犀利,诙谐耐人寻味。

【岑参的名句】
【诗词点击排行榜】

历代古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更多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

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十大诗词

十大咏“春”诗词 十大咏“夏”诗词 十大咏“秋”诗词 十大咏“冬”诗词 十大咏“山”诗词 十大咏“水”诗词 十大咏“日”诗词 十大咏“月”诗词 十大咏“风”诗词 十大咏“花”诗词 十大咏“雨”诗词 十大咏“雪”诗词 十大咏“江”诗词 更多

诗词分类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天山 长江 黄河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春节 梅花 荷花 菊花 月亮 牡丹 竹子 桃花 母亲 北斗 腊月 更多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