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译文
你的马儿黄,我的马儿白。
马的毛色虽不相同,但我们二人的心相通无隔。
我们一同游乐,共同行走在洛阳大道上。
身佩的长剑在阳光下闪耀,头上的红冠是何等显赫。
各穿着千金之裘,俱为五侯门上的贵客。
就如同猛虎有时会落入陷阱,壮士也有倒下的时候。
朋友的相知贵在急难之时相互救助,关健时各顾各,这朋友之交还有什么意思?
注释
⑴君马黄:乐府古题。《乐府诗集》卷十七列入《鼓吹曲辞·汉铙歌》中。王琦注:《宋书》:汉鼓吹铙歌十八曲有《君马黄歌》。
⑵“共作”句:谓一起游乐。游冶,游荡娱乐。盘,也游乐义。游冶盘:盘游娱乐。《尚书·五子之歌》:“(太康)乃盘游无度。”
⑶洛阳陌:洛阳大道。陌:道路,南北为阡,东西为陌。
⑷“长剑”句:谓长剑明光闪闪。曜(yào),照耀;炫耀。《尸子》卷上:“五色照曜,乘土而王。”
⑸赩(xì)赫:赤色光耀貌。《文选·潘岳〈射雉赋〉》:“摛朱冠之赩赫,敷藻翰之陪鳃。”徐爰注:“赩赫,赤色貌。”
⑹千金裘:价值千金的皮裘。《史记·孟尝君列传》:“此时孟尝君有一狐白裘,直千金,天下无双。”这里是用来形容极为珍贵之皮裘。
⑺五侯客:即五侯之门客。汉代五侯颇多,这里当指东汉梁冀之亲族五人同时封侯,称为梁氏五侯。泛指公侯权贵。
⑻屈厄:困窘。汉陆贾《新语·本行》:“夫子陈蔡之厄,豆饭菜羹不足以接馁,二三子布弊缊袍不足以避寒,倥偬屈厄,自处甚矣。”
⑼急难:急人之难,即在患难时及时救助。这里的“急”字是用作动词。《诗经·小雅·棠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毛传:“急难,兄弟之相救于急难。”
⑽亦:一作“知”。
【作品鉴赏】
《君马黄》这首诗是借乐府旧题创作的古诗,意在阐明人之相交无论贵贱,贵在急难
汉乐府鼓吹歌十八曲之《君马黄》歌辞为:“君马黄,臣马苍,二马同逐臣马良。易之有騩蔡有赭。美人归以南,驾车驰马,美人伤我心;佳人归以北,驾车驰马,佳人安终极。”按明人胡震亨解释,这是一首隐言交友不终,各奔东西的诗歌。但“后人拟者,但咏马而已”,似未解其意。诗人李白不但深得其解,而且加以发明之,借以歌颂朋友相知相救的生死友谊。
开头四句咏马起兴,以马色之不同作反衬,言人心之无猜。马色一“黄”一“白”,对照鲜明;马色与人心相比,一异一同,相得益彰。接下二句承上而来,写“我”与友人骑马外出游乐,双双行进在洛阳路上。洛阳是东汉的京城、唐代的东都。那里市井繁华,名胜林立,是游冶之佳处。“双行洛阳陌”一句不仅点明此行之豪壮,而且表现了行影不离之友谊。这好似李白与杜甫的交游:天宝三载(744)三月,李白得罪了高力士被放出翰林院之后,曾到过洛阳一次。当时杜甫也在洛阳。于是两位大诗人相会了。从此他们结下了“兄弟”般的友谊。翌年,杜甫在齐州所作的《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诗中说:“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那虽是他俩同游历下的情景,但从中也可想象到他们当初在洛阳相识时,也是一见如故、情同手足的。
下二句为了渲染人物之显赫,还描写了他们的衣着和饰物:佩着长长的宝剑,闪闪发光;戴着高高的红冠,十分耀眼。这样的装饰,不仅表现了外在美,而且揭示了他们超凡的精神世界。爱国诗人屈原在《九章·涉江》诗中说:“带长剑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他之所以“好此奇服”,是因为怀信侘傺,不见容于世,故迥乎时装以示超尘拔俗。李白与屈原千古同调,所以其崇尚也有相似之处。
《君马黄》此诗可分三段,前四句为比兴文字,末四句言人之相知贵在急人之难,道出主旨
“各有千金裘,俱为五侯客”二句一从经济着笔,一从政治落墨,意在表现他俩不寻常的社会地位。以上二句极言他俩家资丰厚,靠山坚实。
“猛虎落陷阱,壮士时屈厄”二句转写友人遭到了不幸:正像奔突的猛虎有时不免误入陷阱一样,壮士也会遇到暂时的困迫。猛虎乃兽中之王,啸震山岗。落难亦不落威。此句以猛虎作比,言壮士落难后仍不失当年之威风。
最后两句紧承上句诗意,既是对落难朋友的回答,也是诗人情志的抒发。“相知在急难”一句正体现了“危难见真交”的至情。俗语云:“人在难处思亲朋。”能急友人之难的人才是真正的“相知”,所以诗的最后说:一个人自顾自身修好,那会有什么益处呢!此句似他问似自语,余意不尽,惹人深思。
这首诗虽然以乐府为题,写汉地言汉事,但诗的主旨却是为了以汉喻唐,即通过咏史来抒发诗人贵相知、重友谊的襟怀和赞颂朋友间彼此救助的美好情操。
《君马黄》全诗一气呵成,抑扬有致,语言活泼明快,格调清新自然,具有鲜明的民歌色彩
此诗采用乐府体,不仅具有鲜明的民歌色彩,而且融进了李白诗歌所特有的豪放风格。语言明快而活泼,格调清新而自然,字里行间充满了豪宕之情。因此,高棣说:“太白天仙之词,语多率然而成者,故乐府歌词咸善。”(《唐诗品汇》七言古诗叙目第三卷《正宗》)
李白感情充沛,瞬息万变。为适应感情表达的需要,他的诗在结构上也变幻多端。此诗也如此,言事抒情既一气呵成,又抑扬有致。开头至“俱为五侯客”,是平叙,但调子步步升高,至“长剑”以下四句蓄势已足,然后突然一转——“猛虎落陷阱”,好似由高山跃入深谷,诗调变为低沉。最后二句调子又一扬,既承且转,似断实联。全诗一波三折,跌宕生姿。
【名家点评】
中国传媒大学客座教授詹福瑞:此诗拟古辞而作,似责有人交友之不终者。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猛虎落陷阱,壮夫时屈厄,我最喜欢这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