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译文
你骑着征马,翩翩而去;秋天城中,明月正圆。
匈奴单于你切莫靠近我汉家边塞,如今我都护将军正欲莅临边关。
汉家驿道中,烽火接连燃起,胡地沙多,井泉难寻。
功成之后要献战利品,你此番北去,用不了一年就可以做到这一点。
注释
⑴单(chán)于:指单于都护府,唐代六大都护府之一。辖治碛南突厥部落诸府州,大约相当于今河套以北地区,治所在云中。裴都护:事迹不详。都护:官名,都护府设有大都护、副都护,管辖境内的边防、行政及各族事务。
⑵征:即行,远行。
⑶城秋:一作“秋城”。
⑷单于:这里指少数民族首领。
⑸临边:一作“回边”。
⑹驿:即驿道,此指边防要道。烟火:即烽火。
⑺胡沙:指少数民族居住的沙漠地区。乏:一作“泛”。井泉:一作“水泉”。
⑻献捷:指战胜后所获得的俘虏和战利品。
⑼经年:即一年,长年。
【作品鉴赏】
《送单于裴都护赴西河》“单于”既是实指敌人首领,又暗点裴都护所往之地,语义双关
崔颢的这首《送单于裴都护赴西河》是一首送别诗,也是一首边塞诗。
此诗开头“征马去翩翩,城秋月正圆”两句写诗人送人远去,而明月正圆,暗寓友人远去后心中无限惆怅。征马,点明裴都护远赴边庭。翩翩,赞其风度。城秋,点明送别地点和时节。
颔联“单于莫近塞,都护欲临边”写裴都护远赴单于都护府镇守边关。这里“单于”既是实指敌人首领,又暗点裴都护所往之地,语义双关。这两句以虚拟的告诫敌人的口吻措辞,告诫敌酋不要轻举妄动,扰犯边关,衬写裴都护强大的声威,谐谑而又豪壮。
《送单于裴都护赴西河》送别之作,语言朴实,格调刚健高昂,挟幽并慷慨之气
颈联“汉驿通烟火,胡沙乏井泉”,边防要道上烽烟四起,表明此时边关形势急迫,又暗寓了裴都护到任后,边关防备严密。胡地黄沙漫天,大漠瀚海,缺乏水泉,自然条件恶劣。“胡沙”一句,既是实写边地之景,又暗寓了都护镇守边关的艰辛。
结尾“功成须献捷,未必去经年”两句写裴都护此去镇守边关,不必经年就能成功献捷,呼应前面“单于莫近塞”,这既是夸赞和祝愿,也是勉励。
这首送别之作,语言朴实,格调刚健高昂,挟幽并慷慨之气,风骨凛然,正如徐献忠所言:“(崔)颢诗气格齐俊,声调倩美,其说塞垣景象,可与明远(鲍照)抗庭。”
【历代点评】
《瀛奎律髓》:盛唐人诗、师直为壮者乎?
《批点唐诗正声》:全首气格字句无一不佳,崔颢诗体胜在不用功处,太白推之亦在此。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送张都督》则曰:“闻君为汉将,虏骑不南侵。”《送裴都护》则曰:“申于莫近塞,都护欲临边不惟侈张国威,抑且壮人志略,极无胆人到此,当亦勃发无前矣。崔颢怀才,每伤见弃,观此两诗,借它人酒浇自己傀儡,政复如是。吴山民曰:次联陡健,结□慰别意。郭浚曰:浅语自劲。
《唐诗评选》:三四似古歌谣入律,奇绝。
《唐贤三昧集笺注》:起得伟丽。
《瀛奎律髓汇评》:纪昀:起句矫健,次句雄阔。匈奴常以月满进兵,次句用古无痕。起四句壮极,结亦须以壮语配之,此是定法。若以惜别衰飒语作收,则非选声配色之谓矣。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特别想知道此诗的写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