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古诗词 > 唐代

送邢桂州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铙吹喧京口,风波下洞庭。
赭圻将赤岸,击汰复扬舲。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明珠归合浦,应逐使臣星。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丶坐以待币”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铙歌鼓吹喧响于京口,乘风破浪扬帆向洞庭。
经过赭圻城和赤岸山,击水向沅湘驾着轻舲。
夕阳西沉后江湖浪白,潮水涌来时天地映青。
明珠又回到合浦海域,定是追随着使臣之星。
 

注释
⑴邢桂州:指邢济,作者友人。桂州:唐州名,属岭南道,治所在今广西桂林。
⑵铙吹:即铙歌。军中乐歌。为鼓吹乐的一部。所用乐器有笛、觱篥、箫、笳、铙、鼓等。南朝梁简文帝《旦出兴业寺讲诗》:“羽旗承去影,铙吹杂还风。”京口:唐润州治所,即今江苏镇江市,位于长江边。公元209年,孙权把首府自吴(苏州)迁此,称为京城。公元211年迁治建业后,改称京口镇。东晋、南朝时称京口城。为古代长江下游的军事重镇。《宋书·武帝纪上》:“公大喜,径至京口,众乃大安。”
⑶风波:风浪。《楚辞·九章·哀郢》:“顺风波以从流兮,焉洋洋而为客。”洞庭:即洞庭湖,位于今湖南省,古由京口沿江而上,过洞庭,经湘水,可抵桂州。《韩非子·初见秦》:“秦与荆人战,大破荆,袭郢,取洞庭、五渚、江南。”
⑷赭圻:山岭名。在今安徽繁昌县西北。晋桓温曾于其麓筑赭圻城。《晋书·桓温传》:“隆和初,诏徵温,温至赭圻,诏又使尚书车灌止之,温遂城赭圻居之。”赤岸:山名。在江苏六合东南。《南齐书·高帝纪上》:“治新亭城垒未毕,贼前军已至……自新林至赤岸,大破之。”
⑸击汰:拍击水波。亦指以桨击水,划船。《楚辞·九章·涉江》:“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扬舲:犹扬帆。舲是有窗的船,扬舲谓划船快速前进。南朝梁刘孝威《蜀道难》诗:“戏马登珠界,扬舲濯锦流。”
⑹合浦:古郡名。汉置,郡治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东北,县东南有珍珠城,又名白龙城,以产珍珠著名。晋葛洪《抱朴子·祛惑》:“凡探明珠,不于合浦之渊,不得骊龙之夜光也;采美玉,不于荆山之岫,不得连城之尺璧也。”《后汉书》载:“孟尝迁合浦太守,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趾比境,尝通商贩,贸籴粮食。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采求,不知纪极,珠遂渐徙于交趾郡界,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食,贫者饿死于道。尝到官,革易前弊,求民利病,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商贾流通。”
⑺使臣星:即使星。典出《后汉书》:“和帝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且单行,各至州县,观采风谣。使者二人当到益都。投李郃候舍。时夏夕露坐,郃因仰视,问曰:‘二使君发京师时,宁知朝廷遣二使耶?’二人默然,惊相视曰:‘不闻也!’问何以知之。郃指星示云:‘有二使星向益州分野,故知之耳。’”
【作品鉴赏】
《送邢桂州》诗人目送孤帆碧天、望尽风烟洞庭的深情,感情含蓄而沉着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句写京口(即今日镇江)送别场景,“铙吹喧京口”,钟鼓齐鸣,运用通感,以听觉感受来写视觉形象,一个“喧”字表现了送别场面之热烈壮观。“风波下洞庭”,这一句点明邢济取水路前往桂州,一个“下”字勾划出了由江入湖、扬帆直济之气势。首联不落渲染离情别绪的窠臼,反而写得意气昂扬,而惜别感情则隐含于中,“风波下洞庭”一句,表现出了诗人目送孤帆碧天、望尽风烟洞庭的深情,感情含蓄而沉着。
颔联承上联写路途所见,“赭圻将赤岸,击汰复扬舲”是信手拈来的当句对。这两句诗看似平铺直叙,实则颇具匠心。“赭”、“赤”都是暗色调,与诗歌昂扬奋发的风格和谐统一。“击汰”意谓击水,“扬舲”即开船,语出《楚辞》:“乘舲船兮余上沅,齐吴榜以击汰”,这一句化用成句,如盐入水,非常巧妙。两句语势流畅,一望无前,这是作者情绪颇好的标志。


《送邢桂州》诗人劝勉友人为官清廉、造福百姓的良好愿望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颈联笔势陡转,以飞动之笔触写江湖风光。日落时湖光与落日余辉融成一片耀眼的白色,碧波滚滚而来时,整个天地又仿佛都染成了青色。“白”、“青”二字以水墨写五彩,以简淡含灿烂,正显出诗人炉火纯青之功力。气魄雄伟,造句奇警,色彩对比鲜明,那涵天盖地的景象,令人一读难忘。有了这一联,全诗就像有根顶天立地的主心骨似的挺立得更高了。
“明珠归合浦,应逐使臣星”,尾联化用两个典故,表达企盼祝愿之情。“珠归合浦”化用后汉孟尝故事。“使臣星”之典亦出《后汉书》。这二句也显示了王维的政治思想。诗人表示相信,其实是鼓励,是要求朋友当个为民作主、保民爱民的清官。这一联用典既切合人物身份,又紧扣当地故实,表达了诗人劝勉友人为官清廉、造福百姓的良好愿望,而措辞不卑不亢、真诚恳切,十分“得体”。
【名家点评】
《唐诗归》:谭云:爽甚。钟云:奇语(“日落”二句下)。
《唐诗从绳》:此又尾联寓意格。从况口经赭折赤岸,过洞庭而后达州,许多路程,叙得不板。“赭圻”、“赤岸”,“击汰”、“扬舲”,句中各自为对,各就句对。三四对法不衫不履,故五六狠作一联,以振其笔,此补救之妙。七八言“明珠”“应逐使臣星”而归浦,名套装结。下一“应”字,乃悬度之词。
《唐贤三昧集笺注》:对起。五六大句。顾云:正大尔雅。五六有老杜气格。
《唐诗成法》:一二自京口往洞庭。三四一路扬帆而去。五六水行之景,雄俊阔大。七桂州。八人。不用虚字照应,以意贯串,此法最难。
《唐诗别裁》:三四当句对,复用活对。“潮来”句奇聱。末讽以不贪也。古人用意,曲折微婉。
《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陈德公曰:起势标举,三四各对法,最如欲纵。五六豪朗名句,良不多得。结亦未茼寂寂。评:三四紧接第二,一气直下,得五六豪朗景,承顿之局遂严。结用“珠”、“星”作联合,亦复巧切。
《唐贤清雅集》:雄阔,虽少陵无以过,神气各别。
《唐宋诗举要》:气象雄阔,涵盖一切(“潮来”句下)。
 

作者介绍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开元十九年(731年),王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
评论(235人参与,136条评论)

闻诗现景,胜似穿越時空。

网友 透明的惆怅。 的原文1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文辞典雅,情景交融,意蕴飘逸,温婉凄清,词和韵美。

网友 __∝星愿 的原文1

吟唱得相当清雅动人。文笔优美,音律和谐,前片第三、四句与过片两个三言句的对偶又十分精彩,

网友 巴黎左岸 的原文1

特地来看看原作。这种精致优美的写作手法,

网友 红楼梦中人 的原文1

赭圻将赤岸,击汰复扬舲直抒胸意,文笔精炼,词句工整。

网友 滔滔人生 的原文1

瞻仰英烈凭吊勇士正是要继承那一股“血肉长城谁可敌”的民族精神,当着“手提落日戍神州”的中国人在东海、在南沙、在所有国境线上威严行走时,一切入侵者能不胆寒么?

网友 安然等待 的原文1

实属寻常。难能可贵的是,这么多对子,既对且工,炉火纯青,天衣无缝,至真至美。

好,点个赞!

网友 奢求的爱不如不爱 的原文1

竟也就把中华民族捍卫国土的坚强意志和必胜信心表达得那么给力,那么酷!于是,你一定信服得五体投地,这涂运桥也太有才了。

网友 向阳花丶我旳命 的原文1

铙吹喧京口,风波下洞庭文笔犀利,诙谐耐人寻味。

网友 是我的海 的原文1

哇哇哇太好了

网友 秀色可餐,/* 的原文1

挺好的强强强强强强强强强强强强强强强

网友 恩、想伱了╰╮ 的原文1

诗人一拿起手中的笔,略一思索,许多意象雄浑、气魄广大的词句就奔涌而出。

网友 为时已晚!! 的原文1

明珠归合浦,应逐使臣星,如作者亲临,真实生动,很有现场感!

【王维的名句】
【诗词点击排行榜】

历代古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更多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

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十大诗词

十大咏“春”诗词 十大咏“夏”诗词 十大咏“秋”诗词 十大咏“冬”诗词 十大咏“山”诗词 十大咏“水”诗词 十大咏“日”诗词 十大咏“月”诗词 十大咏“风”诗词 十大咏“花”诗词 十大咏“雨”诗词 十大咏“雪”诗词 十大咏“江”诗词 更多

诗词分类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天山 长江 黄河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春节 梅花 荷花 菊花 月亮 牡丹 竹子 桃花 母亲 北斗 腊月 更多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