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古诗词 > 唐代

遂州南江别乡曲故人

朝代:唐代     作者:陈子昂

楚江复为客,征棹方悠悠。故人悯追送,置酒此南洲。
平生亦何恨,夙昔在林丘。违此乡山别,长谣去国愁。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抓不住幸福”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楚江边上的我又要成为旅居他乡的人,远行的船正渐行渐远。
老朋友忧伤地赶来送别我,还在这城南的水岛上安排了饯别的酒宴。
我这一生又遗憾什么呢?想要归隐山林一直以来正是这往日的遗憾。
可是事与愿违,此行恰恰是不得不远离家乡和山林啊
就让我长声歌唱一曲来仅以表达离开故地的万般忧愁和哀怨吧。

 

注释 

⑴征棹:棹,借代船,即远行的船;
⑵悯:忧郁,悲伤;
⑶恨:遗憾,未竟之事,未遂之愿;
⑷林丘:同“丘山”,古代借指隐居,归隐;
⑸国:地区,指故地,即故乡。

【作品鉴赏】

《遂州南江别乡曲故人》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不舍,对老朋友追来饯行的感激

这首诗表达了陈子昂即将离别家乡,对家乡的不舍;也有对老朋友追来饯行的感激;从老朋友怀着忧郁追来送别,还为我要离去而安排饯行的酒宴,不难看出两人结下的深厚情谊;而诗人最终为想归隐山林而不得而深感遗憾。

作者介绍

陈子昂
陈子昂(约659~约700),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县)人,字伯玉。唐代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24岁举进士,以上书论政得到武则天重视,授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曾因“逆党”...
评论(235人参与,136条评论)
网友 恩、想伱了╰╮ 的原文1

乡愁为主线,虽说这乡愁如酒,越陈越浓,然而不同的是,美酒越浓越香,而乡愁却越浓越苦。在联语有限的字里行间带给我们的自然是一幕幕令人悲痛欲绝的场景和一段段裹满血泪的悲欢离合诉说。

网友 呐爱。逝去 的原文1

这首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

对仗词句登峰造极,妙不可言。

网友 对你,我不屑一顾 的原文1

古朴典雅又不乏登高壮观的超拔。其词作或黄钟大吕豪放不羁,或柳岸晓月雄鸡高唱。既让人热血奔涌又牛角挂书,既让人赏心悦目又感受到古道热肠、图腾复活、灵魂芬芳。

网友 ╰┛时光 的原文1

违此乡山别,长谣去国愁点个赞!

网友 嗳你い一生 的原文1

楚江复为客,征棹方悠悠,太美了

网友 记忆中失去的年华 的原文1

清新柔美、婉约细致!遥祝愉快!

网友 莫名的眼泪 的原文1

故人悯追送,置酒此南洲诗情画意啊

网友 向日葵ヽ挚爱阳光 的原文1

文笔优雅,只将景语作情语,立意清新,正是盛世好诗情。美景、良辰、雅兴、柔情,组合成一幅舒心悦目、动静相宜的水墨丹青,给人以美好的阅读享受。

网友 ①嗰亽の玍萿。 的原文1

平生亦何恨,夙昔在林丘如品美酒

网友 残花、已落幕 的原文1

全诗语言冲淡自然,颇有山水田园诗的妙致。

网友 若我安静离去 的原文1

诗的好坏,不在于思想性的高低,而在于是否发自真情,以及这种出自真情的吟唱能否引起读者的共鸣。当然,境界高的诗更容易受到读者的欢迎,是好诗无容置疑,但境界这个概念,空泛得很,有些诗,你很难界定或比较其

网友 其实俄真的爱过迩ゝ 的原文1

用笔自然,简洁入味;

好古老...早学过...可是还是点个赞…

【陈子昂的名句】
【诗词点击排行榜】

历代古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更多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

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十大诗词

十大咏“春”诗词 十大咏“夏”诗词 十大咏“秋”诗词 十大咏“冬”诗词 十大咏“山”诗词 十大咏“水”诗词 十大咏“日”诗词 十大咏“月”诗词 十大咏“风”诗词 十大咏“花”诗词 十大咏“雨”诗词 十大咏“雪”诗词 十大咏“江”诗词 更多

诗词分类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天山 长江 黄河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春节 梅花 荷花 菊花 月亮 牡丹 竹子 桃花 母亲 北斗 腊月 更多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