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古诗词 > 唐代

春女行

朝代:唐代     作者:刘希夷

春女颜如玉,怨歌阳春曲。巫山春树红,沅湘春草绿。
自怜妖艳姿,妆成独见时。愁心伴杨柳,春尽乱如丝。
目极千馀里,悠悠春江水。频想玉关人,愁卧金闺里。
尚言春花落,不知秋风起。娇爱犹未终,悲凉从此始。
忆昔楚王宫,玉楼妆粉红。纤腰弄明月,长袖舞春风。
容华委西山,光阴不可还。桑林变东海,富贵今何在。
寄言桃李容,胡为闺阁重。但看楚王墓,唯有数株松。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欧美式·叙说”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刘希夷
刘希夷(约651年-约680年),唐朝诗人。一名庭芝,字延之(一作庭芝),汉族,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人。高宗上元二年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代悲白头翁》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句...
评论(235人参与,136条评论)
网友 少年如他 的原文1

娇爱犹未终,悲凉从此始点个赞!

网友 牵手、默相惜 的原文1

设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网友 仲夏成霜 的原文1

春女颜如玉,怨歌阳春曲 真猛

网友 斷線de鋼琴 的原文1

好诗!大气磅礴!

网友 你知我在 的原文1

频想玉关人,愁卧金闺里nice

网友 两小无猜 的原文1

桑林变东海,富贵今何在,写到我心里了

网友 此生不悔 的原文1

容华委西山,光阴不可还意境太深了

网友 你知我爱 的原文1

尚言春花落,不知秋风起千古名句

网友 空如此生 的原文1

纤腰弄明月,长袖舞春风怎么写出来的

网友 苍白的年华╰ 的原文1

古诗好少,我就喜欢少的

网友 关于今昔 的原文1

巫山春树红,沅湘春草绿,太美了

网友 √丶坐以待币 的原文1

古人云“诗言志”。古代许多先贤圣哲,往往用诗词表达哲理。内容深沉浑厚、含蓄、隽永,多将哲学的抽象哲理含蕴于鲜明的艺术形象之中。篇幅短小精悍,大都是四句的绝句,如苏轼的《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朱熹的《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千百年来,令人咏诵不绝。

网友 暗夜微凉 的原文1

但看楚王墓,唯有数株松,这句意境把握的太好了,不服不行啊!

用笔自然,简洁入味;

网友 一缕牵挂 的原文1

自怜妖艳姿,妆成独见时我喜欢

网友 他的风景 的原文1

忆昔楚王宫,玉楼妆粉红,我超喜欢

网友 ╰濵临死亡 的原文1

立笔有诗写,或醉临月唱。万物皆知己,何必更悲伤!

网友 少年无知 的原文1

寄言桃李容,胡为闺阁重,这句读来饶有兴趣,品味十足。

网友 心灵的、创伤 的原文1

比喻:化平淡为神奇,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

网友 冷冷清清 的原文1

目极千馀里,悠悠春江水我就会这句

网友 、夢境真可怕 的原文1

“撩开”和“驶入”两个动词用得特别精准,动感相当强烈,正符合电动快艇这一物象。

全联主题鲜明,情景交融,对仗工稳,巧构出彩。因而,这无疑是一副不可多得的现代纪实佳联。

网友 独角兽。 的原文1

这诗的美,好比美丽的女人,不能分析,只能品啊!如果女人被拆分为皮,肉,血和骨头,还会有那么美吗?

网友 兵慌马乱 的原文1

愁心伴杨柳,春尽乱如丝如品美酒

【刘希夷的名句】
【诗词点击排行榜】

历代古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更多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

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十大诗词

十大咏“春”诗词 十大咏“夏”诗词 十大咏“秋”诗词 十大咏“冬”诗词 十大咏“山”诗词 十大咏“水”诗词 十大咏“日”诗词 十大咏“月”诗词 十大咏“风”诗词 十大咏“花”诗词 十大咏“雨”诗词 十大咏“雪”诗词 十大咏“江”诗词 更多

诗词分类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天山 长江 黄河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春节 梅花 荷花 菊花 月亮 牡丹 竹子 桃花 母亲 北斗 腊月 更多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