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古诗词 > 唐代

琴曲歌辞。飞鸢操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鸢飞杳杳青云里,鸢鸣萧萧风四起。旗尾飘扬势渐高,
箭头砉划声相似。长空悠悠霁日悬,六翮不动凝飞烟。
游鶤翔雁出其下,庆云清景相回旋。忽闻饥乌一噪聚,
瞥下云中争腐鼠。腾音砺吻相喧呼,仰天大吓疑鸳雏。
畏人避犬投高处,俯啄无声犹屡顾。青鸟自爱玉山禾,
仙禽徒贵华亭露。朴樕危巢向暮时,毰毸饱腹蹲枯枝。
游童挟弹一麾肘,臆碎羽分人不悲。天生众禽各有类,
威凤文章在仁义。鹰隼仪形蝼蚁心,虽能戾天何足贵。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梦醉红颜”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刘禹锡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
评论(235人参与,136条评论)
网友 默落丶此釹孓 的原文1

能营造出一种艺术氛围、艺术境界,能给人以审美体验。这是各种艺术作品共性的要求。

网友 ﹏謓心1o0% 的原文1

用笔自然,简洁入味;

网友 思念de、味道 的原文1

忽闻饥乌一噪聚,瞥下云中争腐鼠,这句妙不可言

网友 背后的谎言. 的原文1

畏人避犬投高处,俯啄无声犹屡顾,文辞典雅,情景交融,意蕴飘逸,温婉凄清,词和韵美。

网友 牵手、默相惜 的原文1

这首词通俗易懂,读后使人振奋,胸襟开阔,值得学习推荐。

网友 早安,摩天轮 的原文1

好诗,令人敬佩呀

网友 开不了口 的原文1

鸢飞杳杳青云里,鸢鸣萧萧风四起good

鹰隼仪形蝼蚁心,虽能戾天何足贵,尼玛,太赞了

网友 言犹在耳 的原文1

旗尾飘扬势渐高,箭头砉划声相似太美妙了

网友 消失的、唯一 的原文1

青鸟自爱玉山禾,仙禽徒贵华亭露,如作者亲临,真实生动,很有现场感!

网友 无限的思念 的原文1

都是围绕同一个思想主题展开的。这样,它就从内容上产生一种彼此协调一致的和谐美。

网友 意犹未尽 的原文1

游童挟弹一麾肘,臆碎羽分人不悲,这句意境把握的太好了,不服不行啊!

网友 情源于爱 的原文1

我是诗词初学者,写评论更是班门弄斧,不对之处,请行者指出。

网友 つ真心、珍以﹏ 的原文1

把游子思家由无形的思念变为有形的牵挂和想往。把思家的情感推向极致。令人魂牵梦萦欲罢不能。

网友 只淡不断 的原文1

游鶤翔雁出其下,庆云清景相回旋真是让我感叹啊!

朴樕危巢向暮时,毰毸饱腹蹲枯枝,这句读来饶有兴趣,品味十足。

网友 没、那么简单 的原文1

简短精炼,言简意。对仗押韵,对称均衡。比兴手法,形象思维。语言贴切,情感真挚。谋求创新,新颖别致。志存高远,启迪智慧。

网友 心灵的、创伤 的原文1

非常好!棒棒哒

网友 宠辱不惊 的原文1

长空悠悠霁日悬,六翮不动凝飞烟我要背下来。

网友 傷丶怎麼僞裝 的原文1

天生众禽各有类,威凤文章在仁义,我最喜欢这句

网友 屋檐。上有我 的原文1

意蕴上或空灵或充盈、或疏朗或稠密的均衡,格调上或委婉或昂扬、或恬淡或浓艳的均衡。

网友 继续更新ゆ 的原文1

腾音砺吻相喧呼,仰天大吓疑鸳雏直抒胸意,文笔精炼,词句工整。

【刘禹锡的名句】
【诗词点击排行榜】

历代古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更多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

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十大诗词

十大咏“春”诗词 十大咏“夏”诗词 十大咏“秋”诗词 十大咏“冬”诗词 十大咏“山”诗词 十大咏“水”诗词 十大咏“日”诗词 十大咏“月”诗词 十大咏“风”诗词 十大咏“花”诗词 十大咏“雨”诗词 十大咏“雪”诗词 十大咏“江”诗词 更多

诗词分类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天山 长江 黄河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春节 梅花 荷花 菊花 月亮 牡丹 竹子 桃花 母亲 北斗 腊月 更多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