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古诗词 > 唐代

杨柳枝词九首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南陌东城春早时,相逢何处不依依。
桃红李白皆夸好,须得垂杨相发挥。
凤阙轻遮翡翠帏,龙池遥望麹尘丝。
御沟春水相辉映,狂杀长安年少儿。
金谷园中莺乱飞,铜驼陌上好风吹。
城中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
花萼楼前初种时,美人楼上斗腰肢。
如今抛掷长街里,露叶如啼欲向谁。
炀帝行宫汴水滨,数枝杨柳不胜春。
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
御陌青门拂地垂,千条金缕万条丝。
如今绾作同心结,将赠行人知不知。
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轻盈袅娜占年华,舞榭妆楼处处遮。
春尽絮花留不得,随风好去落谁家。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捷报频传”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刘禹锡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
评论(235人参与,136条评论)
网友 、欲哭无泪 的原文1

春尽絮花留不得,随风好去落谁家直抒胸意,文笔精炼,词句工整。

城中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棒棒哒

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真是让我感叹啊!

网友 别把世界看得太清ヽ 的原文1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完美

善用叠字,淋漓尽致,妙趣横生。如《永世酬恩》全词竟鬼使神差用了104个叠字,跌跌宕宕,起起伏伏,情真意切。将从李清照处学来的叠字推到高峰,可谓出神入化!

非常好!棒棒哒

网友 如此不堪 的原文1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怎么写出来的

网友 吢,噯。 的原文1

不错呀。。看起来。。

网友 有范儿的姐╭╭╭xxx 的原文1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什么意思?有知道的吗?

网友 少年冷血Re-Anima 的原文1

轻盈袅娜占年华,舞榭妆楼处处遮文笔犀利,诙谐耐人寻味。

网友 当依赖变成习惯。 的原文1

反问:加强语气。

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完美

网友 记忆中失去的年华 的原文1

御陌青门拂地垂,千条金缕万条丝,这句妙不可言

网友 你说我猥琐Я 的原文1

这古诗好古老

御沟春水相辉映,狂杀长安年少儿我喜欢

南陌东城春早时,相逢何处不依依,我最喜欢这句

金谷园中莺乱飞,铜驼陌上好风吹如品美酒

网友 向日葵ヽ挚爱阳光 的原文1

如今抛掷长街里,露叶如啼欲向谁太美妙了

炀帝行宫汴水滨,数枝杨柳不胜春我要背下来。

网友 怎么忍心放开手。 的原文1

花萼楼前初种时,美人楼上斗腰肢good

桃红李白皆夸好,须得垂杨相发挥,尼玛,太赞了

一句一意,前紧后松,读来饶有兴趣,品味十足。

网友 我不该o苡對愛死惢 的原文1

欣赏情景交融的优美文字,问好莲心,遥祝愉快。

网友 xiaowang 的原文1

如今绾作同心结,将赠行人知不知意境太深了

网友 -疯言疯语疯脾气~ 的原文1

凤阙轻遮翡翠帏,龙池遥望麹尘丝我能背这句了

格调高雅,不落俗套而别有一番韵味。

我喜欢;风景、心境、风格,我喜欢。

【刘禹锡的名句】
【诗词点击排行榜】

历代古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更多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

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十大诗词

十大咏“春”诗词 十大咏“夏”诗词 十大咏“秋”诗词 十大咏“冬”诗词 十大咏“山”诗词 十大咏“水”诗词 十大咏“日”诗词 十大咏“月”诗词 十大咏“风”诗词 十大咏“花”诗词 十大咏“雨”诗词 十大咏“雪”诗词 十大咏“江”诗词 更多

诗词分类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天山 长江 黄河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春节 梅花 荷花 菊花 月亮 牡丹 竹子 桃花 母亲 北斗 腊月 更多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