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古诗词 > 唐代

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

朝代:唐代     作者:韩愈

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
刺史莫辞迎候远,相公亲破蔡州回。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寂寞下着雨≯”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荆山刚刚越过华山迎面来,红日东升潼关也四门大开。
刺史大人莫说迎接路途远,宰相裴度刚破蔡州凯旋回。
 
 注释
①次:驻军。潼关:在陕西潼关县北,于东汉末设,为秦、晋、豫交通要塞。张十二阁老使君:即张贾,时任华州刺史,故称使君;他曾在门下省做过给事中,当时通行将中书、门下二省的官员称为“阁老”。
②荆山:又名覆釜山,在今河南省灵宝境内。华山:在今陕西省华阴市南。
③四扇开:指潼关的四扇关门大开。关门东西各两扇。
④刺史:指华州刺史张贾。莫辞迎候远:因华州距潼关尚有一百二十里,故云莫辞远。
⑤相公:指平淮大军统帅、宰相裴度。蔡州:淮西藩将吴元济的大本营。元和十二年(817年)十月,唐军破蔡州,生擒吴元济。
【作品鉴赏】
《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韩愈是韩愈于淮西凯旋途中所作的一首诗
头两句写凯旋大军抵达潼关的壮丽图景。“ 荆山”一名覆釜山,在今河南灵宝境内,与华山相距二百余里。华山在潼关西面,巍峨耸峙,俯瞰秦川,辽远无际;倾听黄河,波涛澎湃,景象异常壮阔。首联从荆山写到华山,仿佛凯旋大军在旋踵间便跨过了广阔的地域,开笔极有气魄,为全诗定下了雄壮的基调。对比同一主题的《过襄城》首联“郾城辞罢辞襄城”,它与“荆山”句句式相似处是都使用了“句中排”(“郾城—襄城”;“荆山—华山”)重叠形式。然而“郾城”与“襄城”只是路过的两个地名而已;而“荆山”、“华山”却带有感情色彩,在凯旋者心目中,雄伟的山岳,仿佛也为他们的丰功伟绩所折服,争相奔来表示庆贺。拟人化的手法显得生动有致。相形之下,“郾城”一句就起得平平了。在颔联,诗人抓住几个突出形象来描写迎师凯旋的壮丽情景,气象宏大。当时隆冬多雪,已显得“冬日可爱”。“日出”被采入诗中和具体历史内容相结合,形象的意蕴便更为深厚了。太阳东升,冰雪消融,象征着藩镇割据局面一时扭转,“元和中兴”由此实现。“潼关”古塞,在明丽的阳光下焕发了光彩,此刻四扇大开,由“狭窄不容车”的险隘一变而为庄严宏伟的“凯旋门”。虽未直接写人,壮观的图景却蕴含在字里行间,给读者留下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军旗猎猎,鼓角齐鸣,浩浩荡荡的大军抵达潼关;地方官吏远出关门相迎接;百姓箪食壶浆,载欣载奔,夹道慰劳王师。
《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韩愈全诗节奏明快,语意爽直豪迈,情调轻松亲切
诗的后两句换用第二人称语气,以抒情笔调通知华州刺史张贾准备犒军。潼关离华州尚有一百二十里地,故说“远”。远迎凯旋的将士,本应不辞劳苦。不过这话得由出迎一方道来,才近乎人情之常。而这里“莫辞迎侯远”,却是接受欢迎一方的语气,完全抛开客气常套,却更能表达得意自豪的情态、主人翁的襟怀,故显得合理合情。《过襄城》中相应有一句“家山不用远来迎”,虽辞不同而意近。然前者语涉幽默,轻松风趣,切合喜庆环境中的实际情况,读来倍觉有味。而后者拘于常理,反而难把这样的意境表达充分。尾联“相公”指平淮大军实际统帅——宰相裴度,淮西大捷与他运筹帷幄之功分不开。诗中以“破蔡州”借代淮西大捷。“新”一作“亲”,但“新”字尤妙,它不但包含“亲”意在内,而且表示决战刚刚结束。当时朝廷上“一时重叠赏元功”,而人们“自趁新年贺太平”那是胜利、自豪气氛到达高潮的时刻。诗中对裴度由衷的赞美,反映了诗人对统一战争的态度。以直赋作结,将全诗一语收拢,山岳为何奔走,阳光为何高照,潼关为何大开,刺史远出迎候何人,这里有了总的答复,成为全诗点眼结穴之所在。前三句中均未直接写凯旋的人,在此句予以直点。这种手法,好比传统剧中重要人物的亮相,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综观全诗,前两句一路写去,颈联直呼,尾联直点,可称是用劲笔,抒豪情。由于它刚直中有开合,有顿宕,刚中见韧,直而不平,“卷波澜入小诗”,饶有韵味。一首政治抒情诗,采用犒军通知的方式写出,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激情,非一般应酬之作所能望其项背。
【名家点评】
《批韩诗》:汪琬曰:气度自别。
《初白庵诗评》:气象开阔,所谓卷波澜入小诗者。查晚晴曰:阔壮处真应酬之祖。
《唐诗别裁》:没石饮羽之技,不必以寻常绝句法求之。
《诗法易简录》:语语踊跃,可当一首凯歌读。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此二作颂而不谀,铺而有骨,格高调高,中唐不可多得,真大手笔也。
《岘佣说诗》:《望岳》一题,若入他人手,不知作多少语,少陵只以四韵了之,弥见简劲;“齐鲁青未了”五字,囊括数千里,可谓雄阔。后来唯退之“荆山已去华山来”七字足以敌之。七绝亦切忌用刚笔,刚则不韵。……退之“荆山已去华山来”一绝,是刚笔之最佳者。然退之亦不能为第二首,他人亦不能效退之再作一首,可见此非善道。
《王闿运手批唐诗选》:接差,故开重关,宋人乃云“只两扇”,可笑。此退之生平得意事,晏子仆妾,未能知此。
《石遗室诗话》:昌黎诗云:“荆山已去华山来,日照潼关四扇开。”渔阳本之,以对“高秋华岳三峰出,晓日潼关四扇开。”益都孙宝侗议之曰:“毕竟是两扇。”或曰:“此本昌黎,非杜撰。”孙愤然曰:“昌黎便如何?”渔洋不服,谓孙持论好与之左。韩退之之“日照潼关四扇开”,不如其“一间茅屋祀昭王”。
《评注韩昌黎诗集》:言为心声,故从容若此。
《韩诗臆说》:写歌舞入关,不着一字,尽于言外传之,所以为妙。
《诗境浅说续编》:露布甫驰,新诗已到,五十载逋寇荡平,宜其兴会之高也。
 

作者介绍

韩愈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贞元十九年...
评论(235人参与,136条评论)
网友 小╮矫情 的原文1

现实主义为脚铃,以浪漫主义为羽衣,酣畅出“咏于物而不滞于物”“吟人绩而昭人心”的慧根灵性。

网友 (獨白) 的原文1

这首诗 好简单

特地来看看原作。这种精致优美的写作手法,

网友 9违的温暖 的原文1

好诗情画意啊!!!!

网友 卑微的承诺. 的原文1

夸张: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网友 在我掌纹中立身定命 的原文1

全篇结构上片是景中之情,下片也是景中之情。条理清楚,在结构上无大起大落,但读来如入其境,不禁拍案叫绝。

网友 这个女人我爱定了╰ 的原文1

胸怀宇宙又不掩豪放娇媚的本色。其词作多有气贯长虹、天风扑面之感,运用简洁明快的大写意手法,体现了咏物、赋事、抒怀、见意的艺术特色。

网友 你眼神里丶没有我ˊ 的原文1

一句一意,前紧后松,读来饶有兴趣,品味十足。

网友 这个女人我爱定了╰ 的原文1

刺史莫辞迎候远,相公亲破蔡州回辞工韵美,立意优雅。

网友 失心腐骨 的原文1

全联主题鲜明,情景交融,对仗工稳,巧构出彩。因而,这无疑是一副不可多得的现代纪实佳联。

网友 斷線de鋼琴 的原文1

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文辞典雅,飘逸洒脱,对仗工整,意境优美。

网友 ↘绝不卑微 的原文1

设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韩愈的名句】
【诗词点击排行榜】

历代古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更多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

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十大诗词

十大咏“春”诗词 十大咏“夏”诗词 十大咏“秋”诗词 十大咏“冬”诗词 十大咏“山”诗词 十大咏“水”诗词 十大咏“日”诗词 十大咏“月”诗词 十大咏“风”诗词 十大咏“花”诗词 十大咏“雨”诗词 十大咏“雪”诗词 十大咏“江”诗词 更多

诗词分类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天山 长江 黄河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春节 梅花 荷花 菊花 月亮 牡丹 竹子 桃花 母亲 北斗 腊月 更多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