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古诗词 > 唐代

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三首(王氏)

朝代:唐代     作者:权德舆

筮水灵源濬,因山祔礼崇。从龙开ek路,合璧向方中。
殿帐金根出,廞衣玉座空。唯馀文母化,阴德满公宫。
配礼归清庙,灵仪出直城。九虞宁厚载,一惠易尊名。
晓漏铜壶涩,秋风羽翣轻。容车攀望处,孺慕切皇情。
哀笳出长信,宝剑入延津。呜咽宫车进,凄凉祠殿新。
青乌灵兆久,白燕瑞书频。从此山园夕,金波照玉尘。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浪”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权德舆
权德舆(759-818),唐代文学家,大臣。字载之,行三。天水略阳(今甘肃省秦安县东)人,家于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名士权皋子。未冠,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三知贡...
评论(235人参与,136条评论)
网友 第九朵云 的原文1

唯馀文母化,阴德满公宫文辞典雅,飘逸洒脱,对仗工整,意境优美。

网友 ╰濵临死亡 的原文1

好,点个赞!

网友 维多利亚 的原文1

青乌灵兆久,白燕瑞书频,尼玛,太赞了

网友 类似爱情 的原文1

晓漏铜壶涩,秋风羽翣轻,如作者亲临,真实生动,很有现场感!

网友 处女空气 的原文1

容车攀望处,孺慕切皇情,这句读来饶有兴趣,品味十足。

网友 我看见天空很蓝、 的原文1

深情厚意;十分动人

网友 ↘《凄_美》 的原文1

自古多少有才有识之士,人生际遇令今人感慨万千。试问当下这种故事是否仍在发生呢。。。。。。

作者更以细腻的笔法,递进了一步,

网友 无缘ぃ 的原文1

good

网友 魅眸(▲)2ou1 的原文1

直抒胸意,文笔精炼,词句工整

我要努力,也写一首好诗

筮水灵源濬,因山祔礼崇我能背这句了

网友 苍白的年华╰ 的原文1

说了这么多,只是要让诗友明白,“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这四种作用没有高低之分。如果你看到了一幅美景,你被它的美感动了,你想办法用富有表现力的文字把它描绘下来,介绍给旁人看,旁人借助你的精彩描绘,看到了自己没有看到的景象,也觉得美,也一样受感动,这个“观”的作用就达到了。翟志国的这一首词,就属于这种情形。一句话,松花湖晨渡的景象,在诗人的笔下,写得真美。

网友 遇之表白 的原文1

九虞宁厚载,一惠易尊名,文辞典雅,情景交融,意蕴飘逸,温婉凄清,词和韵美。

网友 广岛之恋 的原文1

从此山园夕,金波照玉尘我能背这句了

网友 黑牢日记 的原文1

呜咽宫车进,凄凉祠殿新,我最喜欢这句

网友 早安,摩天轮 的原文1

文笔优雅,只将景语作情语,立意清新,正是盛世好诗情。美景、良辰、雅兴、柔情,组合成一幅舒心悦目、动静相宜的水墨丹青,给人以美好的阅读享受。

网友 心灵的、创伤 的原文1

全联主题鲜明,情景交融,对仗工稳,巧构出彩。因而,这无疑是一副不可多得的现代纪实佳联。

网友 弱水三千 的原文1

哀笳出长信,宝剑入延津,这句意境把握的太好了,不服不行啊!

网友 五行三界 的原文1

从龙开ek路,合璧向方中,写到我心里了

网友 公开警告 的原文1

殿帐金根出,廞衣玉座空经典语句,必须收藏!

网友 关键是我 的原文1

配礼归清庙,灵仪出直城辞工韵美,立意优雅。

【权德舆的名句】
【诗词点击排行榜】

历代古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更多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

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十大诗词

十大咏“春”诗词 十大咏“夏”诗词 十大咏“秋”诗词 十大咏“冬”诗词 十大咏“山”诗词 十大咏“水”诗词 十大咏“日”诗词 十大咏“月”诗词 十大咏“风”诗词 十大咏“花”诗词 十大咏“雨”诗词 十大咏“雪”诗词 十大咏“江”诗词 更多

诗词分类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天山 长江 黄河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春节 梅花 荷花 菊花 月亮 牡丹 竹子 桃花 母亲 北斗 腊月 更多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